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國經濟適用房的缺乏對商品房這壹金融商品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撐,導致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
如果聽起來很難理解,我給妳打個比方,車。
普通人出行壹般是坐公交,租車,打車,或者騎電瓶自行車。只有富人才能買自己的車。如果我是中產階級,稍微小康壹點的話,可能會買壹輛差不多幾萬塊錢的車,加上每年養車的費用是1.5萬元,五年左右就是3萬多。在普通二三線城市,出行更方便。如果我覺得買車不劃算,每天打車的話,平均10元,壹年可以打車三千次。作為壹個人,這個更有選擇性。
但是如果有壹天,出租車和公交車都被禁了呢?如果妳想坐公交車,妳只能買輛車。會發生什麽?後果肯定是車價上漲,因為出行離不開車。除非妳提前1小時出發上班,否則只能買車,車的價格不能調整。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壹個原則。
住房分兩種,第壹種是經濟適用房;二是商品房。
經濟適用房是政府用國家的土地建設的房子,壹般分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改房等。居民對房屋沒有所有權,房價相對便宜。壹般保障房的價格定在當地人均年收入的6倍,但不能轉賣。如果賣了,可以原價賣回給政府。保障房建設旨在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目標,這也是壹個正常政府的基本義務(保障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是另外壹個概念。商品房的所有者擁有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在中國除外,是土地使用權),私有房屋和私有土地升值帶來的財富也歸個人所有(財富之後繳納的稅叫房產稅)。所以商品房是典型的金融產品(這裏請註意為什麽炒大蒜是違法的,但是炒房子是合法的,因為大蒜不是金融產品,但是商品房是金融產品)。
然後明確了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區別。先說商品房和保障房的關系。
剛才我提到了房產稅,沒錯,房產稅是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間的關鍵點。
為了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目標,政府必須為中下層民眾建造經濟適用房。(先給妳壹個住的地方,然後由妳自己決定是多下功夫買商品房還是想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那麽政府如何獲得建設經濟適用房的資金呢?當然是房產稅啦!
那麽什麽是房產稅呢?可以這樣理解,商品房的業主對其從土地升值中獲得的利潤繳納壹部分稅。
繳納房產稅本身不會給商品房業主帶來任何不利影響,因為土地增值了,只有賺了錢才能達到納稅標準,所以商品房業主才會願意向政府納稅,政府索要房產稅後才有這個資金來建設經濟適用房。所以壹般國家,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關系是* * *。商品房價格越高,保障房建設越完善,受益的不僅僅是保障房建設,房產稅還用於地方治安和教育。因此,毫不誇張地說,合理的房產稅與壹個城市的居住環境有關。
但是,這是壹般情況。中國情況特殊,不適合開征房產稅。後面我會詳細解釋。
中國房地產業的現狀及原因。
剛才我說了,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關系是* * *,但是在中國比較特殊。在不同的國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是不壹樣的,有的是8: 2,有的是9: 1,但是有壹個基本點,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再有商品房的市場,而中國恰恰相反,保障房是1,商品房是9。
那麽為什麽我們國家的經濟適用房這麽少呢?
我們都應該記得,現在的80後,很多父母小時候住的房子都是分單元的。這個分房是經濟適用房。我們年輕的時候,經濟適用房的比例是90%。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了。為什麽?
那要從98開始!
98年的中國,由於改革開放的沖擊(詳見百度百科:下崗),下崗危機達到頂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了壹個辦法,停止經適房建設,增加商品房建設,然後讓本該買經適房的人自費買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讓金後,先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城市,再招商引資。在建設過程中,自然會創造很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會得到緩解。就業率報出來後,周邊產業(比如鋼筋混凝土)會發展起來,零售業務好做,從業人員多了,中國經濟才有喘息之機。但是,這樣壹來,住房問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由於保障房建設停滯,商品房剛性需求日益凸顯,商品房也是壹種金融產品。給壹個金融產品壹個強烈的剛性需求是非常可怕的。我剛才也說了,商品房本身就是壹個金融產品,和炒綠豆蒜不壹樣,綠豆蒜屬於民生食品。炒這個東西是違法的,違反了《反壟斷法》,如果被抓會坐牢。但是,商品房本來就是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作用本來就包括投資目的。炒房雖然不合理,但是合理合法。正好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到了結婚的年齡,對住房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近幾年房價呈爆發式增長。
商品房價格高的原因是缺乏經濟適用房。買不起商品房的人,其實應該有住房。他們應該住在政府提供的經濟適用房,或廉租房或公租房。然後通過他們的努力,攢夠錢後,再考慮是否改善居住環境,購買好的商品房,而不是讓那些學生壹踏入社會就面臨高商品房價格的壓迫。
所以,我覺得現在大部分人都把概念搞錯了。妳以房價為目標是沒有意義的。那是妳有錢之後才會玩的東西。現在大家應該關註的是如何督促政府建設保障房。這是關鍵。而且,如果保障房多了,商品房的剛性需求馬上就會減少,改善居住環境的目標也不會太遠...
到我回答的時候,政府已經做出了壹個有爭議的行為,壹個正確的行為。有爭議的行為是壹些城市征收房產稅。雖然我個人覺得這個稅爭議很大,但至少他也明確表示這個稅是用來建設保障房的。這意味著中央政府和壹些地方政府找到了解決老百姓住房難這個大問題的鑰匙,這是可喜的。另壹個正確的事情,是中央明確下達201年將建設110萬套保障性住房。即使地方政府百般阻撓,我想至少也要建500-700萬套。如果能每年堅持這樣做,中國房地產壹定能走出這個灰暗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