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醫學家張景嶽說:“春天應以肝為養生之本。”這是因為春屬木,肝屬木,兩者是對應的。春天萬物復蘇,屬於陽氣上升的季節,養肝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立春後要特別註意養肝護肝,做到調節情緒,養肝健脾,早睡早起,護眼防病。
《黃帝內經》中“東風生於春,病在肝,郁於頸”。金匱描述中所謂的“於在頸”,是指肝氣的出口在頸部,即甲狀腺(頸)和頸椎(頸)。
很多肝臟問題首先會體現在頸部不適。比如肝氣旺的人容易頸部梗阻,肝氣郁結的人容易頸椎病。當然,各種甲狀腺疾病也和大川的肝臟有直接關系。
肝臟最怕肝氣郁結。壹旦肝氣不舒,可抑制肝的疏泄功能,導致氣滯血瘀、痰氣郁結,從而在頸部形成甲狀腺結節。春季肝氣最旺盛,容易肝氣郁結,所以春季甲狀腺癥狀高發。
對於有甲狀腺結節的人來說,春季也是調理甲狀腺結節的好時機,因為甲狀腺結節的形成與肝郁氣滯密切相關。
其發病途徑是:
肝郁-氣滯-水侵脾-失健運-內生痰-痰氣郁結-循經上行-喉端。
人們常說痰是萬惡之源,也就是說痰濕會引起人體的各種疾病。中醫說的痰不是我們咳出來的痰。咳出來的痰其實只是冰山壹角,大部分痰是咳不出來的。
體內的痰,像油滲入面團,在體內到處流動,停在哪裏就堵在哪裏。去掉它很麻煩。所以李時珍也說“痰致百病濕害”,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都是痰引起的。
那麽,這些惡心的痰是從哪裏來的呢?壹般來說,脾的新陳代謝有問題,妳的思想有問題,妳的悲傷有問題,妳的憤怒有問題。所有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引起肝郁,肝郁就會導致脾虛,也就是所謂的“知肝散脾”。
說白了,人體是壹個整體系統。壹個器官出現問題,就會傳導到其他器官。比如妳心情不好,吃不下飯,這時候是妳的身體在提醒妳不要吃,也就是那句老話,沒有壓力就不要吃。
再比如,肝臟出了問題,就要從腎裏取元氣來補充肝臟的元氣不足。因此,腎為肝之母。同樣,肝郁也會引起脾虛,進而引起甲狀腺結節。我們可以提出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肺結節的生長路徑:吃得太多、動得太少、負面情緒——消化不良、肝郁氣滯——侵脾、脾失健——內生痰、痰瘀——循經上行——止於喉結,即甲狀腺結節;乳房內點頭是乳腺結節;肺內點頭是肺結節。
所以我們在調理甲狀腺結節的時候,要以疏肝理氣為主。我們可以把肝臟看作是祛瘀散結的專業器官,氣血運行,氣血暢通,結節化解。
甲狀腺正好位於肝經經過的地方,所以甲狀腺的功能與肝臟密切相關。肝主疏泄,情誌不暢,肝的功能失調可導致甲狀腺功能失調。
肝臟有滅活激素的功能;
體內的很多激素,比如性激素、甲狀腺激素,在肝臟是失活的。當肝臟的激素失活能力不足時,會導致患者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
甲狀腺問題與長期高強度工作和心情不好有關。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甲狀腺有問題的人,要麽脾氣非常暴躁,要麽長期抑郁。易怒的人會有甲亢,抑郁的人會有結節和囊腫。
但在中醫理論中,如果不能表達情緒,就容易肝氣郁結。所以甲狀腺的問題和肝臟關系密切,需要內調外養。
內部調整:
治療甲狀腺疾病以疏肝理氣為主;
1,保持微笑和快樂;
2.食用綠色時令蔬果,可益肝氣,舒肝郁,抑肝陽,防肝病,明目。
3、多臥:《黃帝內經》有句名言,“臥,則血歸肝。人躺著時,血液回流肝臟比站著時多40%,可以促進血液參與肝臟的運行,幫助人體排除病菌,修復細細胞。
外部支持:
如果自身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失衡,可以用中藥激活甲狀腺體,解決人體新陳代謝和能量分配,保護頸部的重要腺體。
我國祖國醫學認為,甲狀腺結節是情誌內傷、飲食不當、水土不服所致,與體質因素密切相關。主要證候為頸前氣滯痰凝而致血瘀,氣、痰、瘀相合。大部分是初真,久之病由實入虛,尤其是陽虛氣虛,導致虛實夾雜之證;所以在治療上采用了解郁化痰、理氣活血、清熱養陰的方法。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這個季節萬物復蘇,人體的各個系統也在生長過程中。春節期間調整甲狀腺結節更有效。
徐光裕溫馨提醒:春天來了,保健很重要,尤其是甲狀腺疾病患者。只有合理的保養身體,才能促進甲狀腺疾病的快速恢復,避免反復。
我是徐光裕,壹名專門從事甲狀腺疾病研究的中醫。關於甲狀腺的問題可以咨詢我,我會及時回復妳。
最後,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