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10 10月5日,冰心出生在福州的謝佳公館(現鼓樓區洋橋東路17號),這裏也是林覺民的故居,由冰心的爺爺謝栓從林覺民家買下。次年5月,全家搬到上海。
1903年,她的父親謝被任命為海軍訓練營營長,並負責組織海軍學校。她隨父親移居煙臺,在這裏度過了八年快樂多彩的童年。在煙臺,她開始學習。在她最初在家學習期間,她已經接觸了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七歲時,她讀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同時還閱讀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不系列》,包括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余生的壹塊肉》等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1911年(1912),進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開始預科學習。
1913隨父親遷居北京,住在鐵十字胡同中建子巷。其父謝來京任民國海軍部軍事科學主任。
1914就讀於北京教會學校北滿女子中學。
1918入讀協和女子大學理科,開始立誌當醫生。後來受五四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轉到文學系學習。他被選為學生會文件,參加了學生運動,於是參加了北京市女學聯宣傳股的工作。在此期間,他寫了長篇小說《當妳孤獨無助和貧窮的時候》,詩集《春水星辰》,短篇小說《超人》。
在1919年8月的早報上,冰心發表了她的第壹篇散文《21日聽覺的感受》和第壹部小說《兩家》。[3]後者首次使用筆名“冰心”。因為工作直接涉及重大社會問題,很快就會產生影響。後來又寫了《當妳孤獨無助又貧窮》、《投奔鄉村》、《秋雨欲來風滿樓》等“問題小說”,突出了封建家庭對人性的摧殘、新世界兩代人的激烈沖突和軍閥給人民帶來的痛苦。
1923年8月,坐船去美國留學。
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踐行“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小說集《超人》和詩集《星星》。
冰心在1923進入燕京大學和焰炟大學期間,在壹個牧師家裏受洗,歸主。畢業後去美國波士頓韋爾斯利學院學習英國文學,專業是文學研究。留學前後,他把自己在外國的旅行和經歷寫成散文寄回國內出版,並結集為《致少年讀者》,是中國早期的兒童文學。同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韋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
65438年至0926年,她以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
她於1929年與吳文藻結婚,婚後隨丈夫遠赴歐美,廣泛出訪日本、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蘇聯等國。比如在英國,冰心和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作家伍爾夫就文學和中國進行了長談。
從1929到1933,他寫了《芬》、《南方歸來》、《冬兒姑娘》等。他還翻譯了敘利亞作家卡羅爾·紀伯倫的《先知》。1933結尾寫了《我們老婆的客廳》,內容疑似影射林,成為文學公案。
抗戰期間,他在重慶以“男人”為筆名撰寫《關於女人》,在昆明、重慶等地積極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
抗戰勝利後,1949至1951在東京大學新中國文學系任教,並在當地報紙發表過壹些短文。
1951年,他從日本回國,文革中被搶走財產,進了“牛棚”,在烈日下被批鬥。1970年初,冰心被送到湖北鹹寧五七幹校勞動改造。直到1971,冰心和丈夫吳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翻譯任務。此時,她與吳文藻、費孝通等人合作翻譯了《世界史大綱》、《世界史》等著作。
65438年6月到0980年6月,冰心生病了,但她仍然堅持寫作。在此期間,短篇小說《空巢》出版,並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隨後創作了《壹切都是上品……》等名作還有《遠方的和尚》。散文方面,除了三封給青年讀者的信,我還陸續創作了四個系列的文章,分別是《我想就寫》、《我的自傳》、《關於男人》、《傅堅雜記》。作品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使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成為她晚年的壹道壯麗的風景線。年近九旬的他發表了《我的請求》《我的感謝》《給讀者的信》等作品。
65438年6月至0994年9月,冰心因心臟功能弱住進北京醫院。1999 19年2月3日病情惡化,於同年2月28日晚9時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