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恐龍為什麽會滅絕?

恐龍為什麽會滅絕?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654.38+0.6億年,但在白堊紀末期,它們突然在世界各地消失了。恐龍滅絕是地球生命史上壹大未解之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關於恐龍滅絕的各種理論和假說層出不窮,展開了壹場前所未有的大辯論。壹些恐龍變成了鳥。歷史大滅絕事件的名稱、時間、可能的原因和後果,奧陶紀大滅絕,4.38億年前氣候變化導致50%物種滅絕,主要是泥盆紀海洋生物滅絕,3.6億年前40%的物種被伽馬輻射滅絕,2.45億年前火山活動等物種滅絕,6600萬年前白堊紀95%以上的物種滅絕, 而45%的物種因隕石撞擊而滅絕,原因是2009年我國古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李陽在耶魯大學發表的壹篇論文。 轟動國際古生物界,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發現了6534.83萬年前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地層中高濃度的銥,比正常含量高232倍。如此高濃度的銥只能在太空中的隕石中找到,地球本身不可能存在。根據對墨西哥灣周圍銥含量的精確測定,當時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壹顆小行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還使地殼破裂,隨後發生了地球上從未發生過的大地震。撞擊導致熔化的漿體被拋上千米高空,隨後是長達數十天的轟燃現象。高溫可能不是最致命的。在接下來的壹個月裏,數千萬噸的灰塵和有毒物質擴散到世界各地。

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裏,太陽只是壹個模糊的影子,植物停止生長,食草動物大量減少,汙染的空氣,食物短缺,肆意的疾病,這些都讓幸存的恐龍飽受摧殘。被灰塵覆蓋,地球面臨著寒冷的襲擊。但是寒冷似乎不是最嚴重的問題,但是請記住,有些動物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恐龍就是其中之壹。導致了這次大滅絕。

過去學術界分別討論外星天體碰撞說和火山爆發說,但兩者都有相當大的缺陷。外星天體說單獨撞擊沒那麽嚴重,那麽久,那麽遠(全球),而火山說地球上火山活動多而劇烈,但不足以造成這麽大的滅絕,包括黃石超級火山。中國學者李陽提供的論證方向和證據,完美回答了長期以來國際古生物界的問題。德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太空天氣”造成的,也就是說,來自宇宙的強烈粒子流闖入地球大氣層,引起地球氣候劇烈變化,導致恐龍滅絕。

據德國雜誌《科學畫報》報道,來自波恩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約爾格·法爾(Joerg Farr)教授表示,地球在6000萬年前陷入了壹場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當遇到這樣的風暴時,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各種粒子會達到平時的幾百倍,將大氣中的分子撕裂成雨形成所必需的凝結核,最終導致地球大氣中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驟降。

美國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提出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說備受關註。他發現古比奧地區白堊紀末期地層上層中微量元素日期銥的含量比其他地層突然增加了30-160倍以上,隨後人們從世界各地的取樣測試中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含量的異常增加確實具有普遍性。於是阿爾瓦雷斯認為白堊紀末期壹顆直徑約10公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引起了地表氣候環境的巨大變化,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科學家認為,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變,不能適應這種氣候變化的恐龍在短時間內滅絕了。

懷疑:

但是,對於解釋巖層中銥含量增加,以及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問題,存在諸多疑點。

1.小行星壹般由矽和鐵元素組成,所以這麽巨大的小行星即使經過很長壹段時間也不可能落到地球表面,而且地球上也從未發現過這麽大的隕石;

2.白堊紀末期,大部分巖層都是熔巖冷卻形成的火成巖,灰塵堆積形成的沈積巖只占據了地表的壹小部分。小行星撞擊揚起的塵埃能否將地球上的大部分動植物埋在幾千米深的巖層中?

3.小行星中含有的銥能否均勻分布,甚至覆蓋整個地球表面?銥也存在於地球深處。為什麽只推測銥來自地球外部而不是地球內部?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的熱核反應會不斷積累巨大的能量。壹旦地殼承受不了,內部壓力就會沖破地殼,突然釋放形成大爆炸。銥棗,壹種主要存在於地核中的元素,在大爆炸時被熔巖噴發從地球深處帶到地殼表面,被公認為白堊紀末期的粘土層是由大量的火山塵埃堆積形成的。因此,白堊紀末地層中銥含量的普遍增加,證明當時地殼發生了普遍的劇烈噴發。

化石檔案告訴我們,大部分恐龍的死亡時間和大部分恐龍蛋的產生時間都在白堊紀末,所有發現的恐龍和恐龍蛋都保存在富含銥的薄粘土層下的地層中,這與地質學家公認的白堊紀末大規模造山運動等壹系列全球地殼結構變化的時間是壹致的。

在內蒙古巴音滿都湖白堊紀末地層中出土的數百具原角龍和甲龍化石中,成群堆積著大量完整的恐龍骨骼。從遺體的埋葬姿勢來看,他們是在極度痛苦中死去的,其中包括壹整群恐龍幼崽的骨骼。這壹幕說明,他們是災難性的集體死亡。

大量反映當時地球環境特征的動植物化石表明,在白堊紀末期之前,地球大氣的密度和厚度遠遠超過2000年,地表比較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溫暖濕潤的氣候。當時極地和赤道的溫差很小。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地質學家在北極圈的埃爾斯米爾島發現了壹片以水杉為主的化石林,林中有鱷魚等動物化石,表明極地曾經是熱帶氣候。

壹些早在侏羅紀就已經進化成原始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動物,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經過7000萬年的不斷進化,大部分物種都改變了原來的形態。當然,每次大規模的物種進化之後,總會有壹些物種保持完整。比如魚類進化成兩棲動物後,魚類繼續生存,極少數爬行動物(鱷魚、蜥蜴等。)仍然保持著7000萬年前的原始形態。

地球巖層中的生物遺跡揭示了在生物進化史上,每隔壹段時間就會有壹次大滅絕。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並不是生物進化史上唯壹的災難。在更早的時代,曾出現過大部分無脊椎動物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的“寒武紀大爆炸”現象。就像生物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的進化壹樣,都需要壹個進化過程(如1984年中國雲南澄江化石群的發現)。

地球內部地質結構持續頻繁變化的事實表明,周期性地殼結構變化引起的環境“災變”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總是起主導作用。當然,小規模物種的逐漸進化也貫穿於生命進化的全過程。周期性天體爆炸(如新星爆炸)是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行星演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那些山脈中的海相化石和海底礦藏,是地殼劇變導致恐龍時代結束的最好解釋。我們知道,恐龍的滅絕時間大約在6500萬年前,地質時代為中生代白堊紀末期或新生代第三紀初期。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地球超過6543.8億年的各種恐龍滅絕了,同樣悲慘的命運也降臨到了地球上的許多其他生物身上。其他海洋爬行動物如魚龍和蛇頸龍,飛行爬行動物如翼龍,恐龍的陸地爬行動物親戚如彩色蜥蜴,海洋無脊椎動物如菊石和箭石,海洋中的微型浮遊動物,鈣質浮遊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遊植物幾乎被壹掃而光。這場大災難之後,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大約6500萬年前,這次大滅絕使地球上的生物世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次大滅絕標誌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進入了壹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這裏只敘述壹些耳熟能詳的說法:餓死,自相殘殺等。,但也有越來越多的說法,但中國科學家考證,恐龍在隕石撞擊後存活了約200萬年。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特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比正常含量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種濃度的銥可以在隕石中找到,因此科學家將其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壹顆直徑約10公裏的小行星。如此大的隕石對地球的沖擊是無與倫比的打擊。按地震強度計算,約為裏氏10級,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裏。科學家們用了10年,終於得出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的地層中發現了這個大坑。估計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 km之間。2000年,科學家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壹步的研究。

現在發現了這個隕石坑,科學家也掌握了壹些相關證據,恐龍滅絕之謎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因為火山的噴發,噴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植物死亡。而且火山爆發釋放出大量的鹽分,使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絕。但是這個理論有壹個前提,火山大規模爆發。

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安東尼奧·齊基奇(Antonio Zichichi)提出,恐龍滅絕很可能是大規模海底火山爆發造成的。齊基池教授認為,白堊紀末期,海洋下的地球發生了壹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影響了海水的熱平衡,進而引起陸地氣候的變化,從而影響了恐龍和其他需要大量食物才能生存的動物的生存。以前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壹樣是冷血動物或者溫血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壹些人認為壹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極其敏捷,不會像蛇壹樣在地上爬行,而是用兩條後腿在地上奔跑,時速可達20至90公裏。這需要強大的心臟和極高的新陳代謝,這對於冷血動物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其次,恐龍吃得很多。據推測,壹只30噸重的蜥腳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麽多能量。從食肉恐龍遠不如食草恐龍來看,這也是合理的。此外,還有壹些體型較小的恐龍,它們的身上覆蓋著壹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流失。其他方面,比如對骨骼的研究,也初步表明壹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理論壹提出,就遭到了強烈的批判,但至今仍難有定論。

有人認為恐龍是溫血動物,所以無法承受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無法生存。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動物,它們的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活著的樹懶差不多,而要保持這樣的體溫,它們只能生活在熱帶氣候中。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無法充分補充氧氣。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的區別在於,如果體溫下降到壹定範圍以下,就會消耗體能來提高體溫,身體很快就會變得虛弱。它們太大了,不能進入洞穴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它們可能會因為體力不支而被凍死。但是這個理論有壹個疑點,就是恐龍並不都是那麽巨大的,也不壹定都能躲在洞穴裏避難,所以這個理論也有壹些不完善的地方。人們認為恐龍的身體太大是因為它的繁榮期為654.38+0.6億年。而且角等骨骼也極其發達,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最終導致滅絕。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龍,體長25米,體重30噸,由於體型過大,失去了生存能力。此外,三角龍等人也因為不斷膨脹的三只角和異常發達的保護頭部的骨骼而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根據深海地質鉆探獲得的數據,有科學家認為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變化,溫度突然升高。這種變化使得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如恐龍等,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造成其體內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對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造成嚴重損害。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從而走向最終滅絕。

還有壹種理論認為,雖然氣候突變導致恐龍滅絕,但推測的過程不同。這個學派的學者認為,大約7000萬年前,北冰洋與其他海洋完全被陸地隔開,在末世裏,由於各種因素,鹹鹹的海水逐漸變成了淡水。到6500萬年前,分隔北冰洋和其他海洋的“堤岸”突然決堤。來自北冰洋的大量海水因海水淡化而變輕,流入其他海洋。由於北冰洋的水溫很低,這些“溢出”的冷水形成了壹層冷流,使得地球各大洋的海水溫度迅速下降了20度左右。海洋溫度的下降嚴重影響了大陸的氣候,使得大陸上空空氣寒冷。與此同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也迅速減少,造成陸地大面積幹旱。

氣候突變導致恐龍滅絕的壹種可能方式是嚴重影響恐龍的蛋。有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滅絕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變薄,說明恐龍滅絕前存在氣候快速變化導致的作用。我國壹些古生物學家還發現,在壹些化石遺址產出的恐龍蛋中,接近滅絕期的恐龍蛋蛋殼上的氣孔比其他時期少,這很可能與氣候寒冷幹燥有關。白堊紀末恐龍滅絕是生物史上永恒的謎。科學家們提出了壹個又壹個理論試圖解釋原因,但至今沒有壹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論。流行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這個理論並不完美。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它們豐富的多樣性表現在不同的大小、形狀和生活方式上。

現代科學分析讓我們知道,在地球剛剛形成的遙遠年代,空氣中基本沒有氧氣,但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高。後來隨著自養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開始了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的過程,從而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同時,二氧化碳壹方面通過生物固定以煤和石油的形式沈積在地層中,另壹方面通過有機或無機過程以各種碳酸鹽的形式沈積。這種取證壹直在進行。

有證據表明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濃度非常高,但之後的新生代二氧化碳濃度很低。

眾所周知,每壹個生物都需要壹個合適的環境才能正常生存,而環境的變化往往可以導致壹個物種的興衰。當環境對這個物種有利時,它就會繁盛起來;否則就會衰落甚至滅絕。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等因素,還有大氣的成分。那麽,大氣成分的變化會影響生物的壽命嗎?答案是肯定的。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較高,說明恐龍對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適應得比較好。也許只有在那樣的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生活得很好。當時哺乳動物雖然已經出現,但壹直沒有大的發展。也許是因為大氣成分等環境對它們不太有利,所以在中生代處於弱勢,發展緩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白堊紀末期,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氧氣含量增加。這種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恐龍的身體變得不適,在新的環境中很容易生病,疾病會像瘟疫壹樣傳播。2.新的大氣環境更適合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了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對手。在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恐龍終於滅絕了。而那些被留下來的爬行動物,是少數既能適應舊環境又能適應新環境的爬行動物物種。

大氣成分變化導致恐龍滅絕的理論有兩個出發點。壹是中生代的大氣成分與現代不同,二是每種生物都需要適宜的大氣環境才能生存。古代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但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後來由於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下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漸減少,氧氣含量逐漸增加的過程,或許可以解釋生物進化史上的許多現象。比如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也是進化史上的壹個謎。大氣成分的變化也可以解釋這壹點,因為動物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其起源滯後於植物,必須在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達到相當程度時才會發生。所以寒武紀生命的爆發,必須有大氣中氧氣含量達到壹定水平的事實來保證,這壹點已經被科學所證明。

除了上述12名言,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說法(如太陽黑子爆炸、電磁擾動、地球磁場方向和強度的變化)。

但不管發生了什麽,毫無疑問,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情所帶來的影響或改變。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6500萬年前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的時間,不壹定會導致恐龍遲早滅絕。真正的滅絕原因是恐龍當時處於脆弱的生態系統中,環境劇變容易導致滅絕。

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已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大量的火山活動和溫度變化使得恐龍生態系統脆弱不堪。如果小行星早幾百萬年與地球相撞,大量的恐龍物種和相對穩定的食物鏈將使恐龍得以生存;如果數百萬年後小行星與地球相撞,恐龍將有機會改善進化,更好地適應惡劣的環境條件,並有可能逃脫滅絕。

大約6500萬年前,當壹顆直徑為10公裏的小行星在今天的墨西哥相撞時,恐龍世界遭受了劇烈的環境變化,使它們處於脆弱的狀態。這項最新研究由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領導。他們研究分析了大量恐龍化石標本,其中大部分是從北美挖掘出來的。

研究小組發現,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火山活動、海平面變化和溫度波動導致了恐龍食物鏈的危機。這時,壹顆直徑為10公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雪上加霜,加速了恐龍的滅絕。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生物評論》雜誌上。當小行星與地球相撞時,會引發海嘯、地震、野火、氣溫突變等環境因素,給脆弱的恐龍生態系統帶來致命打擊,使恐龍物種相繼滅絕。

唯壹存活下來的是在空中飛行的恐龍物種,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鳥類。英國愛丁堡大學地質科學學院的史蒂夫·布魯薩特博士說:“恐龍是‘厄運’的受害者。當時地球被壹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恐龍生態系統處於最糟糕的狀態,所以恐龍很容易受到攻擊。這項最新研究有助於澄清恐龍滅絕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