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楚文化造就了這裏獨特的民俗文化。割草歌、打麥歌此起彼伏,漁歌、號子扶搖直上,三棍鼓、彩荷船、荷花、蚌殼在農村大行其道。正是這些民間音樂、舞蹈、故事、習俗,孕育了江漢平原獨具特色的地方民間戲曲。
古時候的綿陽田埂上,勞動人民每逢勞作,都會選壹個好的歌者擊鼓領唱:
敲鑼打鼓唱秧歌,忘記痛苦,投入工作。
這些活潑響亮的歌曲遍布田野。明朝萬歷年間65438-0577年,綿陽進士費尚義在《南郊插秧》中寫道“溪流蜿蜒,陽光明媚,五畝廳堂皆綠蘿。閑依豆棚陪客人,忽然聽到這首詩《擊鼓唱農民之歌》。"
在江漢平原仙桃市的毛嘴、三伏灘,村民們用歌聲種植、割草,這裏形成了打邊歌、綿陽漁鼓曲、唱皮影戲等“高亢”、“悲濁”的民間曲調。
其中,割草歌是結合生產勞動而流行的特殊演唱形式。割草歌的演唱內容豐富,曲牌也是多變的。除了妳跟我唱,大部分都是壹個人唱,聲音高亢樸實,用的是通順河流域的方言白話文,鄉土氣息濃厚。
剪草歌的表演形式是在民間歌舞和地花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些包括漁鼓、三棒鼓和民間曲調。
漁鼓又稱“竹豎琴”、“道鼓”,是壹種打擊樂器。它以壹根竹筒為體,長約65 cm至100 cm,筒底覆蓋壹層豬或羊的保護皮。使用時,竹筒板壹起使用。後來又有雲板伴奏,故稱“漁鼓道情”。
漁歌和道家情懷在湖北的流行始於明清。明代卓任玥在《寒夜》中記載:
我比唐詩宋詞元曲都懂。而吳歌的歌,如《桂枝兒》、《洛江怨》、《棗棍》、《銀絞線》等,都是我大明文藝的特別創作
這些民間小調沿長江傳入湖北荊州,經黃梅、武穴、漢口,再從荊州傳到襄樊、老河口、雲陽,在那裏與湖北各地的音樂結合,變成當地的民間小調,融入高蹺、采蓮船、蚌殼精、敲菜等歌舞。
三棒鼓的歷史更早,據說唐代就有,當時叫“三棒鼓”。壹個平鼓掛在壹個人的脖子上,三個小木戰役用手輪打,三根棍子輪流打鼓,壹根棍子輪流拋向空中,邊唱邊跳。宋以後由唱小曲改為唱中篇小說,從劇本、鼓詞中移植《三國》、《水滸傳》、《封神演義》、《西遊記》、《薛家將》等故事。
在此基礎上,民間說唱的形式逐漸演變為有故事、人物簡單的曲目,最初稱為“沿門花鼓”。因其早期的表演形式多為受害者擡木凳,或推板車,掛鑼鼓,邊敲邊唱,故又稱“架子花鼓”或“板車花鼓”。
後來藝人又借鑒其他劇種,剪草曲不斷豐富和完善。藝人從只唱不唱變成了重點唱,從女扮男裝變成了女扮男裝,讓表演更貼近生活,更有藝術感。
清末,由漁鼓、三棒鼓和地方藝術組成的割草歌,由唱變為二人化妝、三人化妝表演,再組成草臺隊,參加農村迎神、民俗節日、家庭禮儀等黨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