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這個基調,導致了各種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後果。“天道”是人類必須探索的東西,現實(歷史)也需要我們用文字記錄下來,在“時空”中傳播,這就是“道可為道,而不可為奇;名可名,實不尋常,否定了語言文字可以表達道,現實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因此,中國傳統文化有兩個矛盾的特點:壹是對“語言”的不信任;二是對“道”的崇拜和敬畏,往往轉化為對“話語”的迷信。中國傳統文化的矛盾現象,導致對壹切問題(包括任何理論、認識、觀點、判斷)的態度模棱兩可,是“是非”;是的,它不是。這也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對政治、經濟和文化所有“特征”的解釋...具有中國特色。
中國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對中國文化的超前認知,拖慢了中國文化的發展,使其成為“龜兔賽跑”中的失敗者。語言無法準確表達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規範語言的使用來盡可能做到這壹點。亞裏士多德被稱為科學真正的“始祖”,是因為他所創立的形式邏輯為解決“實在”與“語言”的聯系奠定了基礎。有了語言,我們才能記錄下真正的“* * *知識”,或者制定出“說話”和理解“語言”的“規則”。有了使用“話語”的規則,語言才能在人類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人類文明社會說到底是壹個“契約”社會,尊重和遵守“契約”必須建立在“描述現實的語言”的“規則”之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超前認識讓我們知道,任何“契約”和“法律條文”都有漏洞可鉆,都有狡辯的空間。這種傳統文化的特點,導致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關註任何關於“契約”的文字記載。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與爭端壹方簽訂的和約,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人稱贊過,尤其是中國近代史上,所有與外國簽訂的條約,都不是無可指責的,都是不平等的,甚至連開商埠都遭到了譴責。同時,所有簽署“和約”的大臣都沒有指責他們是“漢奸”。近代簽訂了很多條約,但積極受其約束的很少,友好條約也有,還是要“罵”為“罵”。不僅如此,就連法律條文(包括憲法)也很少用文字認真羅列,甚至連天皇的繼位方式也沒有用文字認真記錄。中國早有“指鹿為馬”的典故。這壹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無需考證。傳播這樣的“故事”,足以說明中國人是“聰明”的。“語言文字”只是“符號”,其意義未經證實。有什麽值得認真對待的?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思想的交集非常有限,但作為壹種哲學思想,我們當然可以在西方哲學中找到“同伴”。黑格爾辯證法在西方哲學流派中並不被重視,但通過馬克思的著作傳入中國後很快被吸收。“矛盾論”、“二分法”、“辯證法”等思維方式被人們廣泛認同,甚至被列為唯壹正確的哲學觀點,被視為傳入中國的優秀西方文化。其實就是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壹拍即合。作為壹種哲學觀點,“是或否”的思維方式是合理的,因為“語言”和“現實”不可能完全聯系在壹起,在理解“群體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是合理的。如果我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這裏,就不會有科學。科學是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思維方式,不承認“是”與“否”的存在,顯示人的思維智慧,而不是被動地“記錄”現實。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強,可以準確預測天體的運動,但無法預測社會上每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人類社會的復雜是因為“人”的復雜,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認可的,但卻“沈溺”在這種“是或否”的哲學中,這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科學上非常薄弱。
毫無疑問,“語言”在人類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此也非常清楚。所以除了不信任,不把它當回事,還表現出壹種崇拜和迷信。中國的語言中有很多“虐”和“贊”的詞,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被“虐”死的故事,可見“語言文字”對人的“殺傷力”。在古代,壹個有文化的人或者壹個有錢有勢的人,除了名字之外,還有壹個字,壹個號,壹個頭銜等等,足夠耀眼。而壹個普通人,壹個“下等人”,名字極其簡單,這些都說明人們非常重視所謂的“說法”有些學者說中國人也有宗教信仰,這個“宗教”就是“語言教”,也就是所謂的“明教”。中國百年來重視“意識形態”,也受“意識形態”控制,這就是這些現象的本質。
中國傳統文化迷信文字的另壹個突出特點是重視文學。中國的古代詩詞散文非常發達,湧現出了很多詩人。他還擅長以散文的形式說理,湧現出許多散文大師。這些只能歸結為語言“藝術”的發展,而不是人類發明語言的真正目的,而是語言的畸形發展。唐代杜牧寫的《阿龔放賦》被認為深刻地揭示了秦朝滅亡的原因。“這幾乎是後人哀嘆而不借鑒的絕唱,但他引用的證據卻是歷史上人人皆知的‘傳說’,壹個表面事件,但杜牧的話卻因為作者的‘文筆’而成為重要的‘認知’。這種現象在中國的認知問題中普遍存在,即壹個觀點的結論並不是依靠歷史事件的嚴肅考證和反思,而是出自“說得好”的作家。甚至壹個政治人物因為文藝贊美他的“話”而成為“偉人”。這種“認知”(文化對現實的控制作用)的實際效果極差,甚至可能得出錯誤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中思想家少,文學家多。即使在今天,在政治協商的“精英”中,文藝工作者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見中國文化的“特色”。“是或不是”的態度適合整體看問題,現實的復雜性使得語言無法準確描述,所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整個問題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