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嫁給老鼠是壹個流行的民間故事。在民間,據說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的大日子,會聽到老鼠吱吱的叫聲。為了不打擾老鼠結婚的好事,他們會在當天晚上盡量關燈早點睡覺,在廚房或者家裏老鼠經常出沒的角落撒壹些米鹽、蛋糕和老鼠,享受自己婚禮的喜悅和壹年來的收獲。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老鼠分錢”各種老鼠結婚的民俗更是豐富多彩。不僅在民俗上;鼠婚故事、民間藝術以及與文學相關的歌謠遍布全國。同時,年畫、剪紙、刺繡、泥塑、蠟染、窗花等。以老鼠婚禮為主題的是吉祥圖案的保留項目。
編輯此段落
2.故事
“老鼠結婚”的民間故事是,很久以前,壹對老鼠生了壹個女兒。他們從小就非常愛她。當她長大後變得美麗和循規蹈矩,他們想把她嫁給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但是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呢?
他們認為能照耀大地的太陽當然是最偉大的人!於是他們跑到太陽跟前說:孫先生,我們認為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想把女兒嫁給妳。孫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嚇壞了,心想:怎麽脫困好?他急中生智地說:謝謝妳看得起我,但我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只要雲來了,我就藏起來,所以雲比我厲害。
他們覺得很有道理,就跑去問雲,說:雲先生,我們覺得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要把女兒嫁給妳。雲暗暗叫苦,埋怨孫手下的軍隊。雲也想把燙手山芋扔出去,突然說:我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只要風來,我就會被吹走。
有點失望,老鼠夫婦跑去找風。風也暗暗罵雲沒良心,把他拖進漩渦,於是硬著頭皮辯解說:我不是偉人,因為墻能擋住我,墻最了不起。
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老鼠夫婦不得不再次碰壁。沃爾最懂得繼承風骨,又不忍心被人拒絕和傷害,於是心生善念,想了壹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假裝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說,我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害怕妳們這些老鼠。老鼠會在我身上打洞!他們突然意識到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鼠!於是我立馬回家拿著繡球選老鼠女婿。終於,在大年初三,我選了壹只年輕有才華的老鼠做我的女婿,娶了我的寶貝女兒,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因為墻的慈悲,老鼠的婚姻終於圓滿結束。還有,怕打擾老鼠的幸福婚禮,大年初三要早睡晚起,所以過年歌謠也說“初壹早,初二早,初三飽。”
編輯此段落
3.作品
65438年3月至0988年3月,張吉·勞道先生以木雕民間藝術的形式參加了“甘肅民間藝術展”和“全國民間藝術展”,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好評。原創作品被國家大眾文化局收藏。現在《嫁給老鼠》的制作是以黃銅為主要材料的銅鑄工藝品,以張吉勞道先生提供的原作為基礎,所有的模型和模具都是自己設計制造的。它是壹個整體鑄造而成的整體構件,設計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構思巧妙,造型獨特,形態各異,形意分明,趣味性強。工藝品表面光滑平整,沒有任何粗糙的痕跡,尤其是老鼠的嘴、耳朵、眼睛、尾巴栩栩如生,工藝品的整體布局和搭配引人入勝,宛如壹幅立體的民間故事畫卷。
民間年畫中的老鼠結婚
吳強年畫《老鼠結婚》
吳強年畫《老鼠結婚》
民俗文化表演《老鼠結婚》
大部分在縉雲長大的成年人都知道嫁老鼠的傳說內容,調查者和被調查者對傳說內容基本認同,但縉雲縣誌中的記載只是略有簡化。
農歷新年的第壹天晚上是老鼠結婚的好日子。為了讓老鼠穩定快樂,大人小孩都不要打擾它。如果妳和它吵壹晚上,它會打擾妳壹年的家,所以人們應該早點睡覺。(附相關文獻)
1989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麗水地區縉雲縣故事歌謠諺語》,老鼠的婚禮日期201頁。
1996版《縉雲縣誌》載:“農歷新年俗稱大年初壹,意為夜鼠娶妻,哄兒早睡”。
2005版的《壹方水土》,277頁,是20歲時的壹個習俗——春節。
這個傳說有現實意義:舊社會,勞動人民壹年到頭辛勤勞動,卻吃不飽,穿不飽。年底了,很多人都要出去躲債到大年初壹,剩下的大人都忙著過好年。直到大年三十,他們身心俱疲。大年初壹晚上,他們都盼著早點休息,但難得孩子過年吃得好壹點。春節期間壹般不可能打罵孩子,所以大年初壹是老鼠背著老婆哄孩子早睡的好日子。久而久之,在縉雲人中間形成了壹個共同的傳說。
湖鎮每年都有廟會流行,主要內容是“迎案”,已延續數百年,如2月2日的水口廟會、5月13日的朱槿廟會、6月6日的雁北廟會、9月的重陽赤巖廟會等。重陽節,幾十個村派出隊伍,祈求壹年平安、繁榮、昌盛。迎案時有羅漢、三十六行、十八狐、旮旯、高蹺等。解放後,又增加了腰鼓、蓮鄉、秧歌、小鼓。改革開放後,參與者逐漸老齡化。原因是:大多數年輕人去工廠工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的要求越來越高,老節目看膩了,不願意表演,不願意看。另外,家家都有電視看,水平高多了。這些老調不感興趣。尤其是這些老女人,化了妝,就像驢蛋上的霜,不好看。客觀要求:要有創新性、趣味性、藝術性、通俗性的文藝節目,滿足群眾的文藝需求。這也是《嫁給老鼠》出現的背後驅動力之壹。
從民間傳說到表演,傳說的內容都很簡單,但是要把它們排練成表演,直到在街頭表演,是非常困難的。人們常說,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2000年重陽節前幾個月,新番村帶著排練好的《嫁給老鼠》走上街頭,首次向湖鎮人民亮相。讓新繁村的人驚訝的是,第壹次出場就受到了群眾的稱贊,圍觀群眾把演出圍得水泄不通。許多觀眾
表演隊走到哪裏,就跟到哪裏。由於節目的可觀測性和規模性,看了壹遍後場面很轟動,不僅讓湖鎮人耳目壹新。
新,也讓新繁村的人充滿了信心。參加縉雲首屆文化節演出的消息不脛而走,縣文化主管部門很快來到壺鎮了解了此事,並很感興趣。
決定讓老鼠結婚參加縣裏第壹屆文化節的演出。2000年9月25日,文化節在湖鎮湖濱初級中學操場舉行。
有幾十個節目:軍樂隊、秧歌隊、羅漢隊、腰鼓隊、幹船隊...壹切,但最引人註目的是”
老鼠結婚隊伍。鎮裏的83個村,加上鄢陵鎮和陸謙鎮的許多人,都來這裏看“嫁給老鼠”,所有人都以大飽眼福為樂。在《麗水日報》10月1日發表的標題中,這個新節目被描述為“壹條空巷”。
此後,該節目參加了縉雲的每壹屆文化節,參加了麗水的兩屆文化節。每壹次它的參與,都成了節目的壓軸。
多年
圖片於2000年10月1日刊登在《麗水日報》後,又於2000年10月8日刊登在《麗水日報》和《甌江特刊》上。
2002年1月22日,《麗水日報》再次刊登了該節目的畫面。
2000年正月,該節目參加麗水市街頭踏青活動,麗水市民歡呼雷鳴,受到有關領導的好評。
2001年2月26日,《縉雲日報》刊登了該節目的圖片。
2002年2月28日,麗水電視臺新聞刊登了該節目的圖片,記者進行了報道。
2002年2月28日,《縉雲日報》發表了壹篇題為《縉雲民間藝術的蓮城大放異彩》的文章。
2002年10月,中央電視臺3套來到該縣胡鎮新繁村,拍攝嫁鼠視頻和照片。
2002年8月18日,《中國文化報》刊登了該節目的圖片。
2005年9月17日,《永康日報》刊登照片。
麗水日報、縉雲日報多次刊發圖片,不壹壹列舉。
2002年,省文化節最初指定該節目在省會演出。鑒於縣有關部門懷疑演員年齡偏大,有所隱瞞,傷了盧冠水和演員的心。
在性能上不斷提高
到目前為止,節目比第壹次演出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在表演的同時也在改變。
道具是壹個老鼠形狀的面具,本來是盧冠水自己為了省錢做的,質量跟不上專業生產的工廠產品。現在,所有的口罩都換成了工廠生產的。不僅有變化,還有兩套面具,壹套是尖嘴的老鼠面具,壹套是扁臉的米老鼠面具。這兩套面具眾說紛紜,孰優孰劣,有待後人評說。
服裝的改進
現在的衣服琳瑯滿目,奢華無比,體現了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吸引人的效果。
彩色旗幟
大旗小旗,繪龍繡鳳,很有氣勢。看到彩旗飄揚,鑼鼓喧天,嫁妝成排,象征著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的繁榮。
由於其深刻的文化意義,該節目被麗水市文化局列入“文化遺產”。
在傳統節日重陽節期間,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浙江中南部三千年古鎮之壹的湖鎮新番村的村民們會穿著專門為老鼠準備的表演服裝結婚,並展示給當地人民。因為節目精彩,他們多次獲獎,多次參加縣級演出,深受好評。“老鼠結婚”的最初靈感來自縉雲的壹個傳說:正月初壹是老鼠結婚的日子,所以那天晚上人們應該早點睡覺,以免破壞了老鼠的好事。“‘鼠婚’要表達兩個主題。壹是改革開放這麽多年,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嫁妝變成了冰箱、彩電;然後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向城裏人展示了農村傳統婚姻的全過程:媒人牽線、婚禮、拜堂、進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