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祝福短信 - 有人知道《向死者告別十次》的歌詞嗎?

有人知道《向死者告別十次》的歌詞嗎?

揚州的傳統喪葬儀式因朝代而異。壹般來說有幾個程序:停靈,報喪;吊唁、葬禮;奠酒和葬禮;埋葬。

-停止哀悼

停靈在古代禮制中也叫“卒”,在揚州民間俗語中也叫“屍”、“停屍房”。汪曾祺在他的散文《我的家》中說:“第壹,我要停在正殿,所以我要同意。”又如《廣陵潮》第六十四回雲:“夫臥死於床,我要延僧夜放瑜伽焰。”

當家裏有人病危時,揚州人就開始為喪事做準備,比如打掃室內外,準備器皿供客人悼念,為病危者準備“壽衣”。病人快死的時候,有人把壹點新的絲棉放在病人鼻子下面的上唇上,測試病人是否還有呼吸。新的絲棉質地很好,帶著壹點氣息移動。如果絲棉的細纖維突然完全停止運動,就說明呼吸停止了。揚州人把這種狀態稱為“將死”。如果證明自己真的快死了,就要趁人體還僵硬的時候搬到堅硬的天花板上,然後擡到“亮室”(也就是主室)裏停車。這叫“抱屍”“太平間”。太平間的方向是頭朝北,腳朝南,然後盡快為死者穿上“壽衣”。如果可能的話,揚州人會在死者死前擦洗屍體,給死者穿上壽衣,讓死者死得幹凈利落。

壽衣更換後,揚州人會為逝者梳頭,有的還會塗口紅和胭脂,讓逝者看起來很正常。然後,在死者的頭腳處點上壹盞油燈,再端上壹碗米飯。這碗飯也叫“倒飯”,意思是逝者可以吃下最後壹碗飯,舉燈照明,踏上通往“另壹個世界”——冥界的道路。

在舊社會,揚州人做完這壹切後,並不能馬上辦理喪事,而是要完成壹件奇怪的事,就是把死者床上的枕頭扔在自家房頂上。扔的時候,親戚在院子裏揮舞著死者穿的壹件外套,喊著死者的名字。喊了三聲後,他們把大衣蓋在了死者身上。這種做法被揚州人稱為“招魂”。

揚州人的這種做法,是壹種古老的儀式,其中稱之為“賦”、“禮記”。《譚下弓》中說:“復蘇是愛的方式,有壹顆祈求的心為神龕。回頭看幽僻處,求鬼神之道。”這個記載說明,在古代,人剛死之後,有“復原”的習俗。復蘇就是回歸,意思是生者無法承受親人的死亡,祈求鬼神慈悲,讓死者的靈魂回歸人間。從古人的這種欲望和動機來看,揚州人的“招魂”與古代的“復辟”儀式是壹脈相承的,是古代“復辟”儀式的通俗化和具體化。把枕頭扔在房子上有招魂的意思,把舊外衣重新蓋在死者身上,是壹種視覺上“還原”古代儀式的方式。在揚州的喪葬習俗中,有許多具體的做法是古代禮制的遺存,這將在下面的討論中提到。

“招魂”後,逝者仍不能復原,可安排葬禮。在眾多復雜的葬禮中,第壹重要的是報道葬禮。

治喪的話,揚州人壹般要由孝子去親戚朋友家。但是孝子家裏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也可以派傭人。孝子去參加喪事,因為要拜訪的親友多,時間緊,所以要趕時間,所以揚州人也稱之為“趕葬”。

舊時孝子的喪也是講究的。揚州評書大師王紹棠在其名著《水滸傳》中寫道?《十回宋》裏有壹個“混城”,說的是梁山泊首領朱貴要潛入城內營救宋江和戴宗,朱貴為了擺脫守城的士兵,假扮孝子。朱貴雖然是裝的,但他兒子的衣服壹點都不假。王紹棠這樣說:

的確,朱大爺不希望人打擾神。他也扮演了壹個角色。.....他把頭發散開,披在背上,後面綁壹塊亞麻,頭上綁壹塊白布,穿著白布長衫,腰間系壹根草繩,腳上穿草鞋。他手裏的壹個鐵秤砣,就是他的武器;但他用白紙剪下的紙須把鐵鱗的下半部分包起來,上半部分縮進袖子裏,像壹根喪棒。這些都是在碼頭上剛剛裝扮好的。原來他是個孝子。

王紹棠對桌子的生動描述向我們展示了舊時孝子穿的是什麽樣的衣服。至於為什麽孝子“頭上紮麻,頭上紮壹塊白布,身穿白袍,腰系草繩,腳穿草鞋。”為什麽拿著“喪棒”?講到喪的時候再詳細討論。

王紹棠在此說孝子親自送葬。如果派仆人送葬,老揚州人會寫壹份“送葬書”,讓仆人送到親友手中。李在《廣陵潮》第六十四章中有壹段描寫:

雲霖忽然看見桌子上放著壹張白紙,上面寫著十幾個大字。這是壹個相當大的沖擊,他忍不住哭了,“哦,親愛的!這是哪裏來的?妳為什麽不告訴我?”黃大嬸笑道:“少爺,這紙條妳問了麽?這有什麽關系?今天早上剛開門,路過壹個穿短外套的男人,手裏拿著壹疊這樣的紙條。他輕率地在我手裏塞了壹個,轉身就跑了。……"

秦氏先前沒註意,此時見雲霖說得如此鄭重,就從桌上取過,只見上面清清楚楚寫道:

宣彤四年八月十五日,何其福先生死於午時。我想在16號中午表示我的敬意。故事被高度宣傳。

秦看了壹遍,忍不住哭了,說...理論上,他是妳的老師...妳要換壹身素服,帶幾個牌位去給他老人家磕頭。……"

文中說“故事促成”是舊社會專門為揚州壹大家子跑腿的仆人。為了討得歡心,這些仆人都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叫他們“高升”。

當時這種喪告在後世演變為“訃告”、“訃告”,“訃告”就是“去”的意思。清朝末年,徐克在《喪記》中寫道:“壹篇訃告,壹篇‘訃告’,壹本告訴人們喪事的古書。死者的姓氏、履歷、生卒年、月、日、時、葬地或漂地、喪事日期等詳細資料,都給各宗親、親戚、同鄉、同事、同學。”有些士大夫寫的“訃告”比較講究,講究字字珠璣,盡量符合死者的身份,能從按禮儀服喪的服飾體系寫出每個孝子與死者的血緣關系。是這樣的,我也擔心措辭不嚴謹,粗心大意。所以在舊的“訃告”裏,經常會寫壹句“對不起,我報道的不好”,提前打個招呼。

揚州人的“喪記”是壹種快捷簡單的傳遞喪葬信息的方式,比孝子上門報喪更方便有效。所以在揚州人的喪報中,除了長輩和至親由孝子親自登門外,普通親友都用“喪記”。其他人只是在大門口貼壹個“訃告”來顯示他們的廣泛宣傳。在現代,人們利用新聞媒體和現代通訊手段提供葬禮服務,在報紙和廣播電臺上發布“訃告”,或發電報和打電話,以便讓親友盡快參加葬禮。

服喪的同時,家裏的家屬也要跟著服喪。另外還要設靈堂、喪棚、素菜、白門請傳、紀念亭等。,很忙。

-哀悼死者

壹個孝子的喪事,叫做“喪事”。親友聞訊後,日夜兼程趕去參加葬禮,也叫“治喪”。揚州人把父母子女的喪與孝道倫理聯系在壹起,認為為父母喪就是孝。否則就是大錯特錯。所以有些家庭,在孩子還沒到的時候,就不得不在家裏下葬。當然,壹般來說,父母雙亡,無論子女在多遠的地方,都要日夜兼程趕回揚州。在舊喪禮中,稱之為“親眼所見”。如果有的孩子未能按時到達,有的人會在訃告中說明:“只有××××在外,聞星夜,紛紛作衣。”

孩子要“親手埋葬”,其他親友要“吊死吊死”。所謂“喪”,就是接到喪事報告的親友要盡快到死者家中或死者殯儀館。喪,揚州人也叫“喪”、“喪”。其目的是悼念死者,向其親屬表示慰問。

去參加吊唁的親友,在著裝、表情、悲傷、言語等方面也有壹些習俗。例如,哀悼者的衣服必須是幹凈的。司馬光《文書》中說:“凡吊人者,易去華生之衣。”所以,在上面引用的《廣陵潮》中,秦要求雲林“速換壹身素服”,就是沿襲了這壹習俗。舊社會,親戚朋友來吊唁,有的人還有送個“孝”的儀式,就是送個白布手帕。送白布手帕有兩種解釋。壹種是讓哀悼者行禮時舉在頭上,表示悲痛。二是方便哀悼者擦眼淚。後來這種習俗發生了變化,演變成了“白花”,現在“白花”已經成為壹種流行的葬禮。

當然,哀悼者的表情要悲傷,如果是至親摯友,會有悼念儀式。哀悼者哭泣時,家族中的孝子有陪哭的禮儀。此時室內外哭聲合而為壹,有的人甚至痛哭流涕,揚州人稱之為“喪”。但有些家庭忙於生意,或者極度悲傷,很難哭出來。揚州周邊農村有人“代哭”,多為中年婦女,與吹鼓手壹起就業。

客人們前來表示敬意。舊時揚州人有壹種特殊的“飲酒儀式”,哀悼者按照“飲酒儀式”的指揮,進行“跪叩三下”的儀式。《漢江三百矛》有五雲:“壹跪三叩,邦制也。陽城喪的時候,他壹個人站在靈前,壹次去吊,就拜了。拜著四個磕頭,上下交替。衣架第壹次低頭,喝雲:‘不敢,起來!’四拜畢,又壹雲曰:“請磕頭起身!”名字是:飲酒儀式。如今“單膝三叩”已經變了,人們用“三鞠躬”來代替。敬禮的時候,孝子陪在身邊。

客人拜年的時候,除了行禮哀悼,按照習俗,還會送壹些財物幫助悼念。這些屬性被稱為“酒”。揚州人的“奠酒”壹般包括:現金、孝敬、香、錢等。,文士中也有謳歌和挽歌。民國以來,更多的是用花圈。

明清以來,揚州城鄉都有喪事,請壹批吹鼓手演奏、演唱。有跟班的時候,小號手們就得轟轟烈烈地表演。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了壹種新的習俗。壹些人開始在靈堂演奏哀樂,而不是小號手。靈堂裏放著哀樂,無疑比號手文明多了。

事實上,在葬禮中使用號手並不古老。古代人死後在內屋反復敲擊雲板傳穴,壹次四次,頻繁敲數。這就是所謂的“喪聲”。在揚州,有三鬼四神的說法,意思是人們在跪拜時常用“三”的數字,在喪禮時用“四”的數字,所以喪聲為四聲。《紅樓夢》第十三回:“聽見二門雲板聲,是哀聲驚醒了鳳。人回來了:董芙蓉奶奶不見了。”

揚州學者阮元對這壹古老的制度很熟悉。所以阮元父親死的時候,不需要說教,而是用“鼓”作為喪聲。對此,《漢水三百矛》中有記載:“哀中不必樂,古今亦常事。在揚州的葬禮上,介紹送葬者,崇尚絲竹是祭祀和祭祀的節日,所以也要用音樂。阮在父親的葬禮上居住,但他遵循古代的制度,在門口設立了壹個鼓廳,並設立了壹個等候顧客的點。飲酒不祭也是以擊鼓為主。而以鼓和角為主導的土葬,就不好玩了。知禮者,多變而從之。”

葬禮主要親屬到場後,家人可以用“遮臉布”蓋住死者,遮臉布也可以是紙,多為層壓紙,也稱“遮臉紙”。用布蓋住死者的臉,就不會被揭開了。然後,壹家人就忙著“死”了。

在過去,殯儀員分為小型殯儀員和大型殯儀員。小迪將為死者穿上壽衣。大氅就是把屍體放進棺材裏。揚州人在小葬禮或大葬禮時,家人都會淚流滿面。尤其是大褂,棺材蓋好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死者,家屬們悲痛萬分,停止了哀悼。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社會上提倡火葬,大褂的葬禮演變成了今天的遺體告別儀式。

過去,揚州人在閉棺時會舉行“閉棺儀式”。這個時候,孝子頭上應該有個篩筐。篩筐裏有壹綹孝子的頭發,壹根松柏樹枝,壹把裹著紅布的斧子,幾顆棺材釘。“持釘”的大多是死者的兄弟,“持釘”(釘棺蓋)的是木匠。釘最後壹個釘子,叫做“子釘”。在“子釘”下面,把孝子的頭發用紅紙包好,和“子釘”壹起釘進棺蓋。揚州人的“封棺禮”是孝子盡孝的儀式,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但也有人借下葬之機“搞葬禮”。原因多為財產分配、喪葬費等家庭瑣事。壹些大親戚要麽屢邀不到,要麽拒不執釘,往往沒完沒了,曠日持久,讓葬禮成了“清場”。壹個原本是孝子孝道的禮儀,在壹些人那裏發展成了家庭鬧劇。

——李葬禮

把屍體放在棺材裏叫“棺材”,停下來埋葬叫“葬禮”。在古代,靈柩在大聚會後停放在大殿前的東臺階上,三天後移至西臺階繼續停放。這時候就叫“喪”。為什麽會有這樣壹套做法?在古代禮儀中,東邊是主人的位置,西邊是客人的位置。把靈柩從東戲臺搬到西戲臺,說明死者已經從主人變成了客人,將無法在家中久留。這是事實。

舊時揚州人的飲酒儀式是在出殯前在家中舉行,稱為“合家飲酒”。實行火葬後,遺體要先葬在殯儀館,在殯儀館舉行飲酒儀式,葬禮結束後再舉行飲酒儀式。

舊時有人請和尚念經,有人請道士做道場,還有人請鼓手奏樂或唱戲,做法不壹。人們對這些做法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和尚念經是在超度亡靈。有人說,道士的道場是為了追薦升天;也有人解釋說,鼓手的音樂和戲劇能讓死者快樂地離開。其實,這些不同的做法,都是喪俗中“扶靈入陰”這壹民間信仰的具體表現。在揚州人的信仰和習俗中,“助神入陰”的信仰由來已久。古人假設人是有靈魂的,認為死亡只是“精神上的離別,各歸本真”。這個“離”的“靈”就是靈魂,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鬼”。人死後靈魂是屬於陰間的,去往陰間的路上有很多障礙,需要壹壹指出。這是“助魂入陰”的民間心理,也是出殯前舉行家宴的民間寓意。

揚州人的“助魂入陰”除了上述表現形式外,還唱安魂曲,用民歌告知逝者去陰界途中的風景和註意事項。寶應,位於水鄉,有壹首民歌叫“十送別死者”,這是壹首幫助靈魂進入陰的安魂曲。第四段唱道:

第四,看到死去的人逍遙法外,

壹步壹步爬上仙橋,

仙橋有渡口,

登上渡船(站穩腳跟)。

在寶應,如果奶奶死了,她的“生日鞋”上會繡上小狗和小鵝,有“小狗和小鵝幫奶奶過河”的說法。可見“扶靈入陰”的信仰在民間還是比較普遍的,這也是家族喪葬的壹個重要特點。

家族葬禮是民間葬禮中最隆重的儀式。除了上述幫助神靈入陰的方法,揚州人還會舉行宴會招待來客。這就是所謂的“喪宴”。揚州人的“喪宴”歷史悠久。明朝萬歷年間的《揚州府誌》二十七卷中記載“喪禮慶,……親友宴給錢,藝妓雜”。清朝嘉慶年間的《重修揚州府誌》也說:“近日陽城春竹聲勝於哭聲。”從明代到民國,揚州的這種喪宴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奢侈。葬禮本來是為死者舉行的,但在這種情況下,卻變成了對生者的款待,這實在是違反常理的。到了現代,城市裏的奢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農村,奢靡並沒有消失。

舊時揚州有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能立即到達燕王處,而應暫時留在當地的土地廟裏。在胡普安的《中華民族風俗誌》中,有壹篇《高郵喪事》這樣記載:“靈柩之夕,須延僧之念,讓火焰過。家屬們用紙轎子、紙船、紙馬擡著他們到土地神祠,要求土地神暫時放走死者,與他們壹同返回,這叫招魂看戲。”這些紙車、紙船、紙馬都是冥界死人的交通工具。人們把它們帶到土地神社,認為它們可以把死者的靈魂帶回家。但人們認為,魂靈回家,就會有惡靈,所以揚州人把死者的魂靈帶回來,稱為“回煞”。奇怪的是,這家人帶回了死者的魂魄,又因為怕邪,當晚全家都要出門,也就是所謂的“避鬼”。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想象壹個空虛的靈魂,反過來又被自己的想象所征服。這是舊迷信行為的壹個重要特征。

清代有壹部著名的筆記小說叫《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的妻子雲娘在揚州去世,沈復按照揚州的風俗安排了雲娘的葬禮。在《浮生六記》第三卷中,他描述了從“還魂”到“避邪”的過程:

在回煞期間,據說太陽的靈魂會隨邪靈歸來,所以房間要像以前壹樣擺放,舊衣服放在床上,舊鞋子放在床下,供靈魂回訪。按照武俠的傳說,叫“閉眼”。嚴羽的做法是先叫他上床,再送他,這叫“收他”。邗江習俗,在死者的房間裏設置酒食,壹家人要做的事,就是"忌杯"。

將逝者魂魄帶回家,設酒菜招待,其余家人必避之,故賊有可乘之機,故《浮生六記》亦曰:“避之以理盜。”這是壹個難題。家裏怕兇,出門怕賊,怎麽辦?於是揚州人想出了壹個辦法,在葬禮前召集親朋好友在家“坐夜”。廣陵潮第九十五回曰:“過了壹日,已到停之日,國內外客多來。女子如秦,何,夜來坐。”“坐夜”的時候,因為人多,即使有惡靈降臨,也可以壯膽。如今,在喪期仍有“坐夜”的習俗。但是,它不像《廣陵潮》那樣,全是女性,而以男性為主。當然,現代人“夜坐”不是為了招魂避邪,而是作為對逝者的陪伴,是親情和友情的體現。所以揚州人現在把“坐夜”稱為“伴夜”。

現代揚州人的葬禮壹般持續三天,葬禮第壹天,家族葬禮第二天,葬禮第三天。喪事,揚州人也叫“喪”、“喪”、“離場”。通常在清晨。淩晨,在家中舉行最後壹次家族祭祀,然後將靈柩裝上靈車,駛向墓地(現火葬場),這在揚州也叫“印心”。舊時這種領導班子講究排場,揚州評話《皮烏辣椒》有描述:

吳翰林就是這裏人,住處在東門城的小街上。他死了很多天,今天他走出了哀悼...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去參加葬禮。孝子才十幾歲,由妃子撫養。他穿著麻衣,孝順著,牽著壹只傷心的手,被別人牽著。喪母坐在小轎子裏哭;對著棺材吹壹聲咳嗽嗶,開槍;武陟衙門派來的隊伍在前面開路,敲鑼打鼓,吹響號角;從小街到東門外的街,每隔三五個門面就有壹個路祭。.....吳翰林的靈柩上鋪了紅地毯,八個土方將靈柩從小街擡到街上。這條小街太窄了。如果妳想從小街走到大街上,就把棺材擺正,這樣妳就能上龍桿了。需要三十二個地球升降機才能爬上龍柱,那才是威武。……

這個吳翰林有身份有地位,要32個人擡棺材。過去,人們家裏需要八個人來擡棺材。在路上,壹些人不停地撒紙錢。遇路祭,應停棺待祭。現在還有棺材,是火葬場租的。不要這麽多人擡,也沒有路祭(或者農村有路祭)。他們被殯葬專用車直接送到火葬場,那些奢侈的排場就免了。

埋葬

葬禮的最後壹道程序是“埋葬”。舊時揚州人多是死後下葬,埋葬地點要提前選好。人們普遍認為,選擇壹個好的墓地可以保護後代的平安和財富。於是,有人邀請風水先生參與選地,風水先生也因此編造了很多關於選擇墓地的說法和講究。

葬地選定後,事先挖壹個可以安放棺材的深坑,俗稱“掘金井”。送葬隊伍來到墓地後,風水先生首先指出坑內棺材的方位,稱之為“方位”。然後在坑裏放壹捆稻草,點燃,就叫“暖坑”。坑暖後,孝子先下坑,別人往坑裏撒壹點碎銀或硬幣,稱為“分金”。這些碎銀碎幣後來成了挖坑的獎勵。孝子上來後,用繩子拖著棺材,平穩地放入墓穴,然後把明靜放在棺材上。這就是所謂的“安息之地”。這時有人在壹旁說了壹套吉祥話,叫做“說好”。然後開始填土,填土由孝子鏟成第壹鏟,其他喪主按輩分依次將土撒入坑中,稱為“口袋寶”。把土填平,然後把土壘成墳墓,這叫“爭金”。掃墓完畢,三天後家裏有人再來探望,就叫“復三”。至此,安葬結束。上面列出的埋葬程序和相關術語是守墓人所熟悉的。揚州西北郊有平山堂北、金桂山南等幾處墳墓。這些墓地都有守墓人,還占用了挖墓的土方。他們都非常熟悉這壹套。

喪葬習俗。

墳前說“好”有點像蓋房子、結婚洞房說“好”,但那種說“好”是看到“好”就說“好”,葬禮說“好”是說葬禮是喜事。在揚州的傳統觀念中,人們把老人去世看作是應對天氣的壹種方式,可以把葬禮當作壹件喜事,所以對葬禮“說好”就迎合了這種需求。有壹首80年代在揚州儀征采錄的《寶歌》,是這樣唱的:

小鏟鋥亮,金井四角方。

孝子入大元寶,兒孫老。

孝順的女兒竇寶面帶微笑,以後就是老壽星了。

媳婦是先富起來的胖子。

孫子笑著喊,大學畢業就出國了。

恭喜妳!恭喜妳!

“答應”的吉祥話語,讓葬禮的最後壹道程序在吉祥的祝願聲中落下帷幕。

第四,看到死去的人逍遙法外,

壹步壹步爬上仙橋,

仙橋有渡口,

登上渡船(站穩腳跟)。

在寶應,如果奶奶死了,她的“生日鞋”上會繡上小狗和小鵝,有“小狗和小鵝幫奶奶過河”的說法。可見“扶靈入陰”的信仰在民間還是比較普遍的,這也是家族喪葬的壹個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