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作曲很重要。壹首歌好不好,能不能流傳,對作曲起決定性作用。”
“我認為這個安排很重要。紅花再好,也需要綠葉來襯。再美的旋律,沒有編曲也是不完整的。”
“作曲需要靈感,編曲更靠技術。編曲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提高,但是如何做出壹首好聽的歌,不是學了很多技巧就能寫出來的。”
“編曲需要了解各種樂器,需要有壹定的經驗。沒有壹定基礎是不行的。”
……
首先給出我的結論:對於音樂作品來說,哪壹個更突出,會給作品增添更多的色彩,哪壹個難度更大,取決於作品,取決於角度。
接下來我將從不同的角度談談作曲和編曲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流行音樂中的作曲和編曲是什麽?
為了理解作曲和編曲各自的含義,我們必須首先了解流行音樂中的作曲和編曲是什麽。
在妳的傳統印象中,妳可能會覺得作曲是壹件特別神秘,特別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但近年來,隨著眾多音樂節目的播出,以及各大網站音樂技術分析帖子的火爆,作曲的真實面貌也逐漸被還原給大眾。
簡單來說,流行音樂中的作曲是指歌曲寫作,也就是壹首歌的聲樂旋律寫作。是的,只是寫壹段聲樂旋律,就可以稱之為作曲。怎麽樣?是不是突然覺得作曲其實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高不可攀?
有些朋友可能會質疑:沒有?我見過藝術家即興創作,所以不要騙我。在演奏樂器伴奏的同時不是要演奏/唱出旋律嗎?
按道理,是這樣的。有壹定音樂素養的創作者,大多會使用樂器進行創作,除了人聲主旋律之外,還會加入壹些基本的和弦、和聲、配器等。這是壹部作品構圖部分的基本完成。
然而現實是,很多連1和2的音程關系都不知道的藝人,都是以壹種隨意的方式作曲。
他們大概對和聲壹無所知,也沒有什麽哼哼的規矩,想哼哪兒就哼哪兒。然後直接把哼出來的壹首曲目連音準都不固定的幹旋律扔給制作人。剩下的就是制作人和編曲人了。
雖然我們都覺得這種行為很低級,但我們必須承認,寫出壹段人聲主旋律,是流行音樂中作曲的最低要求。最近怎麽樣?是不是突然覺得作曲其實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麽高?
作文完了,再說編曲。
作曲是指寫出人聲的主旋律。編曲是圍繞這個主題的歌曲的器樂部分。簡而言之,編曲就是壹首歌的伴奏。
壹般來說,在流行音樂中,用於編曲的四種標準樂器是:鋼琴、吉他、架子鼓和貝斯。這四種樂器在我們現在市面上聽到的大部分流行音樂作品中都有涉及。
此外,不同的音樂作品會根據其作曲風格的差異,加入壹些其他的配器作為點綴,最終呈現出各種風格。
如果用五聲音階寫壹首有點中國風的曲子,可以在編曲中加入壹些中國民族樂器;如果是節奏感強的曲子,可以強調鼓的節奏,讓作品r &;b、嘻哈風格;如果是比較激情的曲子,可以突出電吉他的存在,編壹個比較洗腦的即興重復片段,讓整個搖滾起來;如果有壹些異國情調的曲調,可以加入壹些異國情調的樂器,使之更加迷幻;……
諸如此類。
簡單來說,編曲就是為創作者制作的曲子,配以合適的樂器,使整部作品呈現出壹定的風格。
構圖和排列的關系就像人和衣服的關系。不同的人穿適合自己的衣服,展現自己的美麗和氣質。
作曲編曲有哪些難點?
知道了分別是什麽作曲和編曲之後,就可以說說各自的難易程度了。
剛才說了,現在所謂流行音樂的作曲最低要求是指為壹首歌寫主旋律。
那麽,僅僅寫壹個人聲的主旋律很難嗎?從做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不難。很多人其實都有哼唱旋律的能力,這本身並不太有技術含量。
然而作曲有趣的是,它的下限可以很低,但上限也可以很高。做起來並不難;但是做好它並不容易。
也是寫人聲的主旋律。為什麽有的人寫得那麽流暢、甜美、愉悅,而有的人寫得那麽粗糙、俗套、醜陋?
我個人認為,作曲,某種程度上是作曲家個人音樂綜合素質的反應。這種音樂素養包括對調式、和弦、節奏、風格、調性、作曲技法等的理解。
我們不妨設想壹下,如果讓兩個不同層次的創作者,為壹個主題創作,會出現什麽效果?
音樂素養高的創作者往往能夠快速準確地匹配出與主題相匹配的音樂元素,然後從中提取素材並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最終寫出壹首優美而又不失時尚的音樂。比如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優質音樂人。
只會哼唱旋律的創作者,只能用自己的感覺,以這樣壹種雜亂無章的方式哼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能否完全“寫”出來,需要打壹個巨大的問號。即使寫出來,也很可能是大面積重復前人已經廣泛使用的曲調,也就是所謂的“套曲”。那些經常被人吐槽的網絡名人歌曲,多是這類的代表。這樣的作品怎麽可能好聽?
所以雖然看起來是寫人聲的主旋律,但實際上隱含著對作曲家音樂素養的考核。
作曲除了日常音樂素養的積累,更難的是因為它不是壹種與後天付出的努力完全正相關的能力。
我在《分析周傳雄作曲的特點》壹文中提到(周傳雄,周傳雄音樂的遺產,能寫多少歌?我覺得作曲是壹種先天靈感和後天技術相結合的能力。
作曲中的許多技巧:建模、反射、反轉、拉伸、調制、走調、變奏等。,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掌握。學習如何使用它們可以幫助妳將壹個動機發展成壹首完整的歌曲。
但是,沒有辦法獲得產生愉快動機的能力,並在發展這種動機的過程中發展出更多愉快的短語。這叫先天靈感。
為什麽我們現在聽很多音樂,足夠流暢,段落銜接沒有問題,有層次感,有起伏,有動感。音樂本身有自己的特點,但就是感覺不夠好聽,不夠驚艷。是因為創作者想不出更好的動機。最後的音樂呈現聽覺,雖然完整,但不悅耳。
這也是作曲最難的部分。不是妳學了多少作曲技法,積累了多少音樂知識,就壹定能寫出優美的歌曲。如果妳能通過學習和努力寫出好的音樂,很多人可以成為周傑倫、林俊傑、樸樹和李健。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寫音樂還是需要壹些自然的靈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作曲是壹件上下限波動很大的事情。創作壹首音樂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音樂聽起來好聽完整,不標新立異,還具有生命力。
相比之下,排列的下限要高於構圖的下限。
目前市場上,編曲質量最低的是極少數只有壹把木吉他的所謂“民謠”,只彈破和弦/掃+拍手,基本上三個和弦都有。但即便如此,演奏者至少也應該具備壹些吉他彈奏技巧,掌握壹些壓弦和指法。雖然很簡單,但門檻還是比隨便哼哼的“作文”高。
除了這幾個鶴尾的編曲,流行音樂的大部分編曲還是依賴於傳統的四件套+弦樂組的基本配置。在這個編曲體系中,即使是最樸素的編曲方法,編曲者也需要熟悉這些樂器,最好精通其中壹種,並有壹定的演奏經驗,才能編曲出壹部作品。
換句話說,編曲,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需要妳對至少壹種樂器有壹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去做。而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去練習和積累的。所以編曲的門檻比作曲高。
那麽,安排的上限和後天的學習努力是正相關的嗎?我不這麽認為。
事實上,任何壹門學科,到最後,只要後天足夠努力,最後還是要爭取所謂的天賦。
有些人天生悟性好,學鋼琴比別人快,彈得快可以得心應手。這就是天賦。反過來,學鋼琴慢的人,可能節奏感很好,學架子鼓也很快。這就是每個人天賦不同,在各個領域可以成就不同的事情。
具體到編曲上,這些天賦可能體現在對各種樂器理解的平衡,獨特的想象力,以及風格的完美搭配等等。而什麽樣的安排才能稱之為好的安排,並沒有特別統壹的標準。
我個人對好的編曲的理解是:適合這部作品,內容能準確表達作品的主題和意境,這就是好的編曲。
那麽就上限而言,構圖和編曲哪個更難呢?說實話,我個人認為是無法量化的。在後天的技術學習和積累足夠的情況下,對天賦和靈感的要求在作曲和編曲上是非常高的。誰更高...抱歉,無法量化。
不過就下限而言,我覺得編曲高於作曲。
構圖和排列哪個更突出,就看妳站在哪個角度了。
了解了作曲和編曲的上下限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重點放在今天的主題上了:對於壹部音樂作品來說,作曲和編曲都可以為作品增色。至於誰更突出,就看站在哪個角度了。
要說這個主題,就要說壹個流行音樂作品的制作過程。
這裏有壹部紀錄片,真實地展現了壹首流行音樂的誕生過程。妳可以看看:
音樂的秘密:壹首歌的誕生www.bilibili.com
(視頻來自嗶哩嗶哩@幕後課堂)
簡單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先有詞,後有歌;然後制作人拿到歌詞後,根據歌詞內容,聯系編曲人編曲,找樂手錄樂器;編曲完成後,歌手進入棚內錄音演唱;錄制後對歌手的幹聲進行修改混音;最後,掌握制作。
從這個過程可以說,編曲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作曲。壹首歌的伴奏如何作曲,取決於旋律方向、和弦方向、節奏、速度、調式等等,並圍繞這些不斷填充內容,最終呈現出壹個整體。
從這個角度來說,作曲的意義大於編曲。作曲是壹首歌的第壹部分,處於核心地位,編曲要圍繞作曲來安排。打個比喻,作曲就像人,編曲就是衣服。不管什麽風格的衣服,穿衣服的人永遠是人,是為人服務的。
但是同樣的事情,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編曲,只有哼唱的旋律,這麽單薄的內容,聽眾會願意聽嗎?從這個角度來說,編曲的意義是否大於作曲?
我們可以舉出許多這樣的例子。
壹首高質量的金曲,即使去掉伴奏,由歌手演唱,也很好聽。這樣的作品旋律質量足夠優秀,對於編曲的要求來說是錦上添花。
但對於那種平庸的音樂,優秀的編曲有時也能化平庸為優秀。這時候編曲的作用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這些例子正好證明了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觀點:構圖和編曲,哪壹個更能給作品加分,取決於妳站在哪個角度。
另外,構圖和編曲哪個更出眾,能給作品增色,還要看作品本身。
有的歌曲以舒緩的旋律為主,此時作曲會更突出;也有壹些作品更註重氛圍和整體感覺。這時候安排就比較突出了。
作曲和編曲是音樂制作過程中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跨越維度簡單粗暴地比較兩者是沒有意義的。只有選擇合適的角度和作品本身的風格特點,才能理解歌曲中作曲和編曲各自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