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在軍事上打散並擊敗對手,讓遊牧民族無法作為壹個整體存在。這很難,因為遊牧民是流動的,可以跑很遠。想要完成這個條件,需要中原王朝有持之以恒的軍事打擊態度。
第二,遊牧民族打散之後,要劃定壹個範圍,進行有效管理,不能脫離中央政府的監控。想要完成這個條件,還需要中原王朝有壹個執著的態度。
第三是時機。自我努力很重要,但時機和運氣也不可或缺。
比如東漢末年,中原軍閥混戰,正是南匈奴脫離中原政權控制的好機會。但當時漠南朝有鮮卑部落聯盟,遠強於南匈奴,不時威脅南匈奴,迫使南匈奴依附於中原王朝。所以漢末三國混戰時,南匈奴老實,不敢輕舉妄動。
西晉的時候,中原還是壹片狼藉,但是草原已經四分五裂了。都是小部落。這時,南匈奴有了不老實的機會。
那麽明朝用以上三點滿足了什麽呢?
不幸的是,沒有。
明朝的洪武、永樂兩朝,雖然進攻蒙古十余次。但沖擊效果並不理想。明軍只是打散了蒙古,並沒有打敗它。
後來在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北伐的規模越來越小,明朝征服蒙古的信心也越來越少。
明朝中後期,雖然知望不遠千裏來到蒙古王庭,殺死了傳說中的蒙古英雄滿都海;馬方千裏襲蒙古營之術。不過這些都是小範圍的打擊,打擊力度不大。
值得壹提的是,在明武宗時期,為了對抗大顏可汗的入侵,明武宗親征。然而,他的這壹舉動不僅遭到了當時滿清文武官員的強烈反對,甚至在他死後,還被史官貼上了胡說八道的標簽。
看,連皇帝都發動了規模稍大的北伐,可以說是無所作為。統治集團如此保守,明朝如何戰勝蒙古人?
壹般來說。明朝中期,實際上放棄了征服蒙古的策略。無論是官僚階層還是普通民眾,都對征服蒙古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是浪費人和金錢。
所以可以說,曾經在明朝,明軍從未在軍事上徹底打敗過蒙古人。
軍事上不可能戰勝對手,政治經濟上也不可能實現控制。
明初,朱元璋和朱迪通過聯姻、冊封等利誘瓦解了蒙古勢力。
但是明朝的利誘政策和軍事打擊壹樣,沒有貫徹到底,也很不成功。
這裏有個問題:為什麽明初的進取政策都在明朝中後期被推翻了?
是因為皇帝不作為嗎?是因為資金問題嗎?
確實有這兩個因素。但從滿清文武官員對明武宗討伐大衍汗的反對和萬歷對三大征的打擊來看,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民堡之變後,文官集團後來居上。結果明朝和宋朝壹樣,重文輕武。
為什麽重文輕武導致封建王朝缺乏進取心?
這是因為,如果武人地位不高,那麽武將就沒有資格跑邊,只能做壹些簡單的軍事工作。如果妳砍下壹個人的頭來保存軍功,那就慢慢爬上去。
這樣,武將就不可能產生戰略眼光高的帥才。
看看明朝中後期的將領名單就知道了。與前期的徐達、常遇春、藍玉、李文忠等人相比,明朝中後期的將領普遍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和管理壹方的能力。
這不是人的素質不好,而是時代變了。武將被文人壓制,難以產生帥才。
至於文人,讓他們治理國家就可以了。但是期望他們征服蒙古;打敗蒙古人後,留在草原管理牧民是不行的。
值得壹提的是,明朝中後期的文官大多出身南方。
比如嘉靖十二紀,除了毛季、翟鸞、施立,其他的夏衍、嚴嵩、楊壹清等九人都是南方人。
士人當道,多為南儒。這種人員配備對於明朝征伐蒙古政策的實施是災難性的。
這和元朝皇帝不重用儒生,而任命蒙古人和色目人為大儒華池治理中原,把中原搞得壹團糟是壹個道理。
不是那塊料。硬頂上,肯定是適得其反,搞得壹塌糊塗。
事實上,明朝對蒙古的所有決策都不是沒有政變,也不是沒有行之有效的策略。但總的來說,很多政策都是曇花壹現,到了中後期就廢止了,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執行。
最後,天氣。
明朝的時候,沒有時間可言。這壹點在全球範圍內可以看得很清楚。
14 16世紀的遊牧民族,雖然他們不再像成吉思汗那樣勇敢。然而,分散在歐亞大陸的遊牧部落仍然擁有強大的實力。
如俄羅斯與克裏米亞汗國的戰爭,奧斯曼帝國與帖木兒帝國的戰爭。都是血戰。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贏得並不容易。
而且蒙古人還有相當大的活動空間。
他們不會打架,他們會跑。跑到敵人追不上的地方。
可以說,在明朝的世界裏,不可能完全對付蒙古人的不只是明朝。其他和遊牧民族有矛盾的民族也處理不了。
明朝根本沒有占領,也沒能搞定蒙古。清朝呢?
到了清朝,三個條件都滿足了,蒙古終於安定了。
在軍事打擊方面,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對分裂的蒙古各部展開了長達壹個世紀的猛烈進攻。
首先是皇太極。1635年,皇太極在拉攏科爾沁等部落後,擊敗蒙古名義上的首領李丹汗,統壹了蒙古南部。成為蒙古的大汗。(壹、後金可汗與蒙古可汗。稱帝後成為清朝皇帝和蒙古大汗)
其次是康熙。1688年,康熙擠過人群。準噶爾進攻喀爾喀蒙古的同時,堅持吸收主動投降的喀爾喀蒙古,與噶爾丹交戰。最後靠運氣和武力打敗了噶爾丹,牢牢控制了外蒙古地區。
清朝入關後,受中原傳統思想的影響,清廷滅蒙古的策略多次發生動搖。與準噶爾同在,意義重大。這種情況影響了雍正、乾隆時期民族政策的制定。
好在1755年,迫於滿清的文武反對壓力,乾隆在準噶爾內亂期間出兵伊犁。最終打敗達瓦奇和阿穆爾薩那,吞並準噶爾汗國,結束了清朝與蒙古各部的百年戰爭。
值得壹提的是,皇太極的蒙古汗稱號並不是他自封的。但力丹可汗的兒子鄂哲卻帶領壹幫蒙古王子壹起上了臺,心甘情願地把蒙古可汗的稱號讓給了皇太極。
由此可見,漠南蒙古是真的被清朝征服了。否則蒙古人不可能請壹個女真人做自己民族的大汗。
因為蒙古被清朝制服,所以清朝對蒙古管理很深。
壹方面,清朝用劄薩克制度(壹種官制,蒙古語意為執政官)將蒙古各地劃分為200多個旗,封蒙古王公貴族為執政官,讓他們管理自己的領地。
這壹舉措類似於西漢的法令,意在“分擔各建築的力量”。原本分成10多個板塊的蒙古,成功分成200多個小板塊。
蒙古廣泛實行劄薩克制度後,各旗之間沒有關系,相互之間也沒有聯系。牧民只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放牧,嚴禁越界。牧民只要不能亂跑,就嚴格限制在壹個小圈子裏。管理沒那麽難。
另壹方面,清朝通過範麗元和將領,如烏力雅泰將軍和伊犁將軍,監督擔任紮薩克的蒙古王子。
在清朝,不是說牧民不能到處跑,就是蒙古王公貴族也不能到處跑。如果壹個王子想要穿越這個地區,或者去北京,或者去中原,他必須向範麗元申請,並登記備案,然後才可以做到這壹點。
這樣,壹個蒙古上層王公即使不服清朝統治,想造反,也起不來了。
另壹方面,清朝皇帝也信仰黃教,在蒙古草原大力提倡黃教。連清朝皇帝都把黃教上升到了國教的高度,給予蒙古喇嘛極高的禮遇。比如當了喇嘛,不用伺候,不用交稅,不用幹活,不用吃喝。這樣才能爭取蒙古的黃教信徒。
據不完全統計,到清朝末年,蒙古境內的黃教寺廟已有2000多座。平均每個旗有十多座寺廟。
這麽多寺廟,信眾自然也不少。
當蒙古人廣泛信仰藏傳佛教的時候,原本勇敢的蒙古人被馴化成了柔軟的羔羊。
用乾隆的話說,這招就是用黃教培養蒙古人,淩駕於中國之上!
分裂+限動+弘揚藏傳佛教,這三招結合,原本桀驁不馴又充滿鬥誌的蒙古人被清朝馴服了。
最後,天氣。
明朝的蒙古人雖然不算輝煌,但仍能與歐亞大陸的其他民族打得妳死我活。
但當時間進入18世紀,時代變了。
原本被蒙古人在地上摩擦的俄羅斯人,反過來又在地上摩擦蒙古人。
原本在地上摩擦的烏茲別克人和哈薩克人,反過來又在地上摩擦蒙古人。
可以說,時間到了十八世紀,原來輝煌的蒙古人已經不在了。向西打不過俄羅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向南打不過中亞的遊牧民族。只有帖木兒的後代,無奈之下,打敗了印度土著,在南亞次大陸開辟了壹片新天地。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人受到各種勢力的擠壓,活動空間被限制得死死的,無處可逃。如果清朝解決不了蒙古,那只能說明清朝的水平真的不行。
而清朝的水平,顯然沒有渣到和印度人壹樣的水平。因此,清朝解決蒙古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果把明清的時間倒轉過來。先有清朝,後有明朝。有清朝做墊背,估計明朝也能降服蒙古。
近代很多人喜歡把明清對立起來,好像明就是明,清就是清。但實際上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在明朝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所以清朝對蒙古的投降,其實和明朝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