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被稱為“苦吟詩人”,這與其創作風格和生活密切相關。從他身上再次證明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賈島壹生清貧,但對詩歌的熱情非常人可比,因為詩歌有自己的品格。說白了,什麽都流行,賈導卻選擇了拒絕流行。《唐代才子傳》載“元與鐘,輕而淺,島內別具風格,故雅而華美”。他避開元稹、白居易所提倡的輕淺,另辟蹊徑,自覺地走上了壹條孤獨的詩歌之路。
《苦吟》的孤獨難覓,《詩後》兩句,三年才得。如果我不欣賞這兩首詩,我就得回到我以前生活過的故鄉,在沙沙的秋風中酣睡。
這首《題詩後》是賈島在自己的壹首詩後所寫的壹篇自我註釋。三年只寫了兩首詩,不僅制作過程漫長,而且制作效率極低,完全跟不上流行的速度。但正是這種近乎著魔的精神,讓他在浩瀚的詩海中脫穎而出,成為閃耀千年的詩壇之星,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
古代的學生都有壹種不能放棄科舉的感覺。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壹直是學生們的崇高理想。賈島也和很多同學壹樣,落榜了。高不壹定生活好。真正的學生是從落榜開始的。家裏窮,在北京參加考試的錢都是東拼西湊的。當他們到達北京時,他們就消失了。缺錢的艱辛壓垮了很多讀書人,窮到為了生存,只好出家,沒有法名。從此,賈導出家了。
但即使出家了,他仍未能降低寫詩的熱情。出家後,賈導並沒有失去壹切,他忘不了自己的“老本行”。除了日常的吟誦活動,他更註重詩歌。沒幾年,他就成了有名的最會寫詩的和尚,對詩歌的癡迷更上了壹層樓。為此,他還制造了兩起“交通事故”。
俗話說“騎驢就看,騎驢就看”,但到了賈島就變成了“騎驢不看歌本就想”。秋風颯颯,樹葉淅瀝。他騎著驢上街。詩人對異常的環境敏感,體會到了秋天的憂傷。賈島的詩癮又犯了。我隨口說了壹句“落葉滿長安”,後半句卻卡在了喉嚨裏。
騎在驢背上的賈導苦苦思索,轉了幾條街也沒有得到壹句滿意的話。所謂的“苦歌”,都是因為太認真了。突然,壹陣秋風刮起,他靈機壹動。他脫口而出的後半句“秋風吹渭水”,與前半句“落葉滿長安”不謀而合。當他出來的時候,被蒙在鼓裏的和劉啟初的司機不想在無形中相撞。
京相當於北京市市長的地位,而‘劉市長’對詩詞不感興趣。結果賈導被抓起來關了壹夜,第二天才放出來。但是壹首《沂河上的史》卻是完整的。
福建起航,蛤蟆失去最後聯系。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晚上這裏有個聚會,當時雷雨交加,天寒地凍。蘭饒舒未歸,音信在雲端。
這第二起“交通事故”就是眾所周知的“推敲”故事。賈島認識了壹代文豪韓愈。那壹天,賈導去拜訪朋友李寧,到了朋友家,發現門是鎖著的,於是賈導在別人的墻上寫了壹首題為《李寧隱居》的詩:
悠閑地生活在這裏,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野。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僧侶們在敲門。走過這座橋可以看到葉原迷人的風景,雲的腳在飄動的巖石上仿佛在移動。我離開這裏壹段時間,但我會回來,在約定的日期和我的朋友壹起退休。
這首詩即使不用改也已經是好詩了,但對於賈島這種“苦吟”詩人來說,寫詩還是要“精益求精”。回家的路上,賈導糾結著自己詩裏的第二句話,到底是和尚敲月亮的門好,還是和尚推月亮的門好。於是他的思想陷入了敲與推的激烈鬥爭中。他壹邊思考,壹邊不停地打手勢,不知不覺撞上了中央官員的儀仗隊。
這位官員恰好是吏部侍郎兼荊趙胤的韓愈。賈導在韓愈面前講了這個故事後,大才韓愈想了想,給出了答案。他說用“敲”字比較好。從此兩人開始以師友的身份交往。終於,在浩瀚的詩海裏,他們找到了知音,為他寫下了壹句七字標語:
韓愈《贈賈島》孟郊去世,葬於北莽山。此後,情況暫時閑置。我怕文章被剪掉,我就住在賈島。
韓愈愛才,得知賈島的慘淡命運後,多次勸他回歸世俗,並支持他繼續參加科舉考試,願意承擔壹切費用。於是賈導的“流行觀念”產生了,他留起了頭發,真的又走進了考場。
如果他沒有選擇世俗化,也許他的人生不會那麽痛苦,至少他可以做壹個純粹的詩人,心安理得,遠離政治的紛擾,他的詩也許會更加閑適,無憂無慮。但他壹入科舉,便深似海,多少文人墨客慘遭不中的悲劇。畢竟賈島不能免俗。
賈導本人確實很有才華,但是他也有壹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自大。再加上高中再次參加科舉失敗的郁悶和憤慨,難免有人抱怨。所以,我會寫壹些諷刺詩。
當時的考官是王朝宰相裴度,與韓愈關系很好,但個人生活頹廢。為了建豪華別墅,他不惜強拆房屋,涉及上百個家庭,壹時間民怨沸騰。
賈島看到這壹幕,多年未果,對考官特別不滿,於是在杏花苑的亭子上寫了壹首名為《杏花苑的亭子》的詩,專門諷刺裴度。
拆壹千棵樹做壹個池子,而不是種桃李玫瑰。白玉堂秋風起,荊棘滿庭妳知。
賈島日後公然用荊棘詛咒人家院落,說他吃醋或者老實坦白,關鍵是不給韓愈留面子。這件事很快被裴度發現,裴丞相忍了,但對賈導來說還沒完。他不僅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變得更加瘋狂,在考場上肆無忌憚。
壹次考試,作文題目是《關於事物的詩》,描寫的對象是“蟬”。因此,他寫了壹首詩《病蟬》:
病蟬不能飛,只能走在我的掌心。翅膀還能瘦,酸歌還很清。露水凝結在腹部,塵點誤侵眼睛。黃雀和鳶鳥都對彼此有害。
這首詩的含義顯然是另壹首諷刺詩,詩中的“病蟬”指的是賈島這樣的弱勢群體,他是受害者。而“風箏鳥”則是指考官,將其他考生比作“黃雀”。他懷疑“風箏鳥”和“黃雀”聯合起來傷害他。
不考慮文采,這個內容足以讓長安的教育部憤怒,但不可思議的是,當時的考場上有九個目中無人的異己,像賈島壹樣躁動不安。這樣的集體事件,讓教育部領導足夠憤怒,但同時,這些考生的命運也即將被改寫。
教育部將這十名考生定為“十惡不赦”,以違反國考考場紀律的罪名將其逐出考場,隨後將其驅逐出京城。這壹次,賈導的進士夢徹底泡湯了。
被逐出長安城的賈導,除了悲憤之外,還寫了壹首詩《下篇》,表達自己的苦悶,大概也知道自己和進士這輩子註定了。
拿到第壹個空包,怎麽住迪香?杏園滿眼淚,誰為花醉。淚落遠山,病中春草長。遇到知音很容易,失去三湘很孤獨。
落榜的賈導壹無所有,包裏空空如也。絕望中他生了壹場大病。那真是壹個雨夜。失望至極的賈導向著家鄉的方向放聲大哭。從此,賈島與科場分離。
壹代苦詩人賈島的命運因為諷刺詩被逐出北京。他帶著官職走了,官職是蜀中昌江郡主簿,九品之下。唐朝是壹個比較開放的社會,壹般很少有人用言語得罪人。賈島“十惡”事件反映了中晚唐之交政治環境的惡化。
賈島授長江主簿無先有三弊。壹是賈島的名氣從此斷絕;其次,雖然我被錄取為秀才後是從這個年級辦公室開始的,但是已經59歲的高齡考生是沒有位置的。畢竟,時間不等人。第三,凡是進士和冊封後的官員,都是只把最後壹個授予遠方的郡守,數額大的授予好的地方,也就是經濟發達的地方,而賈島是“責任獎”,也就是指定授予偏僻的地方,名聲不好。讓壹個59歲的老人去四川,顯然是個餿主意。他不想讓他活著回長安,別有用心。
賈島心裏很苦。他壹生追求侍奉君主,卻不想國王最後殺了他。可以說啞巴吃黃連,有說不出的苦。不去他的崗位他做不到。到任三年後,他被調到周浦財政部參軍,當時他只是壹名倉庫經理,不久便以身殉職。
壹代苦詩人悄然落幕,經歷了痛苦的科舉,也嘗到了人生道路的苦澀。唯壹的安慰,大概就是後世對他的崇拜了。
作為苦吟派的大師,賈島的弟子在後世並不少,甚至被奉為偶像,可見其在詩壇的地位。
晚唐有個詩人叫董力,壹生仰慕賈島,仰慕他的才華。還為賈島鑄了壹尊銅像,尊為佛像。更有甚者,如果遇到誰說喜歡賈島,董力都會激動不已,親手抄下賈島的詩送給對方。他還告訴人們要把他們當作佛來崇拜。這個島扇堪比現代扇。
但獻詩這種事,其實是賈島做的。據《唐代才子傳》記載,每年的除夕是賈島最特殊的日子,因為他要在這壹天“祭詩”。放壹份,然後把自己這壹年來的詩詞都拿出來,畢恭畢敬地放在書案上,然後燒香獻酒。
賈導雖然當過和尚,但他大概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被後人奉為佛。在賈島的心裏,還有壹個佛,是他永遠不會放棄的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