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地球上有什麽東西嗎?

地球上有什麽東西嗎?

1.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壹已知有生命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數百萬生物的家園。

2.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位於地表以下約2900公裏處。根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地核可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為液體,內核為固體。

3.核心主要由鐵和鎳組成。目前,許多專家認為,地核中的主要物質可能是晶體狀態的鐵鎳合金。

然而,俄羅斯物理學和數學博士Blaj King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當鐵被加熱到熔融狀態,鐵水的壓力逐漸升高到654.38+百萬個大氣壓時,鐵水的粘度會不斷增強,鐵中的晶格會逐漸被破壞,其原子結構會呈現不規則排列狀態,即非晶態。?

4.地核最大壓力可達370萬個大氣壓左右,地核溫度約5000攝氏度。Blaj King博士推測,隨著壓力和溫度的升高,鐵水的粘度會不斷增加,其非晶特征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地核中的主要物質可能是高粘度、非晶態和鐵鎳成分的物質。

擴展數據:

1,地球大氣層是地球外圈最外層的氣體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沒有確切的上限,在2000 ~ 16000公裏的高空仍然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面、土壤和壹些巖石中也有少量的空氣,也可以認為是大氣的壹部分。

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氬、二氧化碳和小於0.04%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中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 1021g,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0.86%。

由於重力,幾乎所有的氣體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00 km的高度範圍內,大氣的75%集中在地面到10 km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的分布特征,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和對流層以上的熱層結。

2.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這是壹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圓。從距離地球數萬公裏的高空俯瞰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區域的藍色海洋,使地球成為“藍色星球”。

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66×10.24g,約為地球總質量的1.3600,海洋水的質量約為陸地水(包括河流、湖泊、地表巖石孔隙和土壤)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整個世界就會被深達2600米的水層覆蓋。大氣層和水圈結合在壹起形成了地表的流體系統。

3.由於地球的大氣圈、水圈和地表都有礦物質的存在,在地球上這種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形成了適宜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通常指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據估計,植物約有40萬種,動物約有165438+萬種,微生物至少有65438+萬種。

據統計,地質歷史上存活下來的生物大約有5000-100億種。然而,在地球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大部分已經滅絕。現存生物生活在巖石圈上部、大氣圈下部和整個水圈,形成了地球上獨特的生物圈,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唯壹存在於地球上的球體。

4.對於地球巖石圈來說,除了表面形態,是不可能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幔圈內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近33公裏處地震波顯示的第壹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壹直延伸到軟流圈。

巖石圈厚度不均勻,平均厚度約為100 km。由於巖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動力學密切相關,所以巖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固體地球研究得最多、最細致、最透徹的部分。

由於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之多,而洋盆約占洋底總面積的45%,平均水深4000 ~ 5000米,所以大量的海底火山分布在洋盆中,廣闊的海底山丘在其周圍延伸。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地表形態可以認為是由海洋盆地和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巖石圈結構和地球動力學直接相關的“全球構造”理論。

5.在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裏的上地幔中,存在壹個明顯的地震波低速層,這個低速層由Gutenberg在1926年首次提出,稱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

在海底以下,它位於深度以下約60公裏處;在中國大陸,它位於約120km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60-250km。現代觀測和研究證實了這種軟流圈的存在。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軟流圈,地球的外圈才和地球的內圈區分開來。

6.地震波屬於地幔圈,只是在地面以下約33公裏處有壹個明顯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在軟流圈以下,直到地球內部約2900公裏深的界面。因為地球的外核是液態的,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無法通過外核中的這個界面傳播。

在這個界面上P波曲線的速度也急劇下降。這個界面是古騰堡在1914年發現的,所以也叫古騰堡面,它構成了地幔球和外核流體球的界面。整個地幔由上地幔(33 ~ 410 km)、下地幔D′層(1000 ~ 2700 km)和下地幔D″層(2700 ~ 2900 km)組成。

地球物理研究表明,D′層存在很強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程度甚至與巖石層相當。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向地幔傳遞的熱邊界層,而且是與地幔化學成分不同的化學層結。

7.地幔下面是所謂的外核液體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5120 km的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可能基本上由動力粘度很低的液體組成,其中2900到4980公裏的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組成。4980-5120 km的深度層稱為F層,是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之間的壹個薄的過渡層。

8.最接近地球八大圈中心的是所謂的實心內圈,位於地球中心5120-6371 km處,又稱G層。根據地震波速度的檢測和研究,證明G層是壹個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均勻,平均地球密度為5.51.5g/cm3,而地球巖石圈密度僅為2.6 ~ 3.0g/cm3。

所以地球內部的密度肯定大很多,而且隨著深度的增加,密度也有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溫度隨著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100公裏深度的溫度為1300℃,300公裏距離的溫度為2000℃,地幔和外核液球邊界的溫度約為4000℃,地心的溫度在6000℃以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