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說說為什麽節儉的美德不能丟?

說說為什麽節儉的美德不能丟?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守財奴劉崇,從著名人物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給我們留下了憂民濟世的寶貴遺產。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愛崗敬業、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加輝煌。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能生存、繁衍和繁榮。

勤儉節約仍然是我國的立國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主席就說過:“要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還需要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包括在國家建設中實行勤儉建國、反對浪費的方針。”正是這壹政策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治愈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擺脫了貧困的帽子,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壹些人出現了比富還富的不良現象,否定節儉美德是壹種“過時”的觀念,產生了以奢侈浪費為榮、以艱苦樸素為恥的謬論。浪費現象在我們學校也很普遍,比如水龍頭裏的自來水,教室和辦公室的人關燈,教室外面垃圾桶裏還能用的書包和文具,沒吃完沒喝完的水果零食牛奶,食堂每頓飯的剩菜剩飯,每到暑假,即將畢業的學生把衣服當垃圾扔進垃圾房。節儉真的是過時的觀念,應該拋棄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中國還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相當多的地區還比較貧窮落後。在城市,仍然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福利基金生活,在農村,仍然有許多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仍然有很多人為解決溫飽而奔波。當我們的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和富人競爭的時候,我們不能失去節儉的美德。勤儉是建立在“勤儉”和“節儉”相結合的基礎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的果實,只有節儉才能珍惜勞動的果實。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果實會越來越累,社會才會發展進步。反之,就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翻閱歷代先賢的國家和家族,由儉入奢”。歷史上有多少人窮的時候發跡、發跡,最後成就了大事,又有多少人富的時候驕奢淫逸,毀了千萬財富和百年基業。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我們的生活也會真正富裕起來,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節儉的意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勤儉節約,更是壹種高尚的品格,壹種可貴的精神,壹種奮發向上、積極向上的精神。作為壹種民族精神,節儉的美德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