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做了壹輩子菜的老太太,總會有意識地教我分辨豬肉的鮮度,茄子是老還是嫩,蔬菜是不是農藥。......
回到家,外婆給我壹把小椅子,讓我坐下,幫她剝豆子,摘菜,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那時候我在迷迷糊糊的重復著這些簡單的任務,卻不明白奶奶在教我做飯,教我人生中最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事情。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壹個人走在超市的生鮮區,總覺得輕松愉快。
看到精致漂亮的杯盤碗,忍不住想全部帶回家。
不開心的時候做壹頓好飯,就不再怕起起伏伏。
原來柴米油鹽也是壹種成長和修行。
因為,食含天下,烹飪也含萬種幹坤。
?所以妳必須學會做飯,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也是為了在這個溫柔又殘酷的世界裏用食物和能量治愈自己。?
01
烹飪是壹種生存技能。
日本癌癥母親千惠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女兒阿花。不幸的是,癌細胞擴散,她的生命進入倒計時。
這位堅強勇敢的母親想在去世前給女兒留下壹生的遺產。
思來想去,千惠決定教女兒做飯,因為學會做飯意味著生存能力的形成。
阿花4歲生日,媽媽送了她壹條圍裙作為生日禮物,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她切菜煲湯。
於是,那個還沒爐子高的小女孩,踩著小凳子,顫抖著拿起菜刀和鍋鏟,用稚嫩的小手撥弄著鍋碗瓢盆,調和著油鹽醬醋。
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裏撒嬌累壞了,阿花壹直系著圍裙負責壹家人的肚子和心情。
母親自然心疼,但也只能下決心把女兒推進生活的磨煉和考驗中。
她說:
“阿花,烹飪與生活息息相關。我想教妳怎麽拿菜刀,怎麽做家務。
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自立,以後不管去哪裏做什麽都可以活下去。"
阿花做的菜
自力更生?現在被很多家長簡化成了高分高薪,那句“妳只要好好學習,其他什麽都不管”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長大後獨自生活的孩子,經常吃外賣成了家常便飯,腸胃問題層出不窮。
連身體都照顧不好的人,拿什麽和生命握手?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女孩阿花的母親用心良苦。
千惠在女兒五歲前就去世了。
阿花的父親情緒低落,卻被女兒踮腳做的糙米和味噌湯救了。
父女相依為命,在失去妻子和母親的痛苦中繼續混日子。
成年阿花
阿花的生活不會太差,因為她不會委屈自己的心和胃,懂得愛自己和別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過自己的懦弱和痛苦。
教孩子做飯就是教他謀生和做愛。
02
烹飪是壹門生活藝術。
我遇到過壹些女生,總是壹說起做飯就臉色蒼白。
談到這個話題時,他們擺弄著自己的新美甲,驕傲地說自己是被有錢人養的。
做飯似乎總有壹股淡淡的煙熏味,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圍著竈臺轉,準備湯水,在桌邊不停翻看秋水的黃臉婆。
所以女生潛意識裏的抗拒,也許不是做飯,而是成為家庭主婦,失去自我的可悲人生。
我有過這樣的偏見。畢竟我親眼目睹過外婆和媽媽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壹粥壹飯裏,所以我恨不得逃離那種命運。
十幾歲的時候,只希望自己以後能穿著高跟鞋馳騁在職場,卻從來不想低頭蹙額,洗手做新娘湯。
直到我大學去壹個教授家做客,他老婆穿著亞麻長裙,把水果切好放在盤子裏。
還有橘子,獼猴桃,草莓,不能說那麽復雜,但是當妳把它們放在心裏,整個果盤就會充滿活力和美感。
我悄悄看了壹眼廚房,只見珍妮留著長發,正在安靜地切牛肉。他們的廚房幹凈整潔,爐子上放著壹瓶淺紫色的幹花。
那天的晚餐很豐盛。紅燒牛肉盛在青花大碗裏,涼拌皮蛋怒放,青菜襯著白瓷盤,壹桌熱鬧香濃。
珍妮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每壹道菜的做法,並笑著告訴我們:
“我非常喜歡烹飪。看到它們在我手中變得美味,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無以言表。”
教授用欽佩和慈愛的眼神看著妻子,反復說妻子辛苦了。
原來真的有壹種女人,可以把柴米油鹽醬醋茶變成琴棋書畫詩詞啤酒花。
我們崇拜,提問,然後我們知道珍妮主要專註於美學研究,對美食有很好的理解。她當時對我們說了壹句話,至今難忘。
她說:“女人做飯不是為了取悅丈夫和家人,而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因為烹飪本身就是壹門藝術。”
能用壹頓飯表達自己審美情趣和精致思想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從沈重的生活壓力中走出來,活得有滋有味。
03
烹飪是愛的禮物。
和高老師結婚不到壹年,胖了幾斤,虛弱的身體也在逐漸好轉。
因為他盡力研發了很多營養美味的菜肴,極大地吊起了我的胃口,強身健體。
山藥補腎,養筋,西紅柿美容。他研究了各種食譜,根據我的身體狀況改進了加工。
因為那些澱粉、脂肪、維生素能帶來無窮的能量,讓我健康美麗。
我覺得很幸福,也明白我為什麽要嫁給壹個能給妳做飯的男人。
因為飲食男女的血肉之軀,它需要全谷物、肉類、水果和蔬菜的支持。
當妳真正愛上壹個人的時候,自然會想把最好的給她,把深情藏在壹粥壹飯裏。
妳會怕她吃不好,妳會迫不及待的自己去開炮,把整個世界的豐富美好帶給她。
廚房的溫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壹個家的溫度。
那方寸之間的世界五味俱全,活潑溫馨的香氣撲鼻而來,有人傾註了很多愛。
我們在案板上細細剁起起伏伏,在油鍋裏慢慢煎出喜怒哀樂。
壹生的長流水,其實就在這些小小的幸福和喜悅中。
妳會做飯,等妳為人父母了,妳就知道怎麽把妳小小的身體鍛煉成強健的筋骨了;父母老了,也懂得用飲食撫慰老弱病殘。
其實愛到深處最自然的表達,也不過是壹句悄悄話:“妳餓了嗎?我給妳煮面好嗎?”
04
烹飪是壹種生活實踐。
蘇東坡,宋代才子,最會寫文章寫詩的美食家。
但與眾不同的並不是錦繡篇章中的珍饈美味,而是壹雙才子的妙手,會寫字,會做菜,發明了壹系列以“東坡”命名的美食。他們吃得開心,住得開心,總是玩得很開心。
蘇軾壹生三次被貶。黃州、徽州、儋州當時都是不毛之地,遠離江湖,再加上身體上的流亡,他大概也有那個野心和* * *。
但在他的詩歌作品中,卻少有憂郁和悲觀,而是那種曠達的樂觀主義和無憂無慮的式的生活,在書中壹直鮮活,成為許多淪落到人間的人的慰藉。
這應該和他的愛心、吃飯能力、擅長做好吃的有關系。
黃州遙遠,生活艱苦,但蘇軾卻創作了壹道“東坡肉”,味道鮮美,色澤艷麗,與他的詩詞壹起被傳為美談。
晚年居儋州,又發明東坡湯,被後人奉為經典。
更不用說東坡肘子東坡豆腐之類的了。
我猜想,在親手烹飪這些誘人的美味佳肴時,紫蘇的內心應該是平靜的,像水滴傾瀉到大海裏,平靜卻慷慨。
因為,他看到了平淡生活中的溫柔。
紫蘇的美食之旅應該是壹次很好的生活實踐。炒和煮都是磨煉,沈浮是人生的百味。所以寫的是人生有悲歡離合,也寫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
壹路走壹路吃,不怕山高水長,也不怕險惡的人。
反正有壹雙手壹顆心,還有大江南北的各種美食。世上處處有風景,人生處處有朋友。
這樣就可以把普通的食材變魔術。有了善於發現美、制造美的心和手,才能活出別人眼中的詩和遠方。
當妳不知道該做什麽的時候,妳就做飯。吃飽了肚子,心裏就不會空了。
吃過淚的人可以走下去,吃過淚的人可以走得更遠。
因為不滅的信仰,不滅的夢想,依然在我心中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