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為什麽北方人很難接受肉粽?

為什麽北方人很難接受肉粽?

不記得什麽時候甜鹹黨開始對抗分歧了。反正豆漿、豆腐、湯圓、粽子的甜鹹之爭,這幾年壹直是網絡上爭議很大的話題。

從口感上來說,作為北京人,我肯定要投甜粽子壹票,而且還得跟棗粽子壹樣細。(紅小豆都感覺比金絲小棗低了壹個層次~)

其實面對甜鹹派的爭論,我最想搞清楚的不是“為什麽南方人喜歡吃肉粽”,而是“在北方嘗試湯圓真的有那麽難嗎……”但是由於我周圍基本都是北方盆友,這個好奇心壹直沒有得到解答。

為什麽不呢,從我個人的角度,說說為什麽大部分北方人覺得接受肉粽這麽難?

首先要從粽子在生活中的作用說起。眾所周知,米飯是南方的主食,面條是北方的主食。如果我們看看這兩種主食在交換後彼此的飲食習慣,會發現壹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主食變成了零食。

面食是北方的主食,如新疆的南和安的包子,而在南方,用面粉做的食物變成了薄薄的芝麻餅。曾經在南方吃過燒餅,很驚訝它還可以做成白糖、鮮肉、梅幹等不同口味。就算吃10塊,看起來也像是零食。

潘糕壹直覺得糯米如果做成甜品的話和棗是絕配。

米飯做的零食在北方並不常見(各種面食花樣太豐富了),糯米成了最好的替代品。湯圓、酒釀、八寶飯、燒餅甚至切糕,都是走甜食、零食的路子。

與其說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不如說只要是糯米做的,北方多是甜的。零食作為壹種調節和補充,與主食有很大不同。

對了,雖然粽子的甜鹹壹直有爭議,但追溯歷史,甜粽子出現的時間比鹹粽子早得多。(重點!)《地方風俗》詳細描述了晉代包粽子的傳統:小米包小米,紅棗包紅棗。“小米”就是黃米,我猜和現在山東的黃米粽子差不多。

大黃米粽子,還沒吃,有點饞~

大概到了宋代,甜粽子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Xi安有壹種蜜涼粽子,出現在唐朝寫的菜譜上。在慶祝官員升遷的“燒尾宴”上,蜂蜜涼拌粽子是58道官方菜肴之壹,作為甜點出現在最後。

吃蜂蜜餃子前,用絲線或竹刀切件,澆上蜂蜜或桂花醬。

鹹粽子比甜粽子晚了幾千年,到明朝中期才出現。明代朱雨山宅雜部有豬肉粽子的記載,但只是眾多種類中的壹種。此外,還有豆沙、棗、糖和核桃等餡料,甜粽子仍是主流。

直到今天,我們說起“南方吃鹹粽子”,都有點以偏概全。其實很多地方都有甜的和鹹的粽子,我在潮汕吃過半甜半鹹的粽子。

潮汕的粽子在鹹粽子裏應該算新鮮的了,不過我還是更愛豆沙那壹面。

江浙滬閩南地區,肉粽確實占主導地位,地位遠高於北方,可以作為正餐出現。比如湖州人引以為傲的枕餃,在當地壹直被當作早餐或午餐,所以放醬油和肉也在情理之中。

江浙的菜壹直都很精致,但是湖州粽子的大小絕對是粽子裏的戰鬥機。就連我這個北方女人,拿著枕頭粽子都覺得有點渺小...畢竟是家庭聚餐,不是隨便吃的零食。

湖州枕頭總

說到這裏,順便想起了上海人喜歡的湯圓。還不錯,但是這麽大壹團糯米做的東西壹大早就咽下去了,對於壹個北方胃來說真的是吃不消。我壹直懷疑北方胃長期浸泡在面食裏,消化能力比南方胃弱。對於糯米做的食物,壹直是壹個點。

閩南的紅燒肉餃子,蘸花生醬,是肉餃子區盆友的最愛...豬油和花生醬的混合物真的差點要了我的命。...

總之,粽子在南方(部分地區)是作為主食出現的,但在北方只是壹種甜味小吃,這也是為什麽北方人接受不了鹹肉粽子的原因——試想壹下,壹勺豬油和壹勺醬油倒在江浙人喜歡的甜酒湯圓裏是什麽感覺,福建南部可以補花生湯。

不過前幾天看到黑叔寫了壹篇關於粽子的文章,最後說到荷葉糯米雞,才恍然大悟,這貨簡直就是壹個荷葉背心的粽子。回想第壹次吃荷葉糯米雞時的心情,似乎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荷葉糯米雞簡直就是個馬甲粽子。來源豆果美食ScarlettChu

我在想,粽子的幻想其實已經輸給了人。給肉粽子起個新名字,告訴妳這道菜叫“蘆葦葉蒸豬肉糯米飯”,說不定妳會開心的吃...

Emmmmm我還沒有放棄愛上肉餡餃子的壹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