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俄羅斯電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無聊。雖然和歷史事件還原的過程不壹樣,但是很有意思。
當時美蘇在太空霸權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雙方都不想在技術上落後於對方。影片中,蘇聯“禮炮7號”空間站受損,令蘇聯當局十分擔憂。因為美國媒體大肆宣傳如果空間站失控墜毀會造成的惡劣後果,所以有人建議,如果蘇聯當局無法處理,美國政府應該發出毀滅。為了防止先進技術落入美國政府手中,蘇聯政府高官寧願摧毀空間站,讓太空技術倒退10年,也不願相互利用。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最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不希望看到幾代宇航員的心血付諸東流,所以他們決定派人來修復。
但是,任務太難了,因為空間站出現故障後還在太空中不停地旋轉。動作中角度對齊並不容易,所以劇中設計了地面測試模擬多名航天員候選人對接,都以無法展現難度而告終。
雖然弗拉基米爾和維克多都有歷史原型,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所以設計壹個有著大膽愛國情懷的宇航員,會讓主角缺乏人性的真實感,有點高大全。
電影通過弗拉基米爾和他的妻子告訴他們參加任務而引起的爭吵事件反映了真相。他的妻子尼娜問他為什麽不考慮她的家庭,讓其他人去。在我們這裏,必須設計成妻子為了國家航天事業不顧個人安危支持丈夫的戲碼,但這太俗套了,襯托不出男人的堅決奉獻。
維克多其實並不是為了事業而留下來照顧家庭,有時候在生活中他別無選擇,只能做出選擇。
兩個偉大的宇航員進入太空後對接確實是壹個大問題,但弗拉基米爾這位大膽的藝術家通過自言自語進行了嘗試,並獲得了成功。這種手術非常符合老人強硬的作風,第壹次手術不成功也不氣餒,心理素質極高。
地面站的胖領導為空間站和宇航員的安全焦慮,期望宇航員在頂住政府高層壓力的同時,小概率完成任務。其內心的煎熬和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尤其是需要通知只有壹名航天員回家的時候,那種愧疚和痛苦無以言表。
成功對接後,影片描述了修復電源、解凍空間站、收集水滴、粉碎外部障礙物等細節。表現了宇航員在太空工作的艱辛,在缺氧、低溫爆炸等特定危險面前,兩位宇航員的敬業精神壹覽無余。最後,在太空中,美國飛船的宇航員和主角互相敬禮,體現了太空是英雄無國界,珍惜英雄的人文精神。
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據說是5000萬人民幣,遠遠低於同類題材的美國大片的投資成本。這個錢可能只夠我們國內小鮮肉明星用,但別人的效果不輸給美國大片。除了特效,故事很感人,不落俗套,比那些愛國教條電影生動多了。這種成本的良心制作,值得我們民族電影業借鑒。我們這裏的錢壹般是50美分,用來做讓人發笑的特效。
片中幾位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沒有任何面部表情。臺詞的設計也是感人肺腑,直擊人心,沒有刻意煽情的愛國主義。
故事本身就歌頌了英雄壯舉,讓觀眾對兩位宇航員十分敬佩。畢竟在生死考驗面前,沒有真材實料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電影配樂中使用了俄羅斯歌曲,電影中也提到了戈爾巴喬夫的禁酒令等歷史事件。
生活、家庭、國家利益以及太空中看似天使般的光芒都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人類科技的進步,靠的就是這些不怕人身安全的英雄先驅。他們的毅力和恒心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