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名著閱讀經驗總結
最近有幸讀了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巨著》,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作為留學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基於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既強調教育的展示功能,又貼近教育的終極目標,適合中國國情。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是中國教育血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那種“抱著壹顆心,不帶壹根草”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令我折服。陶行知先生在讀“教與學的融合”這壹節時,提出了教學要融合的觀點,原因有三。
第壹,老師的職責不是教,而是教學生學習;
第二,新方法必須建立在學習方法的基礎上;
第三,王老師不僅要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聯系起來,還要和自己的學習聯系起來。
簡而言之:
第壹,老師的職責是教會學生學習。
第二,王老師教的方式壹定要以他學的方式為基礎。
第三,老師必須同時教和學。
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系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的“教學壹體化”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老師的課堂設計要適合班級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才會樂於學習。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教師確實需要不斷學習,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叫“老師要給學生壹碗水,就要有取之不盡的活水嗎?”
“學生精神”提到了三點:
(1)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具有科學精神;
(2)改造社會,要有委婉的精神。
(3)應對環境必須有堅強的個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想談談我自己的感受。正如陶公所說,現在的學生容易“自滿”。他們只是在對這個知識點有了壹定的了解之後就沾沾自喜,而真正練習做題的時候,卻無從下手。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壹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來學校是為了什麽。每當我和學生聊天的時候,我都會問:“妳讀完之後打算做什麽?”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他們很少考慮我未來的道路。會是什麽樣子?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努力,更不願意吃苦。對於周圍環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更多的是在外部環境中誘發原因。比如學生作業沒寫完,被問及原因時,學生的回答無非是這幾種“不知道什麽時候交作業?”“我不幹。”“不知道做哪個題?”“我忘記交作業了!”“課代表交作業的時候沒告訴我!”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問自己,“我們的學生怎麽了?是什麽導致他們變成這樣?”
第二部分教育教學名著閱讀概述
我在假期裏讀了陶行知的《教育名著》,裏面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壹生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的精華。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壹體化”、“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型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方面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通過反復體驗,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開始意識到自己確實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我簡單說壹下我自己的經歷:
首先,用愛心對待學生,傳遞壹份愛心給他們。
“帶著壹顆心來,不帶著壹根草去”體現了對老師真摯的愛。作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和寬廣的胸懷倡導並實踐著愛的教育。他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把學生和學校稱為“愛人”,令人耳目壹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老師壹樣,用大愛滋潤無數的童心,培育無數的心靈。作為老師,愛學生首先應該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壹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壹方面又優於別人。老師不能以個人好惡來評判壹個學生,把“差生”當成“朽木”,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作為老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想法和生活的全面關心和愛護,即老師所想,老師所想,家長所不思,老師也所想。教師應該是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壹個部分。當然,戀愛中有嚴格,戀愛中有教育。陶老師在盡力改善學生生活條件的時候,壹定不能浪費。當他看到學生不良的生活和思想傾向時,會及時送去關心和引導。作為壹名現代教師,我們應該教給孩子更多的謙遜、寬容和善良。灌輸更多的理想、道德和情操;多壹些理智和引導,讓學生在接受老師的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都受益。
“教的方法必須以學的方法為基礎”,學生要邊學邊教。實際上包括兩層含義:壹是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程度;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不同年級學生的個人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藝、心理水平不同,教師必須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壹個孩子受益。正如陶先生所說,“松樹和牡丹花需要不同的肥料。如果用松肥栽培牡丹,牡丹會瘦死的;”相反,如果妳用牡丹肥培育松樹,松樹會被燒死。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就像園丁壹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給他們提供合適的肥料、水分和陽光,還要消滅害蟲。這樣,它們才能蓬勃發展,否則就無法避免枯萎。彌補劣勢,善於挽回損失,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學了就教,學了就教,學了就少教,學了就少教,學了就快教,學了就慢教。”由此可知,陶行知顛倒了教與學的關系,不是傳統教師學會如何教學生,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壓力,而取決於學生的速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論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學生可接受的水平和近期發展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能壹哄而上。
第三章教育教學名著閱讀綜述
寒假有幸看了張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他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普及了1+1讀書理念。通過學習,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和喚醒”。首先要做壹個有心教育的人。平時要多壹些細致和耐心,多壹些等待、思考和克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實踐,積累經驗,搭建自己的理解平臺。
在《教育是慢的藝術》壹書中,張先生對生命化教育的理念進行了細致而靈活的提煉和闡釋。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時,很多人質疑,因為這個時代真的是壹個泥沙俱下、馬奔騰的時代。有人認為教育不能有慢耐心,更不能有慢狀態。
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種教育可能被我們任何壹個人視為理想的教育。教育是壹門慢藝術,張老師顯然給出了自己的公告。逐字逐句,字慢,字是藝術。
張老師覺得我們的教育太快了,是在ppt上快速顯示和擦除;老師們也差不多該和這壹大群叫不出名字卻能完美流暢地解讀課堂的人打交道了;差不多到了老師和校長們似乎每天都在忙著各種常規事務的時候了,也到了老師們在教室裏冷眼看著那些不解和迷茫的眼神的時候了……就在筆者心疼的時候,在我們學校這壹天。教室座位整齊,臺下人頭攢動,大有工業化生產的勢頭。
說實話,真的很難見到有生活個性的人。難怪筆者所敬仰的葉瀾教授在當代教育理論和實踐中不斷呼籲教育創新中的“具體個人”意識,呼籲“人”從“抽象的人”向“具體的個人”轉化。說到底,我們班也快見不到真人了。
慢是壹種什麽樣的課堂和教育?在作者眼裏,慢就像W老師的:“老師的肢體動作慢,語速慢,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慢。”“正如作者所說,日本人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需要壹個緩慢的過程來沈澱壹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教師只有放慢腳步,才能註意到每個學生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給他們更多的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潛能。教育作為壹門慢藝術,需要留下足夠的等待空間和時間,需要有壹個慢節奏。頻率高、節奏快、梯度大,不利於學生有序成長發展。
張老師倡導的“生活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註。“生活化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表現出對學生的理解、關懷、信任和踐行;它不僅僅是思想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體現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
“生活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發揮主體作用的是教師。教師要關註每壹個學生個體,不僅要尊重和善待學生,還要研究他們的特點;在關註全體學生知識獲取的同時,也要關註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他們不同的認知風格帶來相應的教學方法。關註學生異常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註重情感交流;註重師生互動,引發思考...客觀條件是教室環境和教學空間。
張xx《教育是壹門慢藝術》壹文中的壹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那麽“小”好到什麽程度呢?“小到全校師生都能直呼其名,也就是學生人數要控制在兩三百以內。博耶補充道:“當班上的學生超過30人時,老師的註意力中心從關註個人轉變為控制班級。“這些見解令人欽佩。但博耶無法想象,中國有那麽多“老師”不點壹個學生的名字就能“讓班級飛得很高”,他也無法想象,壹些更厲害的“老師”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不點壹個學生的名字就能“讓班級飛得很高”。或許,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中國教育優於美國教育的“值得稱道的地方”。
如果教學課堂環境得不到保障,首先會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困難,信息的傳遞將是單向的而不是多樣化的,“生活化教育”將成為壹句空話。壹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壹,對教師也是不公平的,因為能讓班級“飛得高”的老師也就那麽幾個。以“生活化教育”為理念,要把主觀和客觀結合起來;既要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又要營造關註學生獨立性的良好空間,在教育過程的每壹個細節和實踐中貫徹“生活化教育”。
教育是壹門慢的藝術,在教學中,老師要慢慢感受,就像家長壹樣,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體會的。壹個好的老師,應該會有偶然的收獲,壹些獨特的理解和發現,然後沿著這條正道走下去,最終取得巨大的成功。教育是壹種潛移默化的、長期的東西。功利化的教學是短暫的,不註重長遠的、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我們的教研也是壹門慢藝術,要有發現,要努力,要慢慢做。這種慢意味著學生能夠感受和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有足夠的期待和耐心,減少教育的幹澀和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