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民眾紛紛造反。貴族階級實行殘酷的鎮壓。其中壹人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監獄裏,他和典獄長的女兒相親相愛,由典獄長的女兒照顧。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判死刑。行刑前,他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壹封長長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無辜的,對典獄長的女兒有著深深的眷戀。
後來,為了紀念瓦倫丁為了正義和純潔的愛情而做出的犧牲,基督教徒將這壹天定為“聖瓦倫丁節”,後人又將其改為“情人節”。
第二,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亞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放棄壹切婚姻承諾,讓男人可以上戰場打仗。但是壹位名叫瓦倫汀的牧師違背了這壹意願,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此事被報道後,瓦倫汀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砸死,最後於公元270年2月14日被絞死。14世紀後,人們開始紀念這壹天。中文翻譯為“情人節”,西方國家稱之為情人節,是為了紀念為愛人而死的牧師。
第三,在古羅馬,2月14是表示對約拿書尊敬的節日。約拿書是羅馬眾神的王後,羅馬人同時視她為女性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被稱為“Lupsala節”,用來表示對約拿書手下其他神的尊敬。
那時候,男生和女生的生活是嚴格分開的。但是在Lupsala節,男孩可以和他們選擇的女孩跳舞。如果女生對男生有意思,總可以撮合,最終在教堂裏戀愛結婚。為此後人把每年的2月14定為情人節。
第四,據說以前在英國,所有的鳥都會在2月14交配,比如烏鶇和鷓鴣,都是在2月求偶。因此,人類也認為每年的2月14是萬物春生的好日子,代表著青春生命的開始,也效仿鳥類在每年的2月14選擇伴侶。
從以上傳說來看,情人節的設立與男女擇偶有關,與婚外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