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祝福短信 -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

山西:明節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節日,習慣上稱為“鬼節”。山西的老民歌,“清明細雨讓人心酸,大漠野花開(土著迷),鐵鍬隨祭在手肩扛,都是先來墳”,形象地概括了當時人們的心情和掃墓的特點。春天,人們修繕房屋,防止夏天漏雨。當生者與死者聯系在壹起時,田野裏的墳墓往往會在風雨過後坍塌。清明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鏟除墳內雜草,用新土將墳擡高加固,習慣上稱為修陰宅,表現兒孫對祖先的哀思。在山西南部,無論貧富,男女都來掃墓,表示後代都在思念祖先。在北方地區,去掃墓多是男人的事,女人壹般不去掃墓。在大同、平遙等地,正是壹天的傍晚,舊俗的婦女會在大門外放聲大哭。“村裏壹片哀嚎聲,傳入時令人心酸。”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大部分地方不燒香不燒紙,所以墳前掛著錢之類的東西。曾有“清明上河圖白”之說。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清明節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大部分地方都要把錢和其他東西全部燒掉,理由是除非燒光了,否則不會轉給祖先。大同等地習慣白天上墳,晚上在家燒錢燒絲。在晉西北的河曲等地,帶酒帶菜上墳,然後在墳前吃喝,意思是和祖先壹起喝酒吃飯,這是舊習俗。在山西南部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棗糕在墳前打滾。傳說是為了給死去的老人撓癢癢。在晉中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是形似蛇的餅。回到家,把面包放在院子裏吹幹再吃。老人們註重治病,其源頭是因為寒性食物禁火。晉南上墳後,回家要拔些麥苗,在門上插上松枝、柏葉或柳條,辟邪。山西北部有許多柳樹插枝。在其他地方,壹些柳條被插在墳墓裏。在清明節,山西南部的人們要蒸饅頭,裏面有核桃、紅棗和豆子,這被稱為子福。帶著兒子孫子的祝福,都帶著祖先的祝福。家家都要做黑豆涼粉,切成薄片,配著湯吃。鏟蔫草,搓在炕席上,叫趕蠍子。在晉東南,人們頭上頂著柳枝枯葉。女人要用金色的飾品(頭飾)貼在太陽穴上。在山西北部,習慣上有黑豆芽,和玉米面包、黑豆芽餡壹起吃。晉西北講究用小米粉做餅,俗稱“撒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節後壹天會收壹個女老公,俗稱“鮮火”。清明節,全省流行“蕩秋千”。註意前三天,後四天。太陽升起後,姑娘媳婦們要展現自己的魅力。當太陽下山時,妳必須停止移動。傳說清明節前後,晚上所有的鬼都會出來蕩秋千,人們不敢和鬼較勁。雖然荒誕,但也反映了尊重死者,希望已故親人能與生者同樂的傳統心理。清明節放風箏也很受歡迎。在田野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快樂的孩子,排著長隊手拉手地跑著。在清明節,人們避免打針和洗衣服,大多數地區的婦女避免步行。傍晚前,大門前要撒壹條灰線,據說是為了防止鬼進屋。悲與喜、敬與畏並存,是清明節民俗活動的最大特點。清明節前後,會有“三月三”。3月3日,古代稱為上巳節。在古代,三月初的第三天被稱為“上思”,也被稱為“石三”。三國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初三,壹直沿襲至今。據《後漢書·禮記》記載:“官民潔凈於東流水上之月初四,是洗除汙痰之大凈日。”後來,每年三月三,大家都去水邊玩,喝酒,成了習俗。山西古語“三月三,風和日麗,汾河兩岸皆美”。3月3日,許多人去郊遊。晉南婦女用柳條抽打臥室墻壁,稱為“甩蠍子”。打完後貼個“觀音柳符”禁蠍子。山西北部禁止吃蠍子,習俗是慶祝谷雨節。“谷雨無蠍子”要貼在每壹面墻上,竈神座上貼著壹只公雞吃蠍子的圖片,取名“谷雨雞”。貼紙和畫都配有壹句諺語(也叫詛咒):“我是天上的神,我會保護所有下層世界的人。每到五谷雨天,我壹定會服用蠍子精。”北鬥星,北鬥星,我趕時間!“等壹下。3月3日,民間也演變成壹種祭祀活動。北方地區供奉“真武神”和“西王母”兩種,供奉王太後稱為“蟠桃會”。南方地區大多祭祀華佗。襄汾習俗到華佗廟燒香,每人要供奉壹只公雞,並針刺雞冠放血作為祭品,俗稱“千雞會”。3月3日,晉東南婦女習慣在野外挖野菜,加工後食用,稱為切百病。晉西北在谷雨節前後摘野菜吃。還用榆樹和米粉做誘餌,把面條蒸成塊,稱為“榆樹木偶”。吃起來軟軟的,很好吃。3月3日,山西北部的人們用來做醋。臺灣省: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所以清明節因地而異,從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臺灣省的清明節是從前年冬季至日算起的第105天,清明節,臺灣省漳州人,在農歷三月初三。臺灣省清明節的習俗與閩南相似。臺灣省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從元宵節後開始,日期由各家自行決定,直到清明。臺灣省人掃墓習俗大體可分為兩種:壹種是壹般掃墓,儀式和祭祀比較簡單,大多只為年糕、餅、糕;二是修祖墳,祭祀也挺隆重的。祭祀用的祭品壹般包括各種祭品、十二種蔬菜、糕點等。掃墓時壹定要在墳周圍貼上“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上都壓著小石頭,墓碑上必須放壹摞。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給祖先的錢。如果是修墓,也就是修整祖墳,全家人會聚在墳前吃紅雞蛋,蛋殼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掃墓的同時,也要祭奠長期站在壹旁守護墓地和先人安息的地主(帶著小石碑)。壹方面是壹種安慰,也意味著感恩。臺灣省還有壹個特殊的習俗。如果這壹年家裏有喜事,掃墓的時候要把墳整修壹下,墳前放壹盞小紅燈(油燈),回家的時候帶回家。據說可以招來更多的幸福和吉祥。以前臺灣省農村,每次掃墓完,都有壹群孩子來討錢。來的人越多,將來家裏越發達,主人也願意給那些孩子錢或錢。後來由於臺灣省墓地減少,實行了骨灰塔。很多人把骨灰盒放在骨灰塔上,每到清明節就去骨灰塔祭拜,也起到了祭祖的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漸轉變,掃墓的儀式也被省略了。舟山:掃墓舟山人俗稱上墳祭祖。祭奠時,出於對先人的尊重,人們先割除雜草,修整陵木,搬動泥土,以培育墳墓,故稱掃墓。然後點上香,點上蠟燭,擺上螺螄、青餅、條紋餅、碟子等供品。老式的父母領著全家人下跪磕頭,新式的行鞠躬行禮。儀式結束後,在墳頂插上竹條,焚燒紙錢和錢,並向看墳的孩子們分發“麻錢”(麻錢是綠餅,有圓形和菱形)。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湯飯”。這裏值得壹提的是,老定海上墳時的供品中有壹個特色。很多菜都是涼菜涼菜,還有清明特色小吃——青餅、條紋餅,可以涼拌著吃。由此可見,寒食節的習俗雖然早已沒落,但其精神仍留在清明的飲食習俗中,且經久不衰。另外,在老定海的民間還有壹個習俗。在清明節的這壹天,郊區和漁村的婦女把菜花和青蒿放在頭上,柳樹放在門裏。俗話說:“清明穿花,來世有母;清明戴誌清,來世有親人;清明有柳,來世有婆婆。”踏青,又稱春遊、探春、尋春。清明時節,天高雲淡,風平浪靜。自古以來,人們喜歡利用美麗的春天去鄉下遊泳。掃墓人往往會選擇苗圃,排隊而不是在祭祀儀式結束後返回,這已經從壹個簡單的祭祀活動演變為同時郊遊。清末至民國時期,老定海也流行春遊的習俗。每當清明節,萬物復蘇,草木返青,田野光明芬芳。私立學校和市區的學校要放幾天春假,讓學生跟著父母去郊區掃墓春遊。此外,老定海還有春遊放風箏的習俗。放風箏,舟山人俗稱紙鳶。每當春風溫暖的時候,在綠色的田野裏,在城市的空曠地帶,總有許多人愉快地享受著放飛紙貓頭鷹的樂趣。那些紙鸮在微風中搖曳,大部分是瓦鸮,其次是蝴蝶鸮和鷹鸮,最顯眼的是蜈蚣鸮,五顏六色,錯落有致,非常有趣,非常漂亮。都說放飛紙鳶是壹項有意義的文化娛樂活動,可以鍛煉身體,陶冶情操,欣賞美麗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