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大傳統鬼節是什麽?中國有三個鬼節: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農歷七月,中國習慣上稱之為鬼月,意思是死亡之門的大門在這個月壹直開著,鬼魂可以周遊世界。
清明節的由來三大鬼節中的清明節
清明節上墳,同時有踏青的習俗。過去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持續壹百天。曹操改為壹天,唐朝改為清明前三天。所有的火都必須被撲滅。冷食端上來後,宮殿裏又冒出了新的火堆。
說明:清明節要求上墳,同時有踏青、上墳新土、加墳的習俗。過去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持續壹百天。曹操改為壹天,唐朝改為清明前三天。所有的火都必須被撲滅。冷食端上來後,宮殿裏又冒出了新的火堆。清明節會插柳枝,戴柳條帽。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慢跑、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冷食冷餐對人的傷害,我們都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所以,這個節日是壹個有特色的節日,既有悲傷的淚水去掃墓,也有踏青的歡笑。
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蕩,就是拉皮繩,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樹枝做的,並用絲帶系住。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打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踢球
弓是壹種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裏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腳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流行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訓練武士。
春遊
也叫春遊。古稱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民間壹直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光明媚,春光燦爛,春雨紛飛。種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長快。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些人甚至稱清明節為植樹節。植樹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最喜歡的活動。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三大鬼節中中秋節的由來
中原(7月15日)原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來被定為掌管鬼門關的地宮聖誕節。這壹天,地宮打開了地獄之門,死去的祖先可以回家團聚,所以也是鬼節,中國三大鬼節中最重要的壹個。裏面配有道場,饅頭給鬼鬼吃。在這壹天,祭祖,掃墓,點燈籠。道觀舉行盛大儀式,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超度逝者靈魂。
佛教這壹天是蘭會所的日子,內容也是為死者超度。蘭花的本意是解放倒掛,來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
中元節習俗
中秋節習俗-燒紙
在節日裏,漢族民間信仰最突出的行為是燒紙。根據迷信和傳說,死人的紙就是冥界的錢,人們燒紙是為了給死去的祖先和親人寄錢。平時上墳燒紙要留幾片,在十字路口燒。目的是給那些能回到妳家的野鬼壹些施舍,讓他們不再搶祖上給的錢。至於為什麽燒紙當錢,漢族民間也有壹個搞笑的傳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哥哥蔡默在弟媳慧娘的鼓勵下,讓蔡倫學習造紙技術。但蔡默急於賺錢,還沒真正學會技術就匆匆趕回家開業了。結果他做的論文質量差到沒人問我。慧娘苦苦思索,有了計劃。壹天深夜,蔡默放聲大哭,驚動了鄰居。他說慧娘在夫妻間因為造紙的事發生爭吵後上吊自殺。第二天,七月十五日,蔡默假裝悲傷痛悔,號啕大哭,燒紙。慧娘醒來時,他們正在安慰。她告訴大家,她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是因為顏收了蔡默送來的錢,向世人釋放了。死人拿銅當錢,死人拿紙當錢。大家都信了,都出錢,把蔡默存的紙全部搶購壹空,用來燒紙送錢給祖宗。中秋節燒紙的習俗就是這樣產生的。
有意思的是,江蘇洪澤湖壹帶也把7月15日稱為“獨孤節”。在節日習俗中,除了為死者燒紙錢,家庭成員還競相招待孤獨的老人。相傳洪澤湖中有壹只水怪,名叫吳,經常上岸來吞食村裏的孩子。於是村裏就有了壹個孤寡老人,他把村裏的老人都叫來商量計劃。孤獨的老人決定偽裝成壹個村童,藏著毒藥,被怪物吃了,毒死了怪物,救了村童。為了紀念自己犧牲的老人,方便後人在這壹天燒紙祭祀,取悅孤寡老人。這壹習俗至今仍被保留下來,並作為“敬孤”流傳下來。
中秋節習俗——放小船
根據滿族習俗,7月15日將舉行各種活動紀念祖先,慶祝壹年的豐收。屆時,身在異鄉的同胞們會將緬懷親人、思念家鄉的心願,放入下遊的小船中,以示寄托。現在廣州滿族人還有七月十五把船放入水中,並在裏面寫上“直上白”的習俗。壹些地方舉行劃船比賽來慶祝節日。
中秋節習俗-跳天燈
在中元節,廣西天等地區有跳燈籠的習俗。在過去,跳天燈多是迷信活動,如會見神靈和驅逐疫鬼,現在它已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民間體育活動。
壹般天燈跳是在村頭的平地上進行的。72個小碗裝大豆油,分別排成9排。前後左右0.8-1米的距離設置燈光並點亮。跳花燈的人戴著面具,手持木魚、鼓、鑼、鈸等樂器,還有掛紙花、木棒的。壹開始壹個人帶頭打木魚,按照節奏有規律的在每排燈光裏跳來跳去。在線路的轉角處,每個人都要做壹些跳躍和轉身的動作,玩手中拿著的樂器和道具。晚上看天燈,就像壹條長龍在星光下舞動。
夢蘭噴繪
佛教徒為了紀念木蓮的孝心,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蘭花會”。每年7月15日中秋節,僧尼舉行夢蘭壺會,誦經布施,號稱能使施主父母與七世父母分離。這符合我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所以為我國歷代帝王所提倡。在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時代,為了報答父母和祖先的恩情,成立了夢蘭壺達摩協會。
清代,猛臘盆地節日極為繁榮。《紀仲勝元景年間》中記載:“安觀寺設玉蘭會,宣為目連僧救母日。在大街小巷搭起高臺,觀看經書表演,投下火焰口,幫助孤魂野鬼。70至80英尺長的錦紙糊法船將在水池中焚化。點火過河就是用壹種船過河,比如清明儀,我(余,* * *壹起扛東西)請京城巡捕,祭厲鬼。中學裏的孩子晚上也捧著長柄荷葉,裏面點著蠟燭,綠光像磷火壹樣閃耀。
數百個熏香的余燼被綁上綠色的桿子,燃燒成星星之光。雕瓜皮拔蓮花都可以當燈,各有各的品質。壹起叫壹群,徜徉在天街,神壇下,月亮下,過壹個有名的元宵節,更是家。雖然是宗教活動,但是充滿了民間娛樂的氛圍。
放壹盞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歷七月十五的晚上,人們會做燈籠,然後放進水裏。傳說他們可以為死者引路。蕭泓《呼蘭河傳》中的壹段話最能詮釋這個習俗:“七月十五是鬼節;死鬼養不活,在地獄裏徘徊很苦。他們想養活自己,卻找不到方向。這壹天,死傻子舉著河燈,就得撐壹輩子。”放燈籠的時候,用壹塊木板打洞,木板上用竹子編織出各種各樣的燈籠,大部分是蓮花燈籠,寓意著超度鬼神。在東南沿海地區,銀元會放在燈籠裏,漁船會爭先恐後地去搶,所以贏家可以過個“好年”。
有河燈,中秋節和七月的最後壹天。《金陵歲時物語》說:“元代中期金陵人家,僧人們乘船念經,將五色紙剪成蓮花燈,放在水邊,俗稱寨河孤。”《Xi晁之樂》說:“僧人建盆景社,在西湖、塔上湖上放燈,名為作鬼。”另外,北京的中國年還有水燈,都有不同的名稱,但燈的本質是壹樣的,都含有消災的意思。吳江壹帶中秋節,主人先向各家收錢,然後雇幾十條船,於7月15日夜間在江中遊行,都綁上五顏六色的燈籠。請和尚念經,有的拜佛像。此外,還有幾艘船雇傭許多人在船上演奏音樂。最後壹艘船特意把五顏六色的紙折成燈,點亮後放在河上,相當壯觀。
至於河燈的制作,就極其簡單了。用三寸見方的厚紙做燈底,另壹個用蘆葦木做,長約三寸。中間打個洞,插上竹簽,釘在燈底上,用紅白紙折成正方形,四面貼上燈底,中間放油紙擰壹下,就制作成功了。有人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蓮花花瓣的形狀,貼在碗口上,中間用油脂點燃,稱為hid蠟燭。
火焰出口
在佛教中,餓鬼被描述為對食物的饑渴,吐火焰被稱為焰口。所以和尚把食物給了餓鬼,叫做焰口。自梁朝以來,中國民間就在中元節舉行開齋、祭僧、鋪田、放火燒嘴等活動。當天,人們首先在街口村前搭起了主座和石鼓臺,並在主座前供奉了地王菩薩。相傳菩薩是超越地獄的鬼。下面有桃子和用面粉做的米飯,石鼓的舞臺上有三塊靈牌和招魂牌。中午過後,人們把整豬、整羊、雞、鴨、鵝和各種各樣的蛋糕和水果放在石鼓的舞臺上。主持人在每壹個祭品上插上藍、紅、綠三角紙旗,並寫上“夢蘭節”“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的寺廟音樂中開始。眾僧默念各種渴字真言,然後賜食,向四面八方撒桃米,重復三遍。民間稱這個儀式為“聖火的開啟”。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口燒香,地上擺香。因為它象征著五谷豐登,插得越多越好。
祭祖
中原的起源,和上元壹樣,與迷信無關。佛教和道教都將其視為節日,民間也稱之為鬼節、卦節。《大藏經》載:“目連隨母坐於餓鬼中,佛作花盆,放於盤內,以奇果為齋,供佛與後母得食。”後人根據這壹典故,隆重對待這壹節日,僧尼們遵循世俗,個個精心築壺拜佛。大多數人家也是齋戒念經,祭祖,安慰寡婦,教育百姓,連肉市都罷工了。
相傳,7月15日是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無論貧富,都要準備錢幣、果脯、酒和時令之物,祭祀祖先。雲南貴州的苗族,每年農歷七月十四到十五。向遠方的祖先燒紙錢和獻祭也很受歡迎。7月14日叫江南節,15日叫江西節。
在祭品中,西瓜和茄子餅經常被到處使用。有的把西瓜切成多齒,叫西瓜山。紅點放在控制臺桌上。至於茄子餅,則是用小麥粉或糯米粉做成,形如半月形,內填青菜或豆沙糖,然後取茄子的柄,剝去皮,插入餅的壹端;有的把茄子切成絲,用面粉補好,再放油裏炸;還有人把茄子切成絲,放在容器裏,用手搓茄子絲,把水擠出來,然後用水和面粉屑,加入姜絲和鹽,拌成面糊,放在油裏炸。
北方各省有獻玉米的做法,有的在家獻;有的放在門的左右兩側,稱為馬工谷;而捧著幾粒麻籽插在甘肅,叫送。此時,馬谷已被送上打谷場,借以告知農事順利,莊稼成熟,並推薦新事物,符合古代祭祀之意。
按照我國的習俗,中原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祭奠死者的地方。家中新喪,悲痛猶深,其至親好友。祭品要在死者去世第壹年的7月15日準備好,送到死者家中作為追悼會。
女人結婚後,往往住在婆家。對於她的祖先,節假日不能參加祭祀,所以今天要回娘家祭奠,暫時盡孝。祭祀結束後,和大家壹起吃飯,欣賞祭祀,或者聊聊家裏的事。
皖西南如太湖、潛山、懷寧等縣將中秋節稱為“七月半祭祖”,是繼清明節之後的又壹重要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是家祭,“七月半”多是家祭。從7月初開始,在市場的街道和田野上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祭品,包括鬼紙,鬼衣服,鬼屋,香燭和鞭炮。農歷十月初十起,要大掃除大殿,設香案、祖宗牌位,並準備好酒菜,供奉數日,以迎祖宗,稱王稱霸。家庭成員不允許吵鬧和裸體。如果在家裏看到蛇、青蛙、蝴蝶、鳥,不能殺,要燒香燒紙,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會被祖先改變。七月半祭祖時,要把祖先的牌位壹個壹個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在供奉的桌子上,然後每天早、中、昏到七月,在每個祖先的牌位前焚香吃茶、飯。紙錢不僅要燒給自己已故的親人,也要燒給沒有後代的死者,以免讓自己的祖先在陰間難堪,所以有“十五夜燒孤衣”給孤兒的說法。民間仍保留著這壹習俗。
送羊節
在老北京和華北的農村,流行著老大爺們在七月十五給小侄子們送活羊的習俗。原因是沈香成功救下母親後,想殺死虐待母親的二郎叔叔。為了重建兄妹和叔侄之間的友誼,二郎在每年的7月15日送給沈香壹對活羊,據說是她“陽”姓的諧音,讓兩家人團聚。漢書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羊是吉祥的。”在甲骨文的甲骨文中,又叫“羊過吉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總是代表著吉祥。於是,大爺送活羊的民俗開始流行,後來逐漸發展為送壹只羊到對岸。
三鬼節寒衣節的由來
每年農歷十月初壹稱為“十月朝”,也稱“祭祖節”。送寒衣節。又叫鬼節,這壹天特別註重祭奠先死的人,叫送寒衣。與春天的清明節和秋天的中秋節並稱為壹年中的三個“鬼節”。為了防止祖先在陰間受涼,這壹天,人們會燒五色紙,給他們送去禦寒的衣服,給他們送去溫暖,壹個鬼。十月初壹,燒寒衣寄托著老人們的記憶,承載著生者對死者的憐憫。同時,這壹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和愛人給關心的人送去溫暖衣物的日子。
寒食節的習俗
1.禁煙寒食:寒食節在古代也被稱為“禁煙節”。每個人都被禁止生火和吃冷食。但由於國人對聖賢的執著追求,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不止,到了唐代才得到皇室的認可和參與。
2.祭祖:寒食節從南北朝到唐代被視為“野祭”。到了唐代,它被收入《開李源》卷八十七,王公以下拜(寒食拜),成為官方認可和提倡的吉祥禮品之壹。後來演變成皇家陵墓;官方祭祀孔廟和聖賢;人們去掃墓等等。當時是壹家人或者宗族壹起去祖墳祭祀,加土,掛紙錢。然後把燕子和蛇兔撒在墳頂上,滾下來,用柳枝或針穿上,放在屋內高處,以示祖德。
3.冷食飲食:冷食包括冷食粥、冷食面、冷食漿、青米飯、粥;寒食祭品有面燕、蛇兔、棗糕、精黑麥、神仙等;有幾十種飲料,如春酒、新茶、清泉和甜水。大多寓意深刻,如祭祀蛇兔,有“蛇兔必富”之說,意為希望人民富裕,國家強盛;子推言,取介休方言中的“年”字,不忘介紹和宣揚誠信。
4.寒食柳:維生素寒食節的象征,本意是懷念介之推對政治清明的追求。早在南北朝時期,《荊楚年譜》中就有“江淮與蘇州之間寒食日家家斷柳”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至今仍流行佩戴芥花花、佩戴麥葉代替柳枝。據各地史書記載,有“柳枝插墳”、“柳枝折標到戶”、“柳枝插眠竈檐”、“戴頭或系帶”、“瓶儲獻佛神”、“柳枝插門”之說,民間因此有“清明(寒食)不穿柳,美人化白頭”之說。
5.寒食郊遊:也叫春遊,盛興生於唐宋。宋麗之言《東谷所見》雲:“我掃了東西,然後帶著兄弟、妻子、親戚、事跡,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明代《歷代帝王風光簡介》記載了在北京行走的情景:“清明時節,人在行走,遊人、乘車者、行人成千上萬。”可以說是極為繁榮。
6.寒食秋千:秋千原是古代寒食節的宮廷女子遊樂項目。五代王人禹《開元天寶遺》記載“天寶宮中至日寒食節,竟豎起秋千,令宮中妻妾大笑,以為是盛宴。皇帝稱之為半仙戲,故京師士人稱之。”宋代宰相文彥博的《寒食日過龍門》詩,形容為“橋上楊柳懸壹線,多蕩掛彩繩。”
7.寒食蹴鞠:流行於唐代,宋代《文學通考》載:“蹴鞠,蓋始於唐代。種兩根竹子,高幾尺,網上纏網,為門量球。球分友友,局分角贏。”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景宗皆喜打蹴鞠,州府元貴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皇禦殿東閣,觀武大臣及武氏兒女,設宴待宰大臣。”宋代還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節吟詩:寒食節時文人思鄉親人,或借景作愛,感情多,靈感突,詩性大,吟詠者多。據調查,僅《全唐詩》就收錄了唐玄宗、張碩、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的詩歌300多首,以及宋金元時期的詩歌100多首,成為我國詩歌藝術中的壹朵奇葩。此外,在寒食節期間,還有許多活動,如設宴、賞花、鬥雞、雕雞蛋、 拉鉤(拔河)、鉆木取火、放風箏、打百草、扔陶器等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9.春季清腸:壹般來說,野外的熊冬眠後第壹件事就是找壹些草在春天吃。因為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吃了容易拉肚子。熊在進食前清理了胃裏堆積了壹個冬天的廢物。動物學家表示,在春季腹瀉之前,熊往往情緒低落,但壹旦調理好了,它們就會開心起來。這次寒食節的食物結構安排是不是和熊的拉肚子方法很像?比如涼拌米粉,大量的醋,加上大量的豆芽和黃瓜絲,富含纖維素,最適合清洗腸胃。從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來看,他們在春節期間吃了大量的魚和肉。當天氣開始變暖時,他們應該像熊壹樣清理他們的腸胃。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讓頭腦清醒,解決春意不足的問題。
寒食節采野菜,既鍛煉身體,又符合人體需要,壹舉兩得。最後,我想說壹下春季養生中的心理調節。我之前說過,女性在寒食節出去玩,勾搭男生,可以預防心理疾病。男性雖不傷春,但在春季肝氣過盛,容易精神失常時,緬懷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克制憤怒的作用。調理肝臟是相當有益的。經過五千年的文化滋養,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成為壹個緬懷故人、激勵陌生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