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祝福短信 - 蘇軾的生平、作品和名人故事。

蘇軾的生平、作品和名人故事。

蘇軾生平簡介

蘇軾(1037 ~ 1101),梅州眉山(今四川)人。他的家庭有豐富的文學傳統,他的祖父蘇緒擅長閱讀和寫詩。我的父親蘇洵是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家,他對蘇軾和他的弟弟蘇轍給予了悉心的指導。他的母親石成知識淵博,見多識廣。她小時候曾經給蘇軾講過後漢的《範滂傳》,鼓勵兒子用古人的事跡去爭取榮譽。蘇軾在21歲離開四川去北京的時候,他的學識和修養已經相當成熟了。

蘇軾學識淵博,學識淵博,在北宋三教融合的思想氛圍中如魚得水。蘇轍這樣描述蘇軾的讀書過程:“賈誼和魯直壹開始就寫了壹本好書,討論古今如何治亂,不是空話。看完《莊子》,我嘆了口氣,說:“我過去也看過,只是嘴未能說話。今天看到莊子,深得我心!' .....讀了石的書,深明現實,可以洞老之學,可以暢所欲言,卻看不到自己的極限。"(《亡兄子望明末墓誌銘》)蘇軾不僅接受了儒、道、釋,而且認為它們是相通的。他曾說“莊子助孔子”,莊子對儒家的態度是“陽擠陰助”(莊子祠堂)。他還認為“儒釋道不謀而合”,“反之,互為服務”(《南華長者銘》)。這種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融合佛道思想的思想,是蘇軾人生觀的哲學基礎。

蘇軾遵從儒家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22歲中進士,26歲榮立三等功(宋代最高)。他做官後,努力成為對世界有用的人。他思想開放,註重誠信,有誌於改革國家大事,敢說敢做。因為註重政策的實際效果,王安石執行新法時遭到反對。司馬光廢除新法時持不同意見,結果屢遭拒絕。在國外時,他勤於政事,盡力為當地政府多辦實事。歷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地方官,殺蝗救災,築堤抗洪,功績卓著。甚至被貶惠州後,還捐了兩座橋。只要環境允許,蘇軾總是盡力有所作為。但蘇軾壹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未能充分施展其政治才能。44歲時遭遇“烏臺詩案”,危在旦夕。晚年壹次次被貶,直到海南這個偏僻的地方,吃著芋頭喝著水,和黎族人民過著艱苦的生活。蘇軾不是對苦難麻木不仁,也不是對強加於他的迫害逆來順受。而是以壹種全新的人生態度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將儒家的堅忍不拔、老莊蔑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壹切變化的理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了鄙夷醜惡、消解痛苦的目的。這種對生活執著、對事物超脫的人生範式,蘊含著堅定、冷靜、樂觀、曠達的精神,所以蘇軾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對生活的濃厚興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

蘇軾壹生遭受了兩次嚴重的政治迫害。第壹次,45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那裏生活了四年。第二次,59歲被貶惠州,62歲被貶儋州,65歲又回到北方。他被放逐了六年。蘇軾臨死前寫了壹幅自題畫像,說:“問君事業,黃州、徽州、儋州。”就其政治生涯而言,此番言論當然是自嘲。但對於文學家蘇軾來說,他的豐功偉績確實是在屢遭放逐的逆境中建立起來的。雖然蘇軾在文壇上久負盛名,後被貶黃州,恐禍而不敢多作詩,但黃州時期仍是其創作的壹個高峰。《前後紅墻賦》等散文,《兩個涼菜雨》等詩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都創作於此時。蘇軾被貶謫到徽州儋州時,已經是壹個飽經風霜的垂危之人,但創作激情依然不減,在藝術上進入了壹個深與美的新境界,貶謫生涯使蘇軾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使他的創作更加深刻地表現了他內心的情感波瀾。在宋代,有人認為蘇軾被貶海南不是不幸,而是逆境是時代造就了這位文學天才。

自然兼收並蓄的藝術精神,善於翻新議論文敘事、抒情、推理功能的完美結合。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高度評價韓愈、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認為韓愈的《八代文衰,道紀溺於世》(潮州韓文公祠碑),歐陽修的《大道上如韓愈》、《憶如司馬遷》(六壹故事集)都是文道並重。但是,蘇軾的文學觀和道學觀在北宋是非常獨特的。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市場有價”。文章不僅是承載道的工具,其本身的表現功能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物本理性,患無明,患知不能口手。”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並不局限於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比如生活在太陽和水中的人“有水之道”(日語比喻)。所以蘇軾主張文章要像客觀世界壹樣自然,以自然的態度。他主張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生動性,反對文風的壹元化,認為這會造成文壇像“黃毛白葦”壹樣貧瘠。

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文學思想指導下,蘇軾的散文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他從前代作品中廣泛吸收藝術營養,其中最重要的來源是戰國時期孟子、縱橫家的豪邁氣勢,莊子豐富的聯想和瀟灑的文筆。蘇軾自言自語道:“我的文筆如千裏之泉,隨處可出,平地易流。它隨巖石曲折,隨事物成形,不為人知。已知之事,常於其所為,常止於其所不能止。”(《自我評價》)他的自我評價和讀者的感受是壹致的。蘇軾確實很有表現力,幾乎沒有什麽客觀的東西或者內心的感受是他的作品表達不出來的。蘇文的風格隨著不同的對象自由變化,像流水壹樣自然流暢。韓愈的古文靠的是口才和布局、造勢等手段來達到同樣的目的,而蘇文靠的是心滿意足、思緒萬千的方式。蘇文充滿活力,但他的語言簡單自然,這是聞松不同於唐雯的特點之壹。

蘇軾擅長寫議論文。他早年寫的歷史雜文,有很強的縱橫家習氣,有時故作驚人,不可理喻。比如《論賈誼》上指責賈誼為了取信朝廷不懂得與大臣交朋友,《論範增》上提出範增應該是殺項羽的義帝。但也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如《論候》,主張老先生在秦時是隱士,羞辱是為了培養他的毅力;《論王萍》批判周平王避匪遷都的失策,新穎深刻,具有啟發性。這些史學理論善於隨機,文筆驚人,表現出高度的論證技巧,成為當時學者應試的範文,所以流傳很廣。蘇軾早年的政論文章也有類似的文體特征,但隨著閱歷的加深,縱橫家的習氣逐漸減弱。比如元佑之後寫的壹些宣敘文,內容針對性強,用詞冷靜,接近賈誼和魯直的風格。

雖然史論、政論顯示了蘇軾過人的才華,但雜文、書信、序跋等雜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也善於翻新,但形式更活潑,論述更生動,往往夾雜著敘述和抒情。它們以藝術感染力加強邏輯說服力,所以比歷史和政治理論更美。例如,日語Yu中的兩個隱喻:

生來害怕的不知道太陽,用眼睛問的才知道。或者告訴他:“太陽就像壹個銅板。”拉壹下盤子,聽聽它的聲音。他每天聞鐘,以為也是壹天。或者告訴他們,“太陽光就像蠟燭。”通過觸摸蠟燭得到它的形狀。有壹天,我想會是明天。太陽離鐘和鐘很遠,怕它的人不知道區別,求它的人因為沒見過。

南方人多,太陽和水生活在壹起。七歲時,他們會遊泳,十歲時,他們會漂浮,十五歲時,他們會漂浮。無夫則悲,必有人得水之道。與水同生,十五得道。不識水性,強則畏舟。所以,北方的勇者不問任何人,而問他們為什麽不。用他們的話說,沒有不淹死的河。所以,不學而求道者,是北學之人。

本文論證了對事物的認識不能依賴於片面的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把握事物規律的真相,而且推理非常透徹,但其推理是通過生動的事例或形象來展示的,所以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生動形象,不僅能使人獲得知性的理解,而且能帶來審美的愉悅。

又如《文與畫竹》的故事,壹方面描寫了文與畫竹的境遇,另壹方面又以情感的筆觸回憶了自己與文、柯的親密交往,以及自己在文、柯死後的悲傷,具有很強的抒情意味。從文和柯的創作經歷中,總結出藝術創作要深思熟慮的規律,這也是壹個值得記敘和探討的例子。

蘇軾的敘事筆記流浪文,敘事、抒情、議論三大功能結合得很好。《石鐘山紀》是壹部以議論為主的遊記。它著眼於石鐘山名字的由來,根據他在現場的所見所聞,糾正前人的說法,引出沒有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就不能“猜測某物是否存在”的哲學,思路清晰,論證透徹。尤為可貴的是,本文的論述是在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中逐漸展開的,比如寫了壹段月夜泛舟看山形:

在夜月的黃昏,我和邁克爾獨自乘船來到懸崖邊,石頭站在壹邊,像壹只野獸和壹個奇怪的幽靈,他們想與人戰鬥。鸛鳥棲息在山上,人的聲音也開始響起,它們突然飛上雲端。也有人在谷中笑若老人老,或說,此鸛鶴也。郁芳歸心似箭,但他在水上發出響亮的聲音,那聲音就像鐘鼓壹樣,船夫害怕了。

寥寥幾筆勾勒出壹個美麗而陰郁的境界,讀來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喜歡幽玄探索、務實求真的情懷也得到充分展現。情景交融的描寫直接配合討論,堪稱敘事、抒情、推理完美結合的典範。

因為蘇軾的作文是以“言出必行”為原則的,該做什麽就做什麽,該停就停,少詞少句,這壹點在他的筆記和隨筆中最為突出。比如《天堂夜遊》:

2006年10月12日,元豐夜裏脫衣,月光下進屋,高高興興地出發了。閑來無事的人去承天寺找張懷民。人們沒有睡覺,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庭院空如水,水中長滿了藻、竹、柏。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這麽自由的人。

全文只有八十余字,但意境超脫,韻味雋永,是宋代的壹篇奇葩。

蘇軾和劉四的辭賦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辭賦繼承了歐陽修的傳統,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吸收了詩歌的抒情意味,使《照妳》勝於蘭,創作出《紅墻賦》、《後紅墻賦》等名篇。《赤壁賦》遵循傳統的主客體問答模式,克制客體,延展主體,表達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描寫長江月夜美景。全文駢散,情景交融,是壹首優美的散文詩。比如壹個場景:

微風習習,水無法到達水面。舉杯向同伴祝酒,背誦與月亮有關的文章,歌頌篇章。不多久,月亮從東山升起,徘徊在北鬥七星和牛之間。乳白色的霧氣橫貫江面,碧水連天。讓小船漂浮在茫無邊際的江面上,越過浩瀚無垠的江面。浩瀚無垠,不知止於虛風,飄然獨立,我是神仙。

美麗清澈的景色和輕松愉悅的心情構成了開闊明朗的藝術境界,而那種模糊虛幻的感覺直接為後來超脫人生哲理的寫作做了鋪墊,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技巧。

蘇軾行雲流水的風格甚至在四十六中也有體現。他在國子監的時候,聖旨構圖之豐富,氣勢之恢弘,在太閣人物中實屬罕見。他被貶後,寫出來的表情更是真實感人,是四六級文體中不可多得的氣質之作。如《感謝遷汝州表》:

唯有自憐,命送江湖;驚魂未定,林遊在中間遊。憔悴和不人道,張狂失去了他的野心。老婆偷笑,親戚朋友卻分手。患病多年後,每個人都被傳為已死;饑寒交迫加上烈日暴曬,我也厭倦了余生。

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但從文學角度來說,蘇文無疑是宋文中最有成就的壹位。

幹預社會,思考人生,樂觀曠達的精神巧妙運用藝術技巧,超越了宋詩剛柔相濟的藝術風格。

蘇軾忠厚率真。他曾聲稱:“言從心出,奔到口;言語吐人,言語反人。我以為我寧願和別人對著幹,就吐出來了。”所以,蘇軾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是毫不掩飾的,其中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2700多首蘇詩中,幹預社會現實、思考人生的主題十分突出。

蘇軾對社會現實中各種不合理現象的態度是“不合時宜”,他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他在很多縣當過地方官,深知民情。他經常在詩中寫自己耳聞目睹的民間疾苦,比如寫北方遭受蝗災的農民:“東方三年大旱,舉家逃難,甚至蓋樓。老農又餓又痛地嘆了壹口氣,哭了起來。”(除了夜裏大雪,留在潿洲國,又會晴轉雪),寫南方洪水下的百姓:“吳越人唉,被江湖吞噬已久。官方對李淵不滿意。”當時賦稅很重,糧賤傷農,外幣的負擔也在農民身上。他們辛辛苦苦收割糧食,難以應付政府的征餉:“今日官要錢,不要米,西北萬裏招羌人。宮在朝廷更苦,但不如做個河伯女人!”(吳中天傅坦)

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不局限於新政,也不局限於當下。他批判了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弊端和陋習,體現了更深刻的批判意識。如“李”晚年寫道:

十裏壹飛灰,五裏壹火。我知道那是李子樹枝和龍眼。飛過山海,風枝葉如新采。宮中美人壹破臉,驚為天人,血濺千年。永元荔枝來膠州,天寶年宮取之。到目前為止,我想吃福臨的肉,還沒有人去過。我希望上帝憐憫這孩子,我不會生瘡。雨有利金,百姓不饑寒。妳看武夷溪邊的粟芽,前丁後蔡襄籠加。爭取新寵物,各有所圖,今年爭取官茶。我的國王缺少什麽?多丟人的壹張嘴!洛陽項峻忠家,憐也入姚黃華!

從唐代的納貢荔枝到宋代的貢茶獻花,他尖銳地嘲諷了朝臣的諂媚和朝廷的奢靡。蘇軾晚年仍敢怒而罵,可見其批判精神是何等的執著!

蘇軾壹生跌宕起伏,四處遊歷,人生經歷極其豐富。他善於從生活經驗中總結經驗,從客觀事物中看到規律。在他眼裏,平凡的生活內容和自然風光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賀子遊澠池懷古》兩句詩:

從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側面,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去看廬山,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我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因為我在廬山。

哪裏的生活都是什麽樣的?這應該像洪飛踏雪。手指和爪子不小心留在了泥上。洪飛做了什麽?老僧已死,成了新塔,壞墻沒理由看老題。還記得崎嶇的過去嗎?路漫漫其修遠兮,驢嘶其聲。

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上升為哲學,對生活的感悟也轉化為理性的思考。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詩歌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自然表達出來的,而不是通過邏輯演繹或討論分析。這種詩既優美又有趣,名副其實。“不知廬山真面目”“雪泥紅爪”壹出就成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可見蘇軾的情理詩廣受喜愛。蘇軾的詩裏有很多類似的作品,比如泗州的僧伽塔,湖上楚清後飲的雨,慈湖的治風。蘇軾很有洞見,所以處處都能找到絕妙的點子。

深沈的生命思考使蘇軾對沈浮持壹種從容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軾的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蘇軾在逆境中的詩,當然包含著痛苦、憤懣、苦悶,如黃州寫的《寒食雨》兩首,描寫了“空水泡煮涼菜,破竈燒蘆葦”的人生困境和“君之門深,墳在萬裏”的心態。而蘇軾更多的詩歌表現出對苦難的蔑視和對苦難的超越。黃州,壹座山環水繞的不毛之城,被他描寫成“大江繞國知魚美,山中筍香”(《初抵黃州》),而亂石嶙峋的坡被寫成“不愁找不到坡頂正道,自愛拖棍聲”(《東坡》)。嶺南遙遠,古人視之為畏途。韓愈貶謫潮州,柳宗元貶謫柳州,其詩多以悲涼為主。但蘇軾貶謫徽州時,曾寫詩說:“壹日荔枝枝三百枝,長大為嶺南人,義無反顧。”(《荔枝杈二首》(下)並貶儋州,曰:“其年何人寫地理地理?海南萬裏真武鄉。”(“我去了海南,兒子是雷州的。我奉命前往,互不相識。武職聽說它還在葡萄樹上,是時候追上它了。這種樂觀豁達的核心是堅定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運屈服的戰鬥精神。所以蘇軾在逆境中所作的詩,仍是風格瑰麗,並無疲乏抑郁之病,如《六月二十日渡海夜》:

到第三天晚上,苦雨終會放晴。誰裝飾了雲和月亮?自然美和海洋顏色的澄清。閑暇之余,陸佐利用音樂,大致了解了壹下軒轅的音樂。我不討厭南方的九死壹生,所以我會精彩的旅行壹輩子!

這是蘇軾從儋州回來赦北時的所作所為,表現了他戰勝黑暗的驕傲和受辱的曠達態度。

蘇軾學識淵博,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待藝術規範有著驚人的革新精神。蘇軾詩中的比喻生動、新穎、層出不窮。比如“春杯雨多過羅灣”(《南園》),“第壹次互相較勁”(《王維吳道子畫》),“要想知道生命的盡頭,妳就像壹條蛇。秤沒了壹半,誰能蓋?”(《守歲》)眾所周知。再比如《百步洪水》,其中用了七個比喻來形容流水:“就像兔子走在鷹上,駿馬賭在陡坡上。斷弦離柱箭放,飛電球翻載。”真的做到了壹個絕妙的比喻。蘇軾讀萬卷書,用經時來左右。因為典故太多,他有時會被後人詬病,但大多數情況下,蘇軾的典故都是穩妥準確,順理成章,達到了水有鹽味的妙處。比如他寫詩安慰最後壹名的李治,說“終其壹生,談古戰場,迷孫。”堪稱用典的精妙典範。蘇軾詩中的對仗精致明快,立意打破常規。如“喜作遙夢,地名恐哭孤臣”(《八月七初入江西,渡驚懼灘》),“三關後老死,壹閃而逝”(《永樂文長者已亡》),法新而不落俗套。正是因為蘇軾對比喻、典故、對仗等技巧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所以他才能超越技巧,寫出毫無鍛煉痕跡的詩歌。比如“我第壹次在營口見到胡愛山,是到壽州的那天”:

我們的河岸日夜走向河海,楓葉在秋天長呀長。長淮忽不見天日,青山船低久。壽州已見白石塔,未轉黃茅山。浪平風柔,老人就這樣在煙霧中站了很久。

看似平淡實則驚世駭俗,看似松散實則凝練,詩中幾乎沒有具體的技法,因為它的藝術追求是著眼於整體的。

阿清詩人趙翼評價蘇軾:“自然之筆,涼如悲梨,快如剪子,有隱必達之情,是繼李、杜之後的大家。”的確,蘇軾詩詞的表現力是驚人的,沒有什麽題材是蘇軾詩詞所不能包含的。在溪中拍照,打水泡茶,是很平常的事,但蘇軾寫道,“鱗次櫛比,我不得不皺眉。散成數百個東坡,瞬間在此”(《潘迎》);“大瓢存月於春甕,小瓢分江為夜瓶”(《吉岡煎茶》),特別生動有趣。又比如他只用了壹句“三尺長脛亭瘦體”就形象地畫出了病鶴無精打采、精瘦的狀態。他講述了“惠州有壹個池塘,池塘裏藏著壹只餃子”的傳說...老虎在上面喝水,吃餃子尾巴,浮在水面上”,而他只用了“潛水秤裏有餓餃子,尾巴渴老虎”的十字架來寫完整個故事。即使是很難的題材,蘇軾的作品往往也能化難為易,舉重若輕。比如《續二供路》就吟誦了唐代畫家周舫的壹幅畫《我的妻子不是仰躺著的》。如何形容壹個美女的背影?蘇軾先從想象的地方落筆,推斷畫中人的美:“教妳回頭看,妳就會微笑。”然後他把這種美想象成杜甫當年在曲江頭遠遠看到的壹個身影。最後,他以民間情侶互為賓客的故事作為陪襯,哀嘆宮中美人的不幸。我想上天入地,但我很中肯,表現出我對題材的非凡駕馭能力。

蘇軾和他的文學理論壹樣,在詩歌風格上也主張折衷主義。他曾模仿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孟郊甚至他的詩友黃庭堅的詩風,個個惟妙惟肖。“矮矮胖瘦,各有所圖,玉環飛來誰敢出家”(孫信《老人求墨妙亭詩》)的多元化審美趣味,使他能夠領略到各種風格和傾向。蘇軾特別註意兩種對立風格的融合,所以在評論別人的詩歌時,提出了“清遠李雄”和“清雄絕俗”的術語。蘇軾在創作中十分註重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相互滲透和調節。毫無疑問,蘇軾詩歌的主導風格是豪放,他的壹些作品甚至有豪放無殘的缺點。但蘇軾詩詞中有不少佳作做到了剛柔並濟,從而呈現出“清雄”的風格,如《遊金山寺》:

我家的河發源於初,官遊直送大海。據說潮高十尺,天冷了還有沙痕。鐘靈南岸的石盤頭自古以來就有驚濤駭浪。努力登上國家之巔,大江南北綠水青山多。晚上不敢回家,山僧留下來看夕陽。清風無邊靴薄,魚尾當空紅。那時候江悅出生,二更天昏地暗。河心如炬,飛焰照山中鳥。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麽,但我不是鬼也不是人!江山是如此的不願意回到山上,而申江又是如此的驚訝和固執。我是謝姜的神,我不能像河流壹樣回到我的土地。

描寫細致分明,但筆法飛升,形象絕妙。憂郁的情緒與瀟灑的風度融為壹體,透出豪邁的氣概,典型地反映了蘇軾詩歌的風格特征。

北宋後期,以“元佑”詩壇為代表,是宋詩的全盛時期,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高峰。王、黃、陳的詩歌在風格和個性上的突出和鮮明,也許比蘇軾的詩歌更引人註目。但就創作成就而言,蘇軾無疑是北宋第壹詩人。蘇軾的詩歌在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感內涵深刻等維度上表現突出。更重要的是,蘇軾有很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和創作上並沒有把某種風格推到雕像的地位。這樣,蘇軾雖然在開創宋詩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基本上避免了宋詩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尖銳生硬和平淡乏味。因此,蘇軾在總體成就上超越了同時代人,成為宋代最受歡迎的詩人。

從整體詞觀看詞的發展:以詩為詞的方法體現了詞體的多樣性。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壹種文體本身的發展而言,蘇軾的歷史貢獻已經超越了蘇文和蘇軾。繼柳永之後,蘇軾對詞風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柯巖”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為獨立的抒情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詞的轉型是基於他的詞學觀念和“獨樹壹幟”的創作主張。

自晚唐五代以來,詞壹直被視為“道”。詩人墨客只是用他的余力和遊戲的態度作詞,寫完後“掃跡戲逗浪”(見胡寅《湘子寅酒邊集序》)。詞在宋初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方之術,尚缺深度”(同上),不能等同於“載道”、“言誌”之詩。柳永壹生致力於詞的創作,推動了詞體的發展,但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需要蘇軾來完成。

蘇軾首先在理論上打破了詩優於詞的觀念。他認為詩是同源的,字“是詩的苗”。詩和詞雖然有外在的區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達功能應該是壹致的。所以他常常以詩比詞,說柳永在《巴生贛州》中的名句:“此句不減唐人在詩中的高度”(見《後街錄》卷七),又贊蔡“新詞,此古詩亦長亦短”(與蔡書)。由於他從文體概念上把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為詞向詩體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交流和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了使詞的審美趣味真正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要“壹家”的創作主張。他在《同賢》中說:“晉是壹個相當小的字,雖然它沒有劉的味道,它也是壹個家族。.....挺壯觀的。”這裏的“為壹家”說是針對柳永詞不同的“韻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瑰麗的格調和寬廣的意境,詞要與人的素質相符合,詞要像寫詩壹樣抒發自己的真性情和獨特的生活感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詞的創作中“寫得像個男人”(《答張文倩仙成書》)。蘇軾在文章中始終是氣節並重的,但在文學上他反對因循,所以他不滿足於秦觀的“學劉啟的詞”,缺乏“氣節”。

拓展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詩的境界,是蘇軾詞風改革的主要方向。他把傳統的表達女性的溫柔擴展為表達男性的驕傲,把傳統的表達愛情擴展為表達氣質,使文字像詩歌壹樣充分表現作者的氣質擁抱和個性。宋揚《古今詞註》說蘇軾“寫詩加詞綴,金人元浩文認為東坡詞“超情,不知有詞”(《新玄樂府序》)。如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寫“沁園春,密州,早走,即刻送子”:

孤堂燈綠,野店雞數,旅枕夢殘。漸漸月色會練,晨霜會苦;雲山滿錦,朝露為露。世界是無窮的,勞動和生活是有限的,這似乎是這個區的快樂。呢喃,我與鞍無言,往事千回。到時候,* * *客長安。就像壹個少年從兩個地方來。文筆有千言萬語,胸中有萬卷書,很難為妳。當妳用理由的時候,妳可以藏在我裏面。為什麽不坐在旁邊看呢?他長的很健康,但他10歲就死了,他為前者而戰。

既表現了他“君子而從之”的人生理想,又表現了他年輕時意氣風發、豪邁自信的精神,還揭示了他中年事業受挫後復雜的人生感受。後來寫在密州的《江神子獵密州》壹書,就表明了他馳騁沙場、領導壹國的遠大抱負:

我是壹個青少年。向左導致黃色。右青蒼。金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了報答全城人民追隨我慷慨的狩獵提議,我將像孫權壹樣親自射殺這只老虎。酒滿了,箱子還開著。太陽穴上有輕微的霜。有什麽壞處?在雲端持節,何時送鳳堂。我會讓我的力量像滿月壹樣飽滿,像滿月壹樣飽滿,向著西北,射向西夏軍的隊伍。

這種現實的“射虎”太守與理想的“彎弓”和“射天狼”的英雄形象,繼範仲淹的《漁父豪情》之後,又進壹步改變了以粉紅女郎和齊作子為主要抒情英雄的詩歌格局。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崇高理想、激情活力的有誌之士走進詞的世界,改變了詞原有的柔美意境,開了南宋新派詞人的先河。

蘇麗珂的詩,蘇軾的詩經常表達他對人生的思考。蘇軾在徐州時,體會到“古今夢如夢,但有舊歡新怨”(《不遇音樂》中的“月如霜”)。“烏臺詩案”後,人生命運的突變使他更加真實而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的艱辛和命運的變化。他不止壹次感嘆“人生如夢”(念奴嬌《赤壁懷古》),“笑辛辛苦苦生出夢來”(醉蓬萊),“壹切到最後都是夢”(南鄉子重酒韓暉樓獻徐俊友),“天下大夢”(西江月)。所謂“人生如夢”,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暫和命運的虛幻多變,又指命運的難以自控的如夢,即《臨江仙》(夜飲東坡後醒)中的“恨此身已久”二字。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的哲學意蘊。

蘇軾雖深感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努力追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脫適應的人生態度:

不要聽樹林裏打樹葉的聲音。為什麽不唱歌,慢慢走?竹竿和鞋子比馬輕。誰害怕了?壹件雨衣的蓑衣,任憑風吹雨打,依然過著我的生活。寒冷的春風喚醒了我。微寒。山坡傾斜,但很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