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孩子混日子,父母總是催孩子,真的更快嗎?

孩子混日子,父母總是催孩子,真的更快嗎?

父母總是催促

孩子變快了嗎?

“跟妳說過多少次了,早起早起,就是不聽!”

"穿衣服穿得這麽磨蹭,我想妳是故意的!"

“我吃了大半天早餐,我說我要遲到了。妳慢慢還給我……”

妳聽起來熟悉嗎?好像我或者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說過或者聽過類似的話。

似乎對於愛磨蹭的孩子來說,再好脾氣的我們,都變成了“急性子”

但是我們的催促真的讓孩子更快了嗎?仔細想想,也不盡然。

經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要麽長大後變得“極度依賴”,壹切都由父母包辦。或者變得“極度叛逆”,專門反對父母的意見。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

孩子越來越遲鈍。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願意保持自己獨立個體的地位,這壹點我們往往意識不到。

我們催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妳快,所以我不能像妳壹樣。我想慢壹點。孩子們以這種方式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

如果我們繼續督促我們的孩子,這將成為壹場關於他們內在自我的鬥爭。而越來越慢,是孩子作為獨立個體唯壹能和我們抗衡的武器。

這孩子變得越來越焦慮。

壓力是壹件神奇的事情。適當的壓力可以促使人進步,但是壓力太大對人的心理發展是有害的。

我們總是督促孩子,會給孩子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讓孩子越來越焦慮。

很多時候我們的催促是情緒化的,帶有明顯的憤怒和責備,孩子每天都活在“恐慌”中。

孩子們越來越粗心了。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之所以反應慢,是因為大腦在充分運作和思考,熟能生巧之後會越來越快。

事實上,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們在做壹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壹開始也很慢,後來慢慢熟悉了,逐漸變快了。

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我們都敦促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壓力下,孩子只能提高速度,但是因為不熟悉,難免會疏忽大意,變得馬虎大意。

而這種不小心就會讓我們更加憤怒,甚至更加沖動,更加發泄自己的情緒,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讓孩子有時間感。

很多時候,孩子還沒有形成時間概念,就已經被貼上了“拖延癥”的標簽,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首先要做的是引導他們有時間觀念。比如要知道鐘表和時間的測量方法和單位,逐步建立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出準時、快、慢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提時間,比如收拾書包,上廁所,都是有固定時長的。和孩子交流時,用“十分鐘後離開”這樣準確的方式,而不是匆忙地重復“快點”,孩子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區分“假磨”和“真懶客”

孩子的天性就是探索世界。他們可能在穿鞋的時候就在想鞋子是怎麽發明的,然後沈迷在自己的想象中,不經意間就變成了“混日子”。

如果孩子看似在混日子,其實是在觀察新事物。在有足夠時間的時候,我們不妨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更好的成長;當時間不允許時,向孩子說明情況,並承諾以後再討論。

如果孩子真的因為懶惰而磨蹭,那我們就不能掩飾和容忍,認真給孩子設定最基本的規則和底線,讓孩子從小養成守時意識。

實例勝於言語。

讓孩子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我們自己都是“晚期拖延癥”,很難不讓孩子受到拖延癥的負面影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守時高效的榜樣,不要把工作拖到最後壹刻,周末早上不要起晚。

多和孩子做時間約定,嚴格執行。孩子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良好的參與感會讓孩子更容易學會高效和專業化。

感覺。

允許孩子慢下來。

有些人天生就是急性子,就像古代的張飛關羽。他們因他們的戰場而受到稱贊。但有些人天生遲鈍,比如楊振寧,最後成了科學家。

所以不管是急性孩子還是慢性孩子,都是壹種氣質類型的人,不分好壞。爸爸媽媽首先要分清孩子的性格,不必強行改變。

養孩子就是等花開,花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精心呵護,按時澆水,總有壹天,可愛的花和骨頭會開花,然後有自己的精彩。所以,不要急,不要吼,不要疼。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就是允許孩子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