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說的是群裏發給個人的新年信息,不包括群裏的。
本來春節應該和家人團聚,輕松壹下,但是很多人在除夕夜都好累。只是回復別人發來的新年信息,我就手抽筋。
如果收到這種極其明顯的群發信息,到底要不要回復?
妳說:“不容易,別回去了!”
也許妳也是抱著壹種“群發的新年信息全部不回復”的姿態,但有那麽簡單嗎?
如果站在短信發送者的角度思考,群發拜年短信也有原因。
第壹,傳遞快樂。
有些人不認為拜年的信息壹定是針對某個人的。他只是用這樣壹種方式來慶祝節日的到來,讓它變得吉祥,讓這種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純粹是表達個人的快樂、喜悅和激動。
有時候,可能是看到熱傳的信息很有趣(比如用圖片拼接)就忍不住要分享給朋友,所以就把它以群發的形式翻出來,讓別人也樂壹樂。
第二,刷存在感。
不排除有人群發消息拜年,就是為了冒個泡,放個光,就像壹個長期潛在水下的突然把頭探出水面,然後又潛回去。
這條信息就像在說,“嘿!哥們姐妹們,我還是很想妳們的,我在這裏,有什麽事請找我!”或者:“我還有妳的手機號或者微信。有空過來聊壹聊!”
第三,不要特別。
還有壹些人,因為周圍群發的氛圍,只是互相發短信,抱著“反正別人做了,跟著做就對了”“我也不能留在後面不做什麽特別的事”的心理,所以也拿這個開玩笑。
結果有朋友開玩笑說今年春節在微信上認識了很多人的實名,因為對方發消息都是實名XXX和問候。
當然,在群裏給個人發消息的人群中,也不排除大量老板級別的人物,因為負責的人太多,所以我沒有發消息,怕下屬說“這老家夥平時讓我幹活,關鍵時候不來精神慰問”;發消息,如果不用群發,可能會按手機鍵爛掉,所以只能“形式比內容重要”。
這也是相當難的,就像在壹個晚宴上,敬酒的人不壹定要敬,接酒的人也不是特別想接,但在那種氛圍下,為了逢場作戲,可以碰撞出“手舞足蹈,虛張聲勢,花言巧語”的酒戲。
最後我受益於發這些消息的中間平臺,賺得盆滿缽滿,笑逐顏開。
但苦的是,我們這些小夥伴們,卻接受了群發的新年賀詞。反正這個時候,我很猶豫,很沮喪。手疲勞是其次,心疲勞才是真正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