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時,他們的學習熱情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程的導入。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展示最常見的綠葉,讓學生告訴我妳還見過其他什麽顏色的葉子。學生回答:金色,紅色等。,就是沒有藍色。這時,我正在黑板上寫字。揭示題目後,我問同學們,妳們看完這個題目有什麽問題嗎?學生很自然地問:“葉子怎麽會是藍色的?”於是我們帶著這個問題開始了對這篇課文的學習。
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們找到了答案:原來,林媛媛不想把她的綠色鉛筆借給李麗,所以李麗只好用她的藍色鉛筆畫樹葉。文末寫道:李莉拿起她的藍色鉛筆,小心翼翼地畫了壹片片樹葉。林媛媛看著這些藍色的葉子臉紅了。同學讀到這裏,我問:“林媛媛為什麽臉紅?”有同學回答:“因為她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有的說,“她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把綠鉛筆借給麗麗。”.....我又問:“如果再出現這種情況,園園還會這麽做嗎?妳在哪裏看到的?”這個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相信園園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不把她作為批評的對象。"如果是妳,妳會把妳的綠色鉛筆借給莉莉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我遇到困難而沒有人來幫助我的時候是什麽感覺?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是多麽重要,並使之成為壹種習慣。“那妳想對園方說什麽?”這次演講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在本課程的教學中,識字環節是紮實的,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閱讀,如:老師朗讀、點名朗讀、同桌朗讀、壹起朗讀等,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但是也有很多缺點:
1.介紹新課的時候,老師問:“妳還見過其他什麽顏色的葉子?”學生們說他們見過黃色和紅色的葉子。這時也要引導他們聯系季節進行語言訓練。例如,春天有綠葉,秋天有黃葉...語文課就是語言訓練的過程。
2.在整個課堂上,讓學生自由閱讀過多,改變閱讀的形式。低年級的孩子不適合這種集體自由閱讀,也不方便老師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3.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指導要進壹步細化。在幾個學生閱讀感受不佳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原因。“悄悄話”、“猶豫不決”、“我怕妳”、“不得不”等詞語,是訓練低年級學生嘗試通過語言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學生可以先討論後閱讀。通過不同角色的閱讀或者老師的示範閱讀,很容易讀出味道。
4.註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生拖拖拉拉、低著頭看書、不認真聽別人說話等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