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豆
17世紀前,馬鈴薯已成為歐洲重要的糧食作物,並傳入中國。徐光啟(1562-1633)寫過壹本叫《土豆》的書。在《農業行政百科全書》第28卷中,有這樣壹段話:“於菟,壹個土豆,壹個黃杜;蔓生的葉子像豆子,根圓的像雞蛋,裏面是白色和黃色的...可以煮,也可以蒸。還煮過芋頭汁,洗過衣服,潔白如玉。”
可見土豆的引入無疑是在1633之前;更準確地說,馬鈴薯是在1628年之前傳入中國,廣為人知,廣為種植的,因為1628年是《農政大全》出版的大概時間。
2.玉米
據各省地方誌和縣誌記載,玉米最早在廣西傳入中國,時間為1531年,比哥倫布發現美洲(1492)晚不到40年。到明朝末年(1643),流傳到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然在明朝的地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是也有其他文獻證明玉米是明朝種植的。
清初五十年間,壹直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地方誌中關於玉米的記載比明代還多。1701年後,玉米的記載較多,到1718時,又增加了臺灣省和貴州省。就記載來看,從1531到1718不到200年的時間裏,玉米已經遍布中國20個省份。
擴展數據:
1,中醫認為土豆“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和中、止痛、通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胃腸不和、腹痛便溏者療效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節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和優質保健品。土豆營養豐富,是抗衰老食品之壹。
2.玉米傳入中國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我國種植的玉米主要是推廣引進品種,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相結合,獲得適應我國環境的品種。在1950之前,國內只進行了少量的雜交育種研究,沒有應用於生產。其實玉米雜交能增產的理論研究早在美國1909就開始了。
參考資料:
人民網_土豆將成為主食揭秘土豆的前世。
百度百科_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