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散文比梅城美壹倍。

散文比梅城美壹倍。

古鎮的時間是慢的,但通往古鎮的心情是急的。我迫不及待地走在有歲月的石板路上,尋找遙遠時空在舊墻上留下的痕跡,遇見千年時光,品味唐詩宋詞中的含義。

大巴車緩緩駛到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交匯處,那裏水波微微蕩漾。下了車,看到河邊有半個梅花形的城垛,古燕洲到了。

雖然以前是政府層面的規定,但現有的古鎮並不大,外圍都是近20年前修建的居民樓,和普通的小鎮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去老城區,沿河默默矗立的元城墻立刻就有了年代感。

建於三國黃武四年的梅城古鎮,背靠五龍山,背靠水,風景獨特。“梅城”之名的由來,源於其沿河的壹段城墻被建成半個梅花的形狀,獲得了“天下兩個半梅花,壹個在北京,壹個在南京,半個梅花”的美譽。這半朵梅花展現了詩意,講述了壹個故事。

有近1800年的歷史,有1300多年的歷史。時代變了,梅城由州變縣,由縣變鎮。但這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古鎮,是兗州文化的根,是兗州人的鄉愁,就像壹朵沈睡了千年即將再度綻放的梅花,迎來了梅開二度的那壹天。

梅城保存的最古老、最著名的歷史遺跡就是這裏的古城墻。古城墻位於千年古鎮與河流之間,是壹道天然屏障,而古城墻則是它的第二道堅固屏障。現在保存不全,還能看到修復後的痕跡,但氣勢恢宏不減。

古鎮南門是澄清門,是主要出入口。大門上有門樓,飛檐翹角,粉條塵。站在門樓上可以俯瞰江景和整個梅城古鎮,是觀賞景觀的絕佳位置。明朝萬歷年間,兗州州府舊識唐忠賢曾寫下《望樓春色》詩:“遙望吳越東南,只看形勢茫茫。江衡石窟翻雪,地近燕村路,繞花。”

如今的梅城古鎮,歷經歷史風雨、戰亂破壞和人為破壞,雖已失去鼎盛時期,但經過修復、洗刷、再展,隆重屹立在新安江畔,展現出古城婀娜多姿的新魅力。

從澄清門沿著主街和宅前街,直奔老宅子,無數古宅串聯在小巷兩旁;從東到西,玉帶河波光粼粼,東湖和西湖是兩顆閃亮的珍珠;從南到北,太平街與澄清門、州府、牌坊串聯,街道鋪著如鏡般明亮的青石板。這種模式幾千年來都沒變過。

因為喜歡,所以迫不及待。因為等不及,所以可以爭取更多的時間在古鎮裏慢慢走,在大街小巷裏走走停停,悠閑自在,感受藏在某個角落裏的風土人情、街頭文化或者故事...

梅城雖然是梅開兩次修繕的古鎮,但這裏的建築結構細致,木磚結合,精致的木雕襯托得更好。至今仍有白墻黛瓦青石板鋪成的小街小巷,古色古香,迷人。

現在,青石板路兩邊都有店鋪。可能目前人不多,大部分都沒開。不過,在它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之前,慢慢來看,妳能更好地領略古鎮的老味道。

類似江南古鎮,壹條古石路街正對著古城墻,是梅城的核心街道,也是現在來這裏旅遊的主要區域。

走在梅城古鎮的石板路上,每走壹步,都會驚訝地看到壹座牌坊橫臥在眼前,似乎在提醒人們古城的輝煌。

在十字路口,有壹座紀念範仲淹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樂”的牌樓——範思廣場。在主街的南端,壹座古色古香的牌樓矗立在藍天下。這座牌樓是為了紀念三國名將孫紹而建,上書“立功”四個字,這也是建德城的由來。牌樓下面有四個石雕,非常漂亮,看起來很有氣勢。

梅城的石碑和石牌坊,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印記。壹塊石碑是壹段歷史,壹座石牌坊是壹個故事。梅城古鎮曾經有100座牌樓,現在還剩下19座牌樓,足以讓遊客看到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脈絡。

梅城古鎮還獲得了“全國千強鎮”的美譽。這個地方曾經是著名的古代文人和政治家著迷的地方,如杜牧,範仲淹,劉長卿,李白,孟浩然,謝靈運等。,他們都曾在此工作或遊歷,同時,他們也因此獲得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在這裏,妳可以走過青石板路,慢慢遇見那些保留了風貌的建築,遇見它們的歷史秘密。也許有壹些故事可以成為遊客的回憶,見證它的時代印記。

煙浪新安江千年流,生生不息。雖然梅城逐漸衰落,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但隨著第二朵梅花的綻放,古兗州又重現輝煌。

那份寧靜,那份閑適,那份寧靜,給了我壹種錯覺和感動,那就是這裏是我的故鄉。

臨別之際,想起孟浩然的詩《建德夜泊》:小舟在霧泊中前行,日暮時分,舊事又起,寫的是他下江南,在新安江的壹個小洲過夜。曠野的無垠比樹木還深,月亮離月亮很近。眼前依稀看到清澈平靜的河水,和船上詩人相伴的水中明月。

美成,我來過,匆匆遇見妳又匆匆離開,在美成的背後漸行漸遠,心裏充滿了莫名的情緒。

梅城時光,把妳放在風中,期待在月色迷蒙下的重逢。願妳壹如既往,歲月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