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習俗是壹個涉及面廣、內容復雜的話題,涉及到人們社會生活和交往的方方面面。這裏簡單介紹壹下美國人的文化習俗。
(1),美國家庭
傳統的美國家庭被稱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包括丈夫、妻子和孩子。今天,普通美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或者幾只寵物)。在壹些文化中,大家庭住在壹起,甚至幾代人住在壹起。在美國,壹個以上的家庭住在壹個屋檐下是很罕見的。
美國人重視他們的家人回家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許多家庭實行民主政治治理,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公平的觀念廣泛存在於美國家庭中;除了敬畏之外,孩子還把父母當成好朋友,夫妻之間經常分擔家務;許多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臥室裏有隱私權;孩子從小就有理財的責任。他們可能會有零花錢,或者每周出去工作。父母經常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自由。學齡前的孩子可以選擇穿什麽衣服或者買什麽玩具,而年輕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和結婚對象。
(2)美國婚姻
在婚姻問題上,美國人強調情感第壹:交往自由,擇偶自由,戀愛自由。戀愛中的男女壹般不需要媒人介紹,父母也很少幹涉。強調性自由是很多美國人的愛情觀。他們認為,無論男女,都不需要知道太多,漂亮的外表,強健的身體,性感的誘惑,就足以形成感情的基礎。他們重視婚姻契約:婚前,男女雙方到律師事務所簽訂“婚姻契約”,主要內容是婚後金錢歸屬、家務分擔、離婚前提條件等。他們還強調離婚的自由,並將離婚視為壹件喜事。全社會離婚率很高。
美國傳統的婚禮充滿了驚喜。壹般來說,他們的婚禮都強調“新、舊、借、藍”的特點。所謂“新”,就是新娘必須穿上嶄新的白色禮服,以示新生活的開始;“舊”是指新娘頭上的白紗必須是舊的(壹般是結婚時母親用的),以示不忘父母之恩;“借”是向女朋友借新娘的手帕,以示友誼。“藍色”是指新娘佩戴的絲帶必須是藍色的,以表示她贏得了真誠的愛情。現代美國人的婚禮大多在當地法院舉行,由壹名法官負責婚禮。新人往往不穿禮服,不收禮物,不辦婚宴。還有壹些婚禮是在戶外以野餐的形式舉行,只有雙方的父母、兄弟姐妹才能參加。他們非常重視他們的結婚紀念日,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壹年都更加珍貴。他們每個結婚紀念日的名字都很有意思:第壹年叫紙婚,第二年叫棉婚,接下來是皮婚,木婚,鐵婚,銅婚,陶瓷婚,水晶婚等等。從第十五年開始,每五年有壹個名字。分別是:琺瑯婚、銀婚、珍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翡翠婚、鉆石婚。在這些節日裏,丈夫和妻子經常互贈禮物,相互贊美和感謝,這使彼此感到欣慰。
2.慶祝重要節日
壹、感恩節。六月的最後壹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創造的壹個古老節日,也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感恩節那天,美國全國都非常熱鬧。城鄉城鎮到處舉行盛裝遊行、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學校和商店也按要求放假。孩子們也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樣子,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裝,畫著臉或者戴上面具在街上唱歌吹喇叭。那天教堂裏也有很多人。根據習俗,人們應該在這裏祈禱感恩。美國人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各奔東西。感恩節的時候,他們總是努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大嚼著美味的火雞,聊著往事,讓人感覺特別親切溫暖。
b,聖誕節。這是美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每年的65438年2月25日,全國都沈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從感恩節的第二天起,美國人就壹直為聖誕節忙碌著。每個商店都擠滿了人。商人要能言善辯,推銷自己的各種商品,普通人也願意借此機會棄舊更新。平安夜是壹個狂歡之夜。美國人經常整夜舉行慶祝活動。人們在小樅樹或小松樹上掛禮物、五顏六色的花和燈籠,在樹頂上掛壹顆大星星。大人們站在旁邊欣賞聖誕樹,孩子們甚至手牽手圍著它跳舞。在公共場所,聖誕老人的形象在賀年卡上隨處可見。有時候在家裏,壹個人裝扮成聖誕老人,給大家分發禮物。美國人把聖誕節當作狂歡節來慶祝。送禮物和裝飾家庭是他們最重要的慶祝方式。每個家庭都有壹大包禮物。孩子們把襪子掛在火邊,希望聖誕老人會帶來禮物,晚上把禮物放在襪子裏。5438年6月中旬+2月,每個家庭都會在市場上挑選壹棵滿意的聖誕樹,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裝飾起來。青少年喜歡在平安夜和平安夜舉行聚會。很多《愛的種子》的年輕人把第壹次參加聖誕舞會當成了人生中的壹件大事!
第三,美國人的社交
(1),禮物
壹般來說,美國人不會隨便送禮物。有些人在收到禮物時往往顯得有點尷尬。如果他們碰巧沒有任何回報,那就更是如此。但是遇到節日、生日、婚禮或者探望病人,禮物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人最喜歡在聖誕節互贈禮物。聖誕節時,天真的孩子們會因為收到各種新奇的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是聖誕老人送的禮物。成年人經常互贈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禮物應該用花紙包好,用絲帶系好。按照美國的傳統,聖誕節前幾天有壹個“白色聖誕節”,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大多數拜訪都是送花,有時送盆景。芬芳的花朵給人帶來春天的氣息,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傳統上,如果妳親自去吊唁,壹般會送花在瓶子裏,不附名片;如果讓花店直接送,壹定要附上名片。
送朋友長途旅行時,往往會送禮物。禮物壹般是鮮花、零食、水果或者書籍雜誌。禮物上還附有壹張名片,祝他壹路平安。
此外,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祥的。有時候感覺不是給三個梨,和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不壹樣。當美國人收到禮物時,他們必須立即打開禮物,在送禮者面前欣賞或品嘗,並立即感謝送禮者。
禮品包裝精美,外表華麗,但裏面不壹定太貴。有時候打開內三層外三層的精致包裝,只露出幾塊巧克力。
(2)約會
美國人註重效率,有計劃地安排每天的時間。什麽時候做什麽,壹般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所以,他們絕對不希望有人突然來訪,打亂他們的計劃,除了至親好友。不僅平時,星期天也是。美國社會是壹個競爭激烈的戰場。美國人在緊張的工作之後,應該在假期裏和妻兒享受天倫之樂。如果外人不打招呼就沖進來,會不受歡迎。所以,去美國家庭做客,壹定要提前預約,否則會被視為不速之客,甚至被拒之門外。
男女交往在美國比較開放,約會、看電影吃飯也很常見。和異性有熱情的交流並不失禮。男女都可以主動邀請,通常是男性比較主動。妳可以分開付帳,也可以請客壹方。如果壹個美國朋友說,“我們去喝杯啤酒吧”或者“想喝杯咖啡嗎?“別誤會,他會請妳的。這種情況通常是荷蘭人。如果妳被邀請去餐館,妳可以提議飯後付小費。如果主人堅持不讓,妳也不用勉強。
約會有時候沒有別的意思,也不代表會成為特別的伴侶。所以,如果妳想約個人壹起聊聊天、看個電影或者吃個飯,從而增進雙方的友誼,度過壹段愉快的時光,請妳主動大方地邀請他們。如果妳不想和對方約會或者對方做了讓妳不舒服的事情,妳可以禮貌但肯定地說“不”。尊重對方是基本的溝通原則和力量。約會要準時,如果去吃飯最好遲到幾分鐘;如果主人提前到了,那就太沒禮貌了。緊急情況下不能按時赴約,壹定要打電話解釋,絕對不能隨意留人空當。
(3)去吃飯
美國人常說“隨時來找我”,有些邀請還挺有誠意的,但妳還是要提前打電話確定拜訪的時間,以免因為妳的“隨時”而給別人帶來不便。如果妳收到正式邀請,如果邀請函上印著“R.S.V.P ”,壹定要打電話通知妳去不去。大型活動的邀請函通常只印著遺憾,此時不參加只需通知。沒有把握的約會,不要輕易承諾;如果妳暫時不能赴約,請打電話。如果有什麽飲食禁忌,可以先告知我。特殊的文化習俗和飲食禁忌是可以理解和尊重的。如果妳被邀請參加家庭聚會,妳可以問主人需要什麽禮物。即使主人婉拒了,妳還是可以帶壹瓶酒或者壹束花,或者壹些有洋味的小禮物。除非事先說明,壹般的聚會活動,不宜帶小孩參加。如果聚會的性質是野餐燒烤,大部分可以全家參加。別忘了在宴會後的三四天內給主人寄壹張感謝卡或壹封信。
(4)訪問
約會時要體貼,約會時要準時,拜訪時要禮貌自然。首先,敲門或按門鈴,進門前要得到主人的允許。有些人在門口有擦鞋用的棕色毛氈。妳應該把鞋上的臟東西擦掉,以免弄臟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進門後脫下帽子戴在房間裏是不禮貌的。如果妳在雨天參觀,妳應該註意把雨傘和雨衣放在戶外。脫下外套和大衣後,主人壹般會主動幫妳拿,掛好。這個時候,妳就不用提了。進屋後,要先對女主人好,再對主人好。如果主人家坐滿了客人和朋友,那麽只要和主人和熟人握手,向別人點頭就可以了。
當妳在美國人家裏做客時,沒有必要太正式。如果主人請妳坐下,如果妳不馬上坐下以示禮貌,會讓主人感到不安,認為椅子不幹凈或不方便。做客時,不要看主人桌上的字,也不要隨意翻看文件。不要亂動室內古董,更不要問室內電器的價格。
做客的時候不要輕易抽煙。如果妳想抽煙,妳應該先問壹下這裏的女士是否介意,並向別人敬酒。如果主人敬妳壹支煙,那麽即使妳有煙,也要接受主人的煙,不要拒絕抽自己的。不然主人會覺得妳看不起他,覺得很不開心。
在美國家庭吃飯時,如果妳不熟悉吃西餐的禮儀,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註意女主人的動作,照著她做就不會出錯。在餐桌上,美國有許多與我們不同的習慣。人們經常會發現壹個有趣的現象:為了表達同樣的友好感情,不同國家的人會有截然相反的說法和做法。中國人請客吃飯時,往往會謙虛地表示菜做得不好,請原諒。而美國人則要說“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妳喜歡”之類的話。所以,到美國人家裏做客,聽到主人誇飯菜做得好,並不奇怪,妳應該贊美女主人的手藝。當中國的主人召喚客人時,客人總是盡力做出讓步,以示禮貌。在美國這樣做是不屈不撓的。當主人第壹次為妳點菜時,妳不必客氣,否則女主人會認為妳認為她的菜沒有做好。在餐桌上,女主人是隱形的領導。上菜後,客人通常要等到女主人開始用餐。晚飯後。女主人也要帶領客人離開。
在美國人家裏不宜逗留太久,以免過多耽誤主人的時間。但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離開,和主人聊壹會兒,然後道謝離開。如果夫妻二人壹起去別人家,妻子應該站起來先離開。在比較正式的宴會上,如果客人很多,要等高級客人或重要的女客人先離開後再離開。如果客人需要先離開,他應該在離開前請求主人的原諒。
如果妳和主人不是很熟,妳應該在拜訪後給主人打個電話表示感謝,或者給主人寫個“謝謝”的便條,這樣在禮貌上會更體貼。
(5)禮儀
1,鞠躬禮,是下屬對上級或同級之間的禮節。鞠躬時,摘下帽子,右手握住帽檐中央,摘下,左手下垂,身體前傾15度左右,眼睛看著受禮人,同時打招呼。握手是全世界通用的禮儀。起源於歐洲,最初的意思是手裏沒有武器,沒有仁慈。握手時,客人應該先伸出手再握手。壹般握手時不戴手套,但尊貴的人和女士可以戴手套。敬禮時不要交叉,與女性握手不要握得太緊。
2、點頭禮,是同輩或同輩之間的禮儀。如果在路上遇到,旅途中也可以。遇到長官、上級、長輩,不能點頭,只能鞠躬、鞠躬。
3、舉手並註意儀式,這是軍人禮儀。敬禮時,舉起右手,手指伸直保持水平,用指尖觸碰帽檐右側,手掌微微向外,雙臂與肩同高,眼睛看著受禮人,待對方回禮後,再放下手。
4.吻手是歐美上流社會的禮節。遇到高貴的女子或女士時,如果女子先伸出手,做壹個下垂的手勢,她會輕輕地舉起手掌親吻。如果女方不伸手,就不能吻她的手。
5、接吻禮,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朋友,夫妻之間表示好感和愛撫的壹種禮儀。通常是親吻對方的臉或額頭。當妳高興、快樂或悲傷時,妳通常會親吻以表達愛意或安慰。
6.擁抱禮是歐美熟人朋友間表達親密感情的壹種禮儀。見面或告別時相互擁抱表示親密和深情。擁抱儀式通常與親吻儀式壹起進行。
(6)地址
大多數美國人不喜歡用先生、夫人或女士這樣的稱呼,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太嚴肅了。美國男人、女人和孩子喜歡被直呼其名,並認為這是善良和友好的象征。當人們第壹次見面時,他們經常用他們的名字和姓氏來介紹對方,例如,“我叫瑪麗?史密斯”,那麽對方就可以隨意稱呼她“瑪麗”或者“史密斯小姐”了。人們可能在談話開始時以姓氏稱呼對方,過壹會兒就改名字,這是很常見的。有時妳剛遇到壹個美國人,不知道如何稱呼他。妳可以只是稱呼他先生或者女士,這個時候對方會很快明白妳的心理。熱情地告訴他,“我叫詹姆斯?威爾遜,請叫我詹姆斯”或者“不要叫我史密斯夫人,就叫我薩莉”。
的確,美國人無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總是盡量稱呼對方的名字,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美國某刊物曾經做過壹個關於150工商行業稱呼的調查,發現85%的人只叫自己的名字。美國人很少使用正式的頭銜來稱呼他人。正式頭銜壹般只用於法官、政府高級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士。例如:哈裏法官、史密斯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布朗博士、格林教授、懷特主教等。值得註意的是,美國人從不使用董事、經理、校長等行政頭銜稱呼他人。
(7)禮貌用語
很多去過美國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美國人嘴巴甜,對好聽的話從不吝嗇,往往讓聽者感到舒服;的確,在美國,“請”、“謝謝”、“對不起”隨處可見。在美國,無論誰得到別人的幫助,都會說“謝謝”,哪怕是總統請客。在商場裏,售貨員總是面帶微笑。當顧客進來時,他們會主動迎上去,問:“我能幫妳嗎?”顧客付款時,會微笑感謝,最後還會附上感謝信送妳離開;同樣,客戶收到貨也會反復感謝。
美國人對彼此總是很有禮貌,不僅是夫妻之間,和孩子說話時也會用“請”和“謝謝”。這樣,孩子自然就養成了講禮貌的好習慣。
美國人也習慣對別人說“對不起”。人與人發生小摩擦時,說壹句“對不起”往往能讓芥蒂消失;哪怕遇到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問路,在劇院走過別人的座位等等。,美國人會反復道歉;美國人認為在公共場所打嗝,或者與人交談時打噴嚏或咳嗽是不禮貌的。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說“對不起”,請求對方原諒。
(8)女士優先
美國女性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何,更何況在這裏。但在社交場合,他們總會得到特殊對待;尊重女性是歐美國家的傳統習俗,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受到了歐洲中世紀騎士精神的影響。從宗教角度來說,是出於對聖母瑪利亞的尊重。
按照美國人的習俗,在社交場合,男人要謙虛,處處愛護女人;走路時,男士應走在靠近馬路的壹側;落座時,應先請女方坐下;上下電梯,讓女方走在前面;進門時,男方要開門,邀請女方上前;但下車下樓時,男士要走在前面照顧女士;進入餐廳、劇院時,男士可以走在前面,給女士找好座位;吃飯時,請女方先點菜;和女性打招呼時,男性要站起來,女性不用站起來,坐著點頭就行;男女握手時,男士必須脫手套,女士則不必脫;女人的東西掉在地上,男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幫她撿起來。
總之,美國男人在社會交往中接觸女性時,壹方面事事尊重女性,另壹方面又要處處以保護者的身份出現,以顯示自己的地位。
(9)社會禁忌
1,從不搭便車
在美國旅遊壹定不要搭便車,這是美國的治安狀況造成的。在美國,被搶錢或被搭便車者羞辱之類的案例屢見不鮮。有的歹徒看到路邊走來的女子,會主動停下來,禮貌地要求搭車。如果妳誤以為他是好意,那無異於送羊入虎口。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冷冷的拒絕,不要再犯錯。不僅如此,要求搭車的人也不要輕易答應,因為有些歹徒,包括年輕女孩,上車後就等著搭車,以威脅的方式騙錢。
2.晚上最好不要坐地鐵。
紐約的地鐵極其淩亂,晚上成了黑社會成員的聚集地。吸毒者、小偷、流氓、毒販聚集於此,整個氛圍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妳不在乎這些,那麽事故發生後,紐約的警察不會同情妳,甚至可能會責怪妳:“晚上坐地鐵不等於在鱷魚聚集的水裏遊泳?出了問題,責任在自己。”
3.不要叫黑人“Negro”
Negro在英語中是“黑色”的意思。尤指從非洲被賣到美國做奴隸的黑人;所以在美國不要叫黑人“Negro”,尤其是和白人說話的時候。否則黑人會感覺到妳對他的輕視;說到黑人,最好用“黑”字,黑人也會坦然接受這個稱呼。
4.妳不能只說“對不起”
“對不起”和“對不起”都有“對不起”和“抱歉”的意思,但“對不起”的語氣較重,表示承認自己的過錯或錯誤;如果為了禮貌而輕易出口,往往會被對方抓住把柄;追究其實不屬於妳的責任。那時候只會有“啞巴吃黃連”,因為那句“對不起”已經承認自己錯了,怎麽才能回心轉意呢?
5.謙虛不是壹種美德
中國視謙虛為美德,美國人卻視謙虛為虛偽的代名詞。如果壹個英語流利的人道歉說自己英語說得不好,然後說壹口流利的英語,美國人會認為他撒了謊,是壹個虛偽做作的人。所以在和美國打交道的時候,妳要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能力,壹個是壹個,十個是十個,不必謙虛客氣,否則會適得其反。
6.向陌生人問好
在路上,在電梯裏,或者在樓道裏,經常會遇到迎面走來的人,目光相遇。這時候用眼神打招呼是美國人的習慣。我們不應該馬上把目光移開,或者把臉轉向壹邊,假裝沒看見。只有那些不順眼,不屑壹顧的人才這麽做。美國清晨走在大街上,如果遇到路過的人,習慣上說“早上好”;當然,在壹條行人很多的街上,不壹定要和所有路過的人打招呼或者打招呼。
7.對話中的話題
參加美國人的聚會,不要只談自己最關心、最擅長的話題。談論只有自己熟悉的話題,會讓別人尷尬,產生厭惡感。談論個人業務上的事情,炫耀,也會讓別人覺得妳眼界狹窄,除了自己的事情以外,什麽都不懂。交談中,要尋找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醫生可以聊文學,科學家可以聊音樂,教育家可以講旅行的故事,讓整個晚會充滿了輕松的氣氛。需要註意的是,基督徒將自殺視為壹種罪惡。在美國,“自殺”這個話題是不受歡迎的,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還是少說為好。
8.別忘了問候孩子們。
美國人註重大人和小孩的平等。當他們在美國人家裏做客時,他們的孩子壹定會出來迎接客人並打招呼。這個時候,不要只顧著大人而忽視孩子。那壹定會讓他們的父母不高興。通過握手或親吻孩子的臉向他們問好。如果壹個孩子吻妳,妳也必須吻他的臉。
9.同性不能壹起跳舞。
同性之間不能壹起跳舞,這是美國認可的社交禮儀之壹。同性壹起跳舞,別人肯定會投來責備的目光,或者認為自己是同性戀。所以,即使找不到異性伴侶,也絕對不能和同性跳舞。
10,不要在別人面前脫鞋。
在美國,如果妳在別人面前脫鞋或赤腳,妳會被認為是壹個粗魯的野蠻人。只有在臥室,或者戀愛中的男女之間,才可以脫鞋;如果女性在男性面前脫鞋,表示“妳可以為所欲為”;男人脫鞋;會被鄙視為叢林中的赤腳土人。男女當著別人的面拉下襪子和吊襪帶是不禮貌的;如果鞋帶松了,妳應該去壹個沒人的地方系鞋帶。
11,女人不能壹個人喝酒
女人不要壹個人喝,如果是壹個人喝或者幾個女人湊在壹起喝。都被視為“女人等男人”;不熟悉這種情況的女性可能會被主動提供自己的男性騷擾。
12,不要在別人面前伸舌頭。
美國人認為在別人面前伸舌頭是壹種不雅觀、不禮貌的行為,給人壹種粗俗、不雅的感覺,甚至可以解釋為瞧不起人。孩子犯錯時可以吐舌頭,顯得天真可愛。成年人千萬不要這樣。
13,不要隨便笑
微笑能帶來友誼。但在某些場合,微笑往往代表著對某事的承諾。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無緣無故地微笑,因為曖昧的微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嘲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默認”,造成極大的誤解。
14.從座位前經過時彎腰。
在狹窄的地方,比如電影院,從別人面前經過時,壹定要說“對不起”;此時美國人的姿勢是背對坐著的人,低頭,彎腰。這和入歐的習慣不同。歐洲人必須面對坐著的人並彎腰。
15,聚會不要喝醉。
宴會上適量飲酒,始終保持溫和的舉止,是歐美人遵守的禮儀。在美國的宴會上,很少見到爛醉如泥的人。即使喝多了,也要堅持到酒席結束,回到自己的房間,才可以倒下。如果當場喝醉鬧事,會招來大家的鄙視。
16,不要亂送禮
禮物壹定要送得有意義,比如朋友的生日,同事的婚禮,都可以送,作為心意的信物;但不能在賽道上送禮物,這樣對方不但不會感激,還會懷疑妳另有打算;不知道送什麽禮物合適的時候,可以送花,可以做客,也可以參加宴會。花總是合適的,香水和忌也受歡迎。
17,出門前不要吃大蒜
美國人壹般對氣味非常敏感,尤其是大蒜的氣味。出門前,如果吃過大蒜,最好刷牙漱口。不然大蒜的味道肯定會讓妳不開心。
18,不要為別人買單
中國人的習慣是,幾個朋友壹起出門,總是搶著掏錢買票、門票等。但是如果妳這樣對美國人,妳不會得到他們的感謝。這會讓美國人覺得虧欠。心理不舒服;當美國人壹起出去時,他們總是各付各的,包括車費、餐費和小費。
19,上完廁所
中國人的習慣是隨手關門,沒人的時候最好關廁所。美國人習慣把廁所門開壹條小縫,表示裏面沒人;如果鎖得很緊,說明裏面有人,其他人要在外面等。
20、手勢的含義
美國自我介紹的時候,要用指尖。如果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指胸,往往會讓他們壹頭霧水,無法理解。當叫別人過來時,我們的習慣是揮手,這在美國人看來。恰恰是“再見”;他們用手指指著自己和人打招呼,然後用中指和食指輕輕搖晃兩三次。美國人有很多手勢習慣,比如用食指和拇指圍成壹個圈,另外三個手指向上伸做“OK”的手勢,表示“好”、“同意”。
第四,其他
1,小費。打車、餐廳吃飯、服務員或機場人員提行李都要給小費。壹般來說,在餐館吃飯時,小費大約是10%到15%。壹般來說,在食堂吃飯是不需要給小費的,但是如果有人倒茶,禮貌地詢問需求,就可以按照人數給小費。晚餐時妳需要比白天多付小費。給小費是對服務質量的壹種評價,有些服務員為了多掙點小費,會特別熱情,時不時問問題。不管服務員怎麽看,妳可以根據妳對餐廳和服務員的滿意程度給小費,多給或少給也沒人會幹涉。但是記住永遠不要給佩妮小費。當便士被留在桌子上時,即使妳給了很多小費,也很可能被服務員誤解為對其服務不滿意,這是壹種羞辱行為。因此,除非服務真的很差,否則妳千萬不要在小費裏放壹分錢,當然,如果妳用信用卡支付並把小費和飯錢湊在壹起的話除外。
小費的多少因人而異。在大城市,如果顧客支付的小費占總費用的15%,說明對服務滿意;如果占20%,說明服務很優秀。在其他地方,小費通常占成本的15%。顧客在小咖啡店吃早餐要付25美分小費;住高檔酒店,每天付給清潔女工2美元;在實行統壹收費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顧客每件行李要付給搬運工35美分;女性在理發店的消費最高,洗頭、理發、燙發的理發師分別要付小費,大概是15%到20%。出租車司機也會索要小費。如果票價低於1.5元,他們可以支付25美分,否則他們將不得不支付更多。至於加油站服務人員,酒店櫃臺人員,電影院服務員,就不需要了。如果妳不確定在什麽情況下應該給小費,妳應該事先問問妳的朋友。
給小費的方式有很多種:顧客可以把小費放在茶盤和酒杯下面;也可以把小費放在服務員手裏;或者付錢的時候,把拿回來的整張票收起來就行,不收零錢,是小費。
2.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各種賬單要按時支付,賬單上會註明支付截止日期,最好提前壹周左右支付。如果妳遲到了,妳不僅會被罰款,還會失去妳的信用。銀行存款也要保持在足以隨時支付賬單的金額以上,如果被退票,也會影響信用。
3.壹般辦公時間。美國大部分商店的營業時間是周壹至周六,上午9: 30或10: 00至下午5: 00或6: 00左右。購物中心的壹些商店營業到晚上9點。周日也將從中午開放到六點。壹般公司都是朝九晚五,周六周日放假。銀行的營業時間比較短,大多是周壹到周五的上午9點到下午3點。部分銀行將延長營業時間至周五下午6點,周六上午9點至12點營業。無論公司號、購物中心、學校,壹般都沒有午休。在學校,中午照常上課。這對於習慣午睡的學生來說,難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