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傳統節日公益廣告
以壹年壹度的端午節為例。據記載,該節日除了紀念屈原的愛國情懷外,還有紀念孝女曹娥、紀念秋亡、迎沈濤活動、驅邪月邪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祀等...有各種傳說,眾說紛紜。這個節日有健康向上的時代主題和許多迷信。因此,三明臺在制作這個公益廣告時,也十分註重文化內涵,強調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節日主題。同時還將吃粽子、掛艾草、喝黃花菜等人們的養生習俗融入主題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愛國愛鄉的情懷。“若葉飄香,壹個餃子味永恒;龍舟賽,100徑向畫創業歌。愛妳的國家,愛妳的家鄉,愛三明,創新創優促發展。”在“我們的節日?6?“1端午節”公益廣告播出後,市主管部門對三明電視臺給予了充分肯定。2010以來,三明電視臺充分利用《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資源,結合三明實際,精心策劃制作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七個傳統節日的公益廣告視頻,節前節後20天每天大量播出。通過視頻宣傳,大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弘揚和諧文明社會風尚。廣泛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全社會廣大幹部群眾認同、尊重、繼承和發揚傳統,為促進形成團結互助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平等友愛、溫馨和諧的社會環境做出有益嘗試。短小生動的公益片和分期集中播出,形成了巨大的聲勢和良好的效果,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弘揚了主旋律,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壹致肯定。壹是地方傳統節日公益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對進壹步增強人民群眾對祖國、民族、家鄉的熱愛,堅定對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電視媒體的重要社會責任。由於地市級電視臺的生存空間有限,地市級電視臺無法像中央電視臺、省級電視臺那樣制作盛大的傳統節日宣傳節目。但是,如果地市級電視臺能夠堅持正確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傳統節日的宣傳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是央視和省級電視臺不可替代的。廣告宣傳突出文化內涵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於利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示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優秀傳統, 並要求新聞媒體把宣傳傳統節日作為壹項重要任務,通過多種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宣傳和介紹傳統節日。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明電視臺和國內很多地方電視臺壹樣,在地方傳統節日的宣傳報道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充分發揮了地方電視臺的作用。從2010開始,三明電視臺開辟了壹條新路,就是利用公益廣告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在每壹個傳統節日的宣傳中,我們都突出了節日的文化內涵。比如中秋節,從小的角度看,體現的是家人團聚、團圓、和諧共處,但從更高的層面看,體現的是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壹。因此,我們在制作這個公益廣告時,在闔家團圓的氛圍中突出節日的文化內涵,融入中華民族四海壹家、各族人民同根同源的民族大義,引導人們進壹步了解、認同和熱愛傳統節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促進民族團結和復興。第二,傳統節日公益廣告突出地方色彩、地方文化、地方特色。這是增加親和力,提高收視率的重要內容和形式。三明電視臺在策劃傳統節日宣傳時,創新理念,突出節日文化內涵,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巧妙結合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業、創新、創優”和“開明、清明、文明”的總體思路,將“我們的節日”主題宣傳活動與全市中心工作相結合,打造群眾性精神文明。例如,春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這個節日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追求和情感寄托,傳承了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制作節目時,要突出辭舊迎新、祝願團圓、平安、繁榮的主題,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推進和諧家庭、和諧鄰裏、和諧社會建設。在宣傳片的構圖上,我們還煞費苦心地選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動場景,如“板凳龍”、“肩戲”,再精心挑選新農村建設的精美畫面。通過巧妙的組合,形成了壹幅“歌唱生活,歌唱未來”的美好畫卷,生動地展現了全市人民歡度春節的喜慶心情和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場景。第三,傳統節日衰落的原因很復雜,但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傳統節日難以適應現代商業社會是壹個重要原因。只有傳統節日被賦予現代價值,傳統節日才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節日。因此,電視媒體應積極探索如何將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賦予傳統節日現代價值符號,使其成為具有鮮明時代氣息而又不失傳統文化內涵的節日。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以及其中蘊含的倫理和審美內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生活意義。“現代化”後,中國對這些節日進行了強調,並將其修改為國家法定節日。作為兼具視聽功能的電視媒體,它不僅表現形式生動,而且深入千家萬戶。充分利用電視這個平臺宣傳傳統節日的主題是壹個很好的方法。因此,地市級電視臺在傳統節日宣傳上同樣大有可為。只要他們堅持正確的宣傳理念,策劃好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就能在傳統節日宣傳中做到既有聲勢,又有實效,進而有效發揮地方電視媒體在重大節日宣傳中的作用。傳統節日宣傳堅持本土化,也應倡導保護傳統節日的地方特色。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正在消失,古老的節日儀式越來越少。隨著人口的大量流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當地的傳統文化顯然更加脆弱。因此,市級電視臺在傳統節日的宣傳上要充分配合當地的民俗活動,盡可能地還原傳統節日的地方特色,為地方文化的傳承創造條件。”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寧化的石壁是客家人的搖籃,是海內外公認的客家人的“麥加”和“朝聖中心”。據考證,寧化客家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跡,又能發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獨特的傳統客家風俗,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產生了開拓進取的客家精神,是三明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為弘揚客家文化,迎接2012年在三明市舉辦的第25屆世界客家大會,讓全市人民更加關註、支持、參與世博會,三明電視臺於2009年開始策劃制作反映寧化客家文化的三部公益宣傳片。兩年多的不間斷宣傳,古老的客家節慶儀式和燦爛的文化,以及“世界客家祖地,中國客家名城;愛客家,愛三明。“公益廣告的宣傳詞通過媒體宣傳廣泛傳播,被人們記憶。例如,清明節是壹個紀念祖先和已故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有徒步和植樹等活動。這個節日體現了飲水、凝聚民族、春節健身和愛護自然的意義。因此,在清明節的宣傳片中,我們突出了“文明祭掃,和諧清明,緬懷先人,傳承親情”等主要內容。在宣傳片形象的選取上,主要是送花、公祭等場景,以及茂密的森林和開滿小花的芳香草原。通過精致的後期制作,文字和圖像融為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