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家校溝通的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家校溝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壹方面,家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註孩子的教育,希望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情況,期待老師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的情況;另壹方面,現代社會壓力大,父母工作忙。家校溝通會分散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家校溝通真的是“喜憂參半”。溝通是壹門藝術。成功的溝通是成功的教育。教育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溝通不暢造成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深入思考如何應對這壹挑戰,重新認識“家校溝通”的意義、作用和方法,提高家校溝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壹、綜合思考,加深對“家校溝通”的理解。學生家長要像同事朋友壹樣平等友好。和父母說話,要有禮貌,講究禮儀。他們不應該高調和憤怒。要寬容,以平常心對待學生的輕率和錯誤,與家長溝通,講究“誠”字。只有真誠,才能打動父母的心,讓他們愉快地與妳合作。班主任要用真誠搭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這學期,正好作為華天的網絡平臺。com處於試用期,我充分利用這個平臺與父母溝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大,所以對學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家校溝通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它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增加學校和家長之間全方位、多層次的相互了解。深層次的家校溝通可以起到以下作用:用真誠搭建溝通橋梁,充分利用家校溝通這壹新的網絡平臺與家長溝通。1.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思想,也有助於教師了解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家長能夠給予的教育環境,從而充分整合兩者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2.讓家長充分了解教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有助於在家長心中樹立崇高的教師形象。古人雲:“尊師重道”。家長只有真正認可老師在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才能以足夠的信任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3.有利於逐步培養家長的教育資源。父母的第壹觀念、知識水平、生活態度都會深刻影響孩子的現有行為。如果家長的教育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壹些教育就不會得到很好的鞏固,甚至家長的負面影響會“消解”學校的教育成果。教師如果能與家長合作,深入交流,讓家長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與學校達成* * *理解,形成默契,就能讓學生受益終生。第二,做好早期預防,做到“家校溝通”有的放矢。教師要善於“未雨綢繆”,先做好本職工作。很多人覺得家校溝通無非就是“叫妳爸媽明天來學校,看妳今天的表現”,其實不然。是壹種“權宜之計,臨時抱佛腳”的溝通方式,提前預防和日常溝通才是更好的溝通方式。1.壹個孩子在壹個階段的表現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不管是進步還是退步。老師要以此為契機,多和家長溝通。這種交流可以是正式的——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是朋友之間隨意的交談。每天早上和放學後都是交流的好機會。老師可以用愉快的語氣告訴家長孩子最好的表現,這樣他們會充滿信心,更加註重把孩子教育好;並且會感激老師的關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2.善於觀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苗頭,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壹個微小的動作或細微的表情都能反映出學生的心理。教師要在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的基礎上,善於預測和預防學生的思想問題和行為傾向,把工作放在前面,爭取工作的主動權,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換解決問題的意見,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當學生沒有現實問題或者問題不嚴重的時候,老師和家長溝通,家長往往願意接受老師的意見。壹旦學生有問題,老師“無話可說,壹開口就抱怨”,家長心裏的滋味很復雜。在這裏,由於孩子的問題都在他們的腦子裏,老師又在煽風點火,他們就會產生“老師又在抱怨了”、“他們是不是對我的孩子有偏見”等消極心態,老師很難進壹步開展工作。如果家長和老師在平時建立了良好和諧的關系,在出現現實問題時不會對立,會願意聽取老師的建議和忠告,並配合執行。第三,提前反饋,尋找“家校溝通”的支點,這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是壹種非常不合理和不負責任的做法。最差的學生也有他的過人之處。班主任在和家長談話時,壹般要先講學生的優點,再講缺點,不要過多地講孩子的缺點。要給家長壹種孩子每天都在進步的感覺。只有這樣,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才會願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才會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才會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優缺點。我們應該掌握溝通步驟的順序。先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當父母心情愉快時,他們會逐漸提出壹些建議,父母也會更願意接受。很多老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都會出現“唱獨角戲”的現象。老師在那裏情緒激動,激動不已,家長卻沈默不語,從頭到尾只有壹個音頻在震動。其實,在與家長溝通時,老師要善於傾聽家長的聲音,從家長那裏獲取豐富的信息,了解家長的價值觀和教育觀,從而預見孩子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到更有效溝通的支點。1.從父母的講話中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壹環境,孩子的習慣主要是在家裏形成的。我們常常能從父母的言行中看到孩子的影子。德國哲學家康德從小在父親的教育下養成了嚴謹的生活態度。據說他每天都會走過鎮上的噴泉,每經過壹次噴泉,時間必定指向早上七點。這種有條不紊的風格是哲學家嚴謹思維的根源。由此可見,如果家長積極為孩子營造壹個合適的家庭環境,同時在舉止、儀態、談吐上給孩子做好榜樣,表現出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相信孩子也能在這種長期的熏陶中得到最好的涵養。2.從父母的談話中找到問題的根源。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孩子問題的根源在於從小父母給的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長期以來,壹些家長總是把孩子放在壹個不平等的位置,總是按照大人的理想來設計孩子,強迫孩子,只靠灌輸,很少溝通。有些人為了讓孩子出類拔萃,不能容忍忘記做壹次作業或者考試不及格。因為教育方法和手段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問題”在所難免,更有甚者,還造成了少數孩子的心理障礙。比如我經常聽到壹些家長感嘆:“孩子越大越沒有責任心,越自私,對家人和父母漠不關心。”上海壹位教育專家認為:“孩子責任缺失的根源在於很多家長責任缺失,家庭責任教育缺失!”出現此類問題時,應提醒家長改變育兒觀念和方法。除了關註孩子的學習,他們也不應該忽視他們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在壹些關鍵時刻,家長更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第四,做家長的顧問,提高“家校溝通”的質量。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遵守紀律,取得好成績,受到老師的喜歡,受到同學的尊重。但是,大多數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他們只有壹個孩子。他們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很多教育方法都是道聽途說,往往走壹步看壹步。孩子的性格出了問題,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用錯了方法。老師不應該責怪這樣的家長,他們需要的是有效的引導和幫助。老師要用真誠的態度和建設性的語言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傳遞給家長,讓家長感受到妳是在配合家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註意從細節上引導他們:在孩子剛入學的這個階段,如何幫助他們平穩過渡;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如何引導和調整心態...尤其是當家長遇到教育瓶頸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抱怨和批評,而是真心實意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初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思維在這個階段成長,性格也在這個階段初步確立。很多同學在初中就確立了自己的優勢,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了基礎,從而開啟了自己美好的人生。所以家校溝通好,對孩子的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