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杜牧的這首《清明節》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壹首關於清明節的詩。但是妳了解清明節的來源和養生嗎?
清明由來清明:天高雲淡,地高雲淡。“鬥指清明,萬物清凈明,蓋之時,清明澄明,萬物齊整,故名。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特殊節氣,因為它既是節氣,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三月節,此風必敗,萬物皆敗。這時,壹切都幹凈明朗了。”
壹、節氣對人體的影響
清明代表節氣中天地的意思。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內經》指出,人體臟腑和氣血會隨著節氣的變化而周期性地升降,如春季氣溫高、夏季炎熱、夏季長濕、秋季涼爽、冬季寒冷等。反映了人與天地相關,不同的節氣會產生不同的臟腑病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體的許多生理功能都有年節律、月節律和日節律,如人體免疫功能。觀察到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在7月和9月最多,6月最少5438+02 5月,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在7月和9月最少,3月最多12。
清明節雨季的特點是冷暖交替。天氣反復多變,房子和衣服潮濕的同時,其實人體內的濕氣也容易超標,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別註意。
人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五臟之中,脾胃主水。濕氣過多,會影響脾胃功能,造成人體內濕,出現舌苔厚膩、面色晦暗、四肢沈重等癥狀。此外,還會有發熱、微畏風寒、流鼻涕等表現,所以祛濕健脾是春季養生的關鍵。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這個節氣的第壹大特點。
因為是陰雨天,所以容易冷暖交替,寒熱交替。簡單來說,天氣容易反常,溫度容易反復,這是對人的抵抗力的考驗。
“千寒易除,濕寒難去。又濕又粘,如油入面。”濕和寒合在壹起叫寒濕,熱合在壹起叫濕熱,風合在壹起叫風濕,暑合在壹起叫暑濕。如果濕邪不去,多吃補藥和藥就像撓靴子,起不到作用。
很多人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其實都與濕、痰有關。
清明節,大地逐漸放晴空氣,也是人體陽氣上升的難得時機。此時體內的肝氣隨著春季逐漸加深,在清明時達到頂峰。清明節前後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頭痛頭暈,慢性氣管炎也容易在春天發作,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春氣百病在頭”。
二、清明灸讓身體更清醒。
清明情況復雜,艾灸成為很多人的首選,而清明期間,陽氣又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
從冬天的至日到太陽初升,歷時104天到達清明(古人稱104為“立基之數”),無論天地之間的陽氣還是人體內的陽氣,都處於充分準備、蓄勢待發的狀態!
這時候艾灸,借助壹種自然規律,可以滋養身體調理疾病,滋養陰陽,事半功倍,使人清透,不生雜病。
艾灸穴位,主要是祛濕助陽:
利濕:脾俞、豐隆、陰陵泉、公孫、水水等穴;
利於陽:大椎、命門、中脘、足三裏、湧泉等穴,
感覺自己濕的人可以重點放在前幾個穴位,陽虛的人重點放在後幾個穴位,把體內的濕臟排出去。
需要註意的是,清明不能用飲食補肝,以免給肝火添油加醋。文章推薦的艾灸穴位也是往疏肝的方向去的,不用擔心。
艾灸方法:艾灸盒或艾條懸掛於四肢20-25分鐘,背部、胸部、腹部30-40分鐘。具體到自己的感覺,感覺舒服,艾灸後無異常反應,可適當延長,循序漸進,具體到不上火作為判斷依據。
第三,清明期間很多艾葉泡腳。
中醫認為,腳底有豐富的經絡,肝、脾、腎及相應的腑臟的經絡都循此而來。當寒邪侵入,沿著經絡蔓延,肺失去了表達,就容易感受到外感疾病。
但艾葉性溫,屬肝脾腎經,能溫散寒邪,使肺氣發散,所以對小兒感冒的預防有積極作用。家長可以在清明節氣的時候煮艾葉水給孩子泡腳,效果很明顯:
1,提高身體素質
艾葉有溫經散寒祛濕的功效。寒性體質的孩子,用艾葉泡腳可以驅除體內的寒氣。南方的濕度越來越大。“濕”是導致和加重疾病的關鍵。祛濕驅寒會逐漸改善孩子的體質。
2.預防感冒
很多感冒都是體內受寒引起的。用艾葉泡腳,壹方面可以祛寒,另壹方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疲勞的作用,減少外邪入侵的機會,從而達到預防感冒的目的。
四、清明吃什麽好?
飲食要清淡,少吃頭發。此時容易出現哮喘、肺炎等慢性疾病。所謂“發”,是指風生痰、發毒助火、邪氣之品,所以羊肉、狗肉、蝦米、雞肉等食物要少吃。
飲食也要清淡,宜吃粳米、芝麻、山藥、紅薯、大白菜、蘿蔔、芋頭等,能消食胃中之濕,益五臟,活血,健脾補肺。
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在清明期間的飲食方面,壹些地方仍然保持著清明期間禁火和吃冷食的習慣。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生冷的食物。
五、清明踏青,有益身心
春天容易犯困,適當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勞,有益健康。壹般來說,春天成年人每天睡7-8個小時就夠了。
清明期間人體皮膚舒展,內外氣清,宜多戶外運動。但是清明節天氣忽冷忽熱,保暖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