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已經過去了壹半。中國股市和其他任何行業壹樣,要對半年行情做壹個盤點和總結。這半年來中國a股市場運行正常健康嗎?中國股票投資者這半年的回報如何?今日(7月1)京華時報曝出令人不寒而栗的消息:過去半年,中國a股跌去近壹半,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
a股市場617只股票腰斬,多達1038只股票跌幅超過40%,90%以上的投資者虧損。目前,深滬兩市總市值已從去年底的32萬億元跌至17.80萬億元,總市值蒸發近15萬億元。
前陣子網絡的普及給人起了外號,比如“範跑跑”“果跳跳”等等。中國的投資者半年沒有任何收益,90%都虧了,真的很可悲。我在這裏不妨給中國股市起個外號,幹脆叫“股票虧損”!
資本市場雖然有風險,但是像中國股市這樣全盤皆輸,應該說是極不正常的。令人擔憂的是,在壹個只有虧損,幾乎沒有收益的市場中,除了壹些參與賭博的投機者,如何吸引大眾投資者?而壹個沒有普通投資者的市場還會有生命力嗎?
我們知道壹個標準化的市場可以產生壹個健康的市場。然而,中國的股票市場從誕生之日起就缺乏規範性。內幕交易、違規上市、權錢(股票)交易等醜聞充斥市場。其中最不規範的是,中概股發行審核過程中,政績與利益交織,股市長期無序運行,失血營養不良。美國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用了100年,平均每年8只股票。香港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股票;而中國a股擴張到800只花了8年時間,現在才1,380,平均壹年1,000。中國股市之所以經常出現“單邊虧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種無視市場規律的大擴容。
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功能是優化資源配置,但中國股票市場的這壹功能已經異化。對於那些苦苦掙紮的國企來說,上市意味著籌集資金“解困”;對於那些沒有資金需求的民營企業來說,上市意味著財富;對於壹些負責審批的人來說,等待上市的公司越多,“油水”就越多。
當“上市”成為壹種稀缺資源,資本市場固有的原始本性就會全部變味。真正有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公司是不能上市的,而有公關能力和“門路”的公司,即使沒有上市資格,也能擠進資本市場。妳沒看到有的公司派專人泡資本,給自己的股份找上市的門;壹些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通過捆綁、包裝甚至欺詐的方式上市。前證監會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毅近日被“雙規”,與其多年在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有關。王毅1995 11調任證監會副主席,1999年2月離職。"他的投訴信有壹英尺高。"2007年連續虧損的太平洋證券離奇上市,通過網絡也被說成是王毅及其合作者的“傑作”,而距離王毅離開證監會已經過去了8年。已經離開證監會多年的王毅,還有精力制造壹次違規上市,其在任上的不當行為可見壹斑。
由此,雖然不能說中國股市所有上市公司都是粗制濫造,但至少有很大壹部分是不合格的,甚至沒有投資價值。投資這類股票的投資者,肯定是虧多贏少。
此外,中國股市遊戲規則漏洞百出,信息披露不對稱,媒體和不良咨詢公司、投資公司合夥欺騙聽眾和客戶,專家學者和官員總是抓住機會為利益集團鼓噪,毫無良心,從而誤導投資者等黑幕和醜聞,也是中國股市難以擺脫暴漲暴跌命運的關鍵因素。
面對“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對投資者進行所謂的風險教育,或者指責投資者的不成熟,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即使沃倫·巴菲特來到這個市場,他也會徹底被羞辱。筆者認為,造成中國股市“股災”的因素雖然復雜,但政策和監管方面的問題無疑是難以擺脫的。所以中國股市的惡性循環已經到了這個階段,真正需要反思和檢討的是中國股市的政策和監管機制。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