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個“文字遊戲”應該是指善用典故或者春秋筆法。
《史記》為什麽擅長?描寫古今,不空美不藏惡,練就文采。這些都是道德和文學修養。它們怎麽能和偵探邏輯小說相比呢?想通過閱讀史記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可見妳讀書不好。如果說春秋筆法的話,我覺得史書真的很有必要。中國古代是很講究道德倫理的。有壹定地位的人去世時被起綽號,通常是為了概括其性格,寓意褒貶,目的是揚善抑惡,普及教育。
當然,歷史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記錄事實。孔子寫《春秋》,造反賊怕,可見他的目的也是明辨是非,揚善抑惡。而史家自己在敘述事實時,也不得不用文字來掩人耳目,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因為個人的觀點或情緒而歪曲歷史,才會有“鄭伯克段子在空中”這樣簡潔明了、判斷準確的歷史記述,這叫精微而微妙的解讀。這種筆法常為後人所用,不被後人過度解讀。
(其實我覺得不做可能是有原因的。眾所周知,歷史之筆如鐵。而這樣壹個需要公正的東西,往往因為忌諱而被扼殺,只能是對前朝歷史的修改,所以才會產生類似於避免言論審查的文字。)
很多人不區分“讀書”二字的含義,單純認為是獲取知識,卻不知道有修身養性、打基礎的理論。
如果閱讀只是基於功利的效率,那就直接用谷歌搜索,有目的地獲取知識,這似乎是最有價值的方法。
“中國的古籍值得壹讀嗎?”這種形式的問題在其他地方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比如有人會問“拉丁文古籍還值得看嗎?”“修昔底德的歷史還值得壹讀嗎?”“荷馬史詩還值得壹讀嗎?”。如果忽略文學素養的需要,可以改成這樣:“幾何原本還值得讀嗎?”“《算術九章》還值得壹讀嗎?”以及“亞裏士多德還值得壹讀嗎?”如果歷史跳到500年後的未來,估計有人會問“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還值得讀嗎?”“晶格動力學理論還值得壹讀嗎?”
說到底,這種問題其實就是這樣壹個問題:當我們學習知識的時候,是否還值得去了解它的歷史?
理科尤其如此,尤其是數學教材,直接告訴妳公式結果,但我們對它的歷史過程知之甚少,因為他們認為學生沒有必要去了解過去的大師們走過的彎路。
很明顯,我是屬於支持學習和學術史壹起理解的。我的論點並不新穎,已經有人討論過了。當我讀《高視點初等數學》和《技術壟斷——文化臣服於技術》時,其中的教育觀點更是被引為知己。
解鈴還需系鈴人。要不要問“中國的古籍值得讀嗎?”然後從其他現代批判書籍中尋找答案,可以借鑒。
引用《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和《愛情鬥士》中的壹段話:我們先來考察歷史,因為在幾個方面,歷史是教育的核心。這壹點我無需爭辯,正如西塞羅所說,“如果妳對出生前發生的事情壹無所知,那就意味著妳永遠是個天真的孩子。”只提壹件事就足以說明歷史的重要性:歷史是我們“提高覺悟”最有力的思想手段。但是,關於歷史和歷史教學,還有壹點需要強調,因為在學校裏它們往往被忽視。歷史不是許多必須教的課程之壹;每門學科都有歷史,生物、物理、數學、文學、音樂和藝術都有自己的歷史。我在這裏建議,每個老師都必須是歷史老師。比如只教我們今天知道的生物而不教我們過去知道的生物,就是把知識貶值成純粹的消費品,這將使學生無法理解我們知識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的知識是如何獲得的。如果我們教學生原子而不提德謨克裏特斯,電而不提法拉第,政治而不提亞裏斯多德和馬基雅維利,音樂而不提海頓,我們就不會讓學生參與“偉大的對話”。而且,那是切斷了他們的知識基礎。目前其他社會組織對知識的起源都不是很感興趣。知根知底,不僅是知道妳爺爺從哪裏來,更是知道他受過什麽苦。妳還需要知道妳的想法從何而來,為什麽相信這些想法;妳也要知道妳的道德感和審美經驗來自哪裏;妳還需要知道妳的世界來自哪裏,而不僅僅是妳的家庭來自哪裏。為了充分展示上述開頭西塞羅的思想,我們引用他的另壹句話:“除非人的生命融入祖先的生命,除非把人的生命置於歷史的語境中,否則生命的價值何在?”當然,西塞羅所謂的“祖先”並不是指他母親的姑姑或姑母。
基於此,我建議每門課都要當歷史來教。這樣,學生知道知識不是壹個固化的物體,而是人類發展的某個階段,有過去,有未來;可惜現在的學生不明白這壹點。讓我們回到神創論的問題上來。我們想說明的是,4000年前產生的思想,不僅及時上傳到了今天,而且意義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觀念從科學變成了宗教隱喻,又從宗教隱喻變成了科學。古代希伯來人在沙漠帳篷裏的神奇思辨和現代麻省理工課堂上的神奇思辨之間的壹致聯系是多麽親密和深刻啊!我想說的是,學科的歷史讓我們學會了聯系;歷史告訴我們,世界不是每天都在重現的。每個人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題外話,引用《論中國史學的雙重功能》壹文中的壹段話來概括史學對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壹般來說,有道德感的人,自然是內心有敬畏感的人。相反,壹個無所畏懼的人,壹個真正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壹個不信的人,自然是壹個缺乏道德感的人。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宗教意識和後者的歷史意識對象不同,但功能相似。
壹些中國學者(多為中青年學者)在比較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時感嘆:中國人缺乏宗教感;他還呼籲中國人應該親近宗教,培養宗教意識。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有些偏頗:
我只看到中國人缺乏真誠的宗教感,卻沒有看到中國人有壹種醇厚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宗教感;
我只看到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沒有看到中國人和西方人也人有壹些* * *特點,即他們都有壹種內心的敬畏感。
壹個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事實是,中國文化是以倫理為基礎的,延續了幾千年。不可能不在中國人的心中醞釀壹種相當醇厚的敬畏感,但這種相當醇厚的敬畏感在今天已經變得有些淡薄了。
(我們民族通過書寫歷史來維護社會正義,書寫歷史在不同的社會層面有不同的形式,主流社會有正史,民間社會有族譜、墓誌銘、說唱...——略)
根據上面的觀點,我們還可以畫出許多其他的觀點,至少可以畫出下面的觀點。
第壹,傳統中國史學兼容事實判斷體系和價值判斷體系——傳統中國最豐富的事實判斷體系,也是傳統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判斷體系,因此具有我們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資源。
正因如此,我們民族有壹句其他民族不太可能有的名言:“歷史不會亡國,也不會亡人”,即歷史是國家之本,歷史是民族精神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