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01,讓孩子養成“物有所值”觀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
購物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活動。壹般父母在前面買這個那個,孩子在後面要這個那個。其實家長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自己拿錢買東西。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用有限的錢買更多的東西,孩子會在心裏精打細算,逐漸明白“錢能改變壹切”,但錢不能改變壹切,因此學會珍惜金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02.和孩子玩遊戲。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裏準備壹個紙箱,裏面裝壹些日常用品,比如飲料、糖果、書籍等。這些東西都不標價格,讓孩子猜。如果他們猜對了,就會給他們相應的錢。遊戲結束時,誰的錢最多,誰就是贏家,贏家會得到相應的獎勵。
這種遊戲可以提醒孩子每天和父母逛超市時主動關註商品的價格,建立對商品價格和金錢的初步印象。
03.學會積累,學會儲蓄。來自劍橋大學的壹項研究表明,兒童對錢的態度是在7歲形成的,而兒童在3歲就能理解關於錢的基本概念,比如交易、選擇、價值理解、儲蓄等等。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把零花錢存起來,體驗壹下“積少成多”的快樂,鍛煉孩子有選擇性消費的能力,然後再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壹般情況下,也要抓住機會教孩子存錢。我們可以從存錢罐開始。如果存錢罐裏已經存了很多錢,可以帶孩子去銀行開壹個屬於自己的賬戶,讓孩子時時刻刻參與到存錢和收錢的過程中,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知道銀行的功能,成為壹個“小銀行”。
04.父母的理財觀影響著孩子正確理財觀的培養,關鍵在於父母對理財的態度。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是在學習和觀察大人的行為。可能妳沒有意識到,妳的行為觀在日常生活中無形中對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家長要時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對孩子有負面影響。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的期望,父母自身的行為和態度首先需要讓人信服。
也就是說,父母不能通過購買來平復孩子的負面情緒,而是換來孩子的安靜和可愛。他們應該讓清單購物貫穿日常生活,讓孩子看到有計劃的消費和儲蓄的過程,引導孩子了解真正的“需要”和“訴求”。
在《親愛的三毛》中,我寫道:喜劇不需要錢,大部分悲劇和錢無關。
對於孩子來說,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就是教育孩子正確對待金錢,正確對待得失。孩子長大後會獲得無盡的樂趣,但這些樂趣並不都是通過金錢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