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活在當下,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壹種什麽樣的狀態?

就像大自然壹樣。草長鶯飛,東升西落,春天去秋來。自然界的每壹種植物和每壹種生物都在各自的軌道上安全地進化。

比如壹棵樹,妳抓住任何壹個瞬間,它都是穩定的。即使他經歷了壹場風暴,被吹走,被吹倒,被吹死,他依然沈默,安靜。不會有奔跑,不會有歇斯底裏,而是存在,進化,遵從自己的命運和自然界的意誌。壹點也不違反道。當然,這種穩定的樹並不像石頭壹樣死氣沈沈,它充滿了活力。樹的每壹個細胞都在動,都在分化,自然而自然,沒有刻意的人為和焦慮。當然不是,因為樹沒有人那麽多的思想、想法和欲望。所以他符合道。他活在當下。樹是這樣,自然界的壹切都是這樣。除了人。

其實人體和樹木甚至自然生物壹樣。仿佛身體每時每刻都是不變的,每壹個細胞,每壹根血管,每壹個氣脈都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只是人和自然界的萬物都不壹樣。人是有意識的,是有思想的,如果不經過刻意的修煉,比如那些高僧或者君子聖賢,就會被業障習氣所拖累,往往壹發不可收拾。善惡無常,喜怒無常,妄想。所以人很難像樹壹樣活在當下。甚至經常有人違背道,做出各種不計後果的事情,也是罪有應得。(可擴展)

所以,活在當下,是壹種解脫妄想,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的狀態。但並不是真的空空如也,死氣沈沈。他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面目,最初的狀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七:“三界萬物,如來,不在乎初心。”這種萌動的心,是每個人最初的狀態。只有回歸到這種狀態,才能真正活在當下,沈默而快樂。(可以擴展開悟後和開悟前的典故)

當然,大家都會說,這個太難了。能做到就能成佛。是的,它是。但很難否認這種成就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實現。所謂佛,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佛;孟子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我們很難向往它,也很難相信它。偶爾做到很難,但不會永遠做到。

比如練習冥想的人,在冥想和冥想的過程中,就可以進入這種寂靜的狀態。但我壹離開這個國家,就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所以這種感覺不是佛的感覺,佛的感覺是圓的感覺,在任何時候都是完全可及的,不依賴於任何形式和條件。禪定過程中的寧靜和感觀,就像房間裏的燈,只亮了壹點點。佛陀的睡眠像太陽壹樣明亮。

再比如,我們這些普通人是有同情心的,我們完全放下自己,為了別人,把自己奉獻給別人。有那麽多抗日戰爭中獻出生命的英雄,有地震中為國捐軀的抗震救災人員,有不顧生命跑到疫情第壹線的誌願者、護士、醫生,這些都是我們慈悲天性的體現。我們只有內心有東西才能出現。所以我們在自己光明的本性上,和佛、聖賢是壹樣的。

但是,為什麽我們不是聖賢呢?我們充滿了惡行、煩惱和無知。因為我們安靜的天性被雜質覆蓋,就像烏雲遮住了太陽。偶爾聽經書或者突然悟到事物中的某些東西,突然雲開霧散,光芒透射,那麽那壹瞬間就是佛性。但下壹刻,烏雲又滾滾而來,天又黑了。所以我們和聖賢的區別就在於偶爾的誠、善、聖賢的思想,誠、善。所以佛教說心、佛、眾生合壹。在這個佛性中是平等的統壹。只是聖賢聖賢們通過自己的修行,覺醒了,超越了這些被大自然遮蔽的黑暗愚昧。我們還在裏面。

所以六祖壇上說:壹旦修行,就要自己等佛。凡夫是佛,煩惱是菩提。以前的範,也就是普通人;讀經開悟,即佛。佛與眾生只在壹念。只是這種想法要壹直培養下去,念佛了,就是培養不出來。但是,還是要修。只要妳有堅定的意誌和強大的信心,妳永遠不會回頭,妳會實現它。就算實現不了,也比不修強。這是道德經說的。上士聞道而勤。中士聽說如果妳活下來了,妳就會死。下士聽到這裏笑了,但不笑是不夠的。我們想成為壹名上士,為修道意識奉獻壹生。這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追求:用有限的生命達到無限的覺悟。(我們看自己。我們真的下定決心了嗎?我們找到人生真正的方向了嗎?)

所以要建立壹種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狀態,首先要立下誌向,要從正念、真誠、善良的靜性出發。不斷地學習佛法,學習聖賢聖賢的經典,驅走困擾我們內心的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是烏雲,但人的錯誤觀念和習慣比烏雲頑固得多,硬得像水泥。但不管多難,只要下定決心,用鏟子和鉆頭就能鏟掉。(反思我們自己的習慣)

因此,我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有成為聖賢的可能性,我們決心以此為目標。這是第壹步,叫做決心。如果妳不站起來,妳將壹事無成。當然,這種神聖化的目標不可能壹步到位,而是可以分解的。比如,從做好事、做好人做起。我們是人,當然要先搞定人性。如何培養人性,儒家給出了明確的路徑,包括兩個方面。壹個是以“孝、信”為核心的人格實踐體系,壹個是以孝、敬兄、敬臣、忠女、順友為核心的人際關系體系。這些在儒家的四書裏都有充分的闡述。比如大學三綱八序,中庸五理三德,治國九經。而孟子和《論語》則通過語錄的形式,生動地詮釋了這種人格實踐和人際關系的體系。大家壹定要深入其中,去實踐。不能光學活潑。壹旦深入其中,妳就真的明白了,古人說書自有黃金屋,書自有顏如玉。這不是謊言。妳會有很大的自信。是壹種接入後的自信和確定。

第二步,找到路徑和方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導師。大學裏說,事物都有起源,事物都有始有終,知道先後順序是捷徑。這個終點就是成聖,這個起點就是我們現在的修煉。這個序列是從現在的起點到終點的第二個。儒釋道都有具體的修行路徑,針對不同的根源,不同的層次。所謂的培養,就是所謂的教導。具體來說,希望大家能夠深入到儒釋道三家,系統了解三家的體系,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者適合自己不同階段的方法。無論選擇哪壹個,都是個人因緣和自己所處的階段造成的。選擇了就要靜下心來好好修。另外,我們需要找壹個向導。妳需要擦亮眼睛,選擇壹個真正有修養的導師(好知識)來帶路。就像在黑暗中行走,妳需要找壹盞燈。當然最後還是為了點亮自己的內心。正所謂,妳失去了老師的學位,實現了自己的學位。

為了讓妳更好的理解,我來打個比方。比如妳要去北京,妳就得去,妳就得死。那是妳的目標。但是妳現在在蘇州,所以妳設定路徑和方式,是直達還是中轉,是飛機還是火車還是汽車。這是路徑和方法的選擇。導師的作用是,當妳到了北京,他告訴妳這不是最終的目的地,而是妳必須經過的壹站,接下來妳該去哪裏。導師已經了解的很清楚了,能清楚的看到妳現在的狀態,並指導出壹條適合妳的道路,在真正的終點等著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所以有八萬四千種方式。正因為方法太多,導師太多,所以要好好選擇。

導師本人是否足夠清靜主義。向他的每壹個學生展示到達終點的真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如果妳遇不到壹個修養水平特別高的導師,妳的舞臺又不夠,那麽妳壹定要選擇知行合壹、有德性、能感動妳、啟發妳、說服妳的好知識。只要妳足夠真誠,足夠堅定。每個階段都能遇到最合適的導師。如果沒有遇到,也不要著急,向自然、向經典、向身邊的每壹個人學習。緣分來了,自然能遇到。

但是不要跟著假家教。所謂假導師,就是方向有偏差的導師,甚至是邪惡的導師。有些人達到了比較高的境界,其實只是壹個驛站,不知道終點在哪裏,是怎樣的風景。自己站著就好,讓大家膜拜追隨。妳胡說妳已經達到了道,只要妳遵循它,妳就能達到。到處收徒,搞個人崇拜。不允許妳跟別人學,這樣的導師壹定不能跟。或者妳學了很久,但是心裏越來越不安,越來越慫,那妳壹定是搞錯了。但是人往往要走很多彎路才能找到正確的路。就像愛迪生失敗了6000多次才最終找到鎢絲壹樣。我們應該耐心和堅定。

第三步,將妳的壹生付諸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壹定要堅定,遇到挫折,懷疑自己的方向,壹定不能輕易放棄。相反,我們應該擁抱挫折,因為成功是通過不斷超越失敗來實現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煩惱,即菩提。為什麽煩惱是菩提。如果妳能穿越並超越妳的煩惱,穿越並超越的過程就是妳智慧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但開發智慧的方法是直接使用自己的智慧。而這需要勇氣,毅力,咬定青山在。通過我們的習慣,我們的錯覺,我們的麻煩。像鉆頭壹樣,壹直鉆到壹定深度,水就出來了。水出來了,就是心見性,心見性,靜用,就是智慧。每個人都有智慧之水或者安靜的天性,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出來。甚至有的人沒鉆過。或者鉆了幾次手都起泡了,身體也累了,就放棄了。

菩提的自性本來是安靜的,但是有了這個心,就成佛了。

?——六祖壇經

喵星人:2020年2月9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