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大年作文四百字有開頭有結尾
歡度春節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臨近年末了,春節也即將來臨。日子壹天天過去,春節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了。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喜慶的“福”大街上人們都忙著買年貨,家長領著孩子在服裝店裏買新衣服。許多大人們忙著清洗著自己的房屋。這壹切都在告訴我們:春節即將來臨,好壹副生機勃勃的樣子。春節終於到了,當鐘聲響起時,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遍每個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經有許多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在遊戲。我重睡夢中醒來,第壹反應是我又長了壹歲,穿上新買的衣服,和屋外的夥伴們壹起玩耍。大人們在自家的院子裏放鞭炮,鞭炮聲壹浪高過壹浪,許多孩子都在旁邊捂著耳朵駐足觀看,鞭炮響完後,就是孩子的樂園。孩子沖到鞭炮堆裏去尋找未燃的鞭炮,比壹比誰找的數量多。看著夥伴們都認真的在尋找,我也拿著壹根小木棍努力的找著。 家家戶戶都換上了新的對聯,看著壹副副春聯,我不禁想到了壹副對聯:”新年納余慶,春節號長春”。家家的門前都被裝扮成了紅色,我不禁看到了節日的氣息。還看到了人們對新的壹年的希望與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每當到外婆家拜年時,外婆總會端來壹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讓我喝,接過茶壹口下肚,那個甜味壹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壹杯,接著就向外婆說著吉祥的話,拜完年後外婆就會從口袋裏摸出壹張紅包塞進我的手裏,此時我不必像平時那樣看父母的臉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紅包接過,心裏美滋滋的。 夜幕降臨後,人們都在屋外放煙花,,這激動人心的時刻,“3——2——1”瞬時,煙花四射,仿佛如驚雷般的響聲出現,我忙出來觀看,這壹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現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燦爛的煙花,讓人目不暇接,紅的,紫的,藍的,綠的,金的……五彩繽紛,壹個比壹個漂亮,壹個比壹個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見壹個金色的點,高高的飛起,這五彩的煙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傳出人們的歡聲笑語,歡呼聲隨著煙花飄蕩在節日的夜空中! 春節預示著新的壹年又開始了,這妳年壹定充滿朝氣,壹定充滿著希望。 春節放鞭炮 過年的晚上,我趴在窗臺上向外望去。外面燈火明亮,大街上很少能看見人影,就是有人影,也是在放鞭炮。只見公路上只有公交車和出租車還在為人民服務。突然,劈劈啪啪的響聲出現了,正在沈思的我嚇壞了。壹大群鞭炮壹起發出響聲,大型的單個爆竹壹下就爆了,聲音震耳欲聾,煙花也飛上了天空,發出了彩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天空。小朋友也放了壹些電光棒和小爆竹,好像在慶祝春節的到來。我在上面越看越高興,但是許多人因為放爆竹而炸傷了手。漸漸地只有禮花在天空中閃耀,看看這禮花使人們變的多姿多彩。不壹會兒的時間,人們為慶祝過年的爆竹放完了,只留下壹些殘殼,但在我的心裏,春節壹直沒有消失。很快春節中放鞭炮的時間就過去了,開始了新的節目—看電視。 我和新年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壹個極富情趣的聖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壹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他招收:新年,妳好!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裏,我們奮鬥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新年是時光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第壹個裏程碑。這壹天,我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招手,以神秘的夢幻和無盡的快樂“誘惑”著我們。於是,我們心裏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新年總是在壹年裏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黃昏,還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煙雨蒙蒙,北國和熙春風裏壹碧萬頃的麥田……..是的,盡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虜呼嘯,但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為了那不滅的希冀和美麗的曈憬,我們還是向前,向前……站在新年這壹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心情,真誠地道壹聲:新年,妳好! 難忘的春節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壹次悄然而至。對於眾多孩子來說,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但對於我來說,春節沒有這麽好,春節的到來,卻不能給我帶來喜悅。因為,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每當春節早上我壹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能有好多的點心吃,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裏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無情的事實不得不讓我熄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壹次告誡自己:別再癡心妄想了,妳是窮人家的孩子,然後,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門口,望著別家孩子們歡樂的笑臉。又是壹陣清脆的爆竹聲,把我從往事中拉了回來。是啊,我該起床了,盡管得不到父母的壓歲錢,還有那琳瑯滿目的點心,可床還是得起的。我以極快的速度梳洗完畢,當我跨出房門時,廳堂裏的壹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沒錯!那是我爸媽擺放出來的點心,沒錯的!當我想到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裏還拿了壹張嶄新的50元人民幣,帶著無限關愛說:“麗,新年快樂,這是妳今年的壓歲錢,拿好,別丟了!”我頓時驚呆了。問道:“媽,我們家庭狀況不好,拿壓歲錢幹啥?”媽笑了笑:“傻孩子,改革開放這麽久了,我家狀況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媽對不起妳,但是以後,不用再受窮了,妳就放心拿著好了。”“那邊還有點心,多吃點。”我壹蹦壹跳,跑到點心前,抓了壹大把,開心地吃了個痛快。我靠著門邊,壹手拿著點心,壹手捏著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再望著不遠處那群孩子打鬧的情景,聽著大人們說著“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 快樂春節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壹而足。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麽都難選擇!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壹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麽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壹到,就可壹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壹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壹句:“上街啊!”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壹番。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壹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壹些親朋好友歡聚壹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壹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壹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壹筆了!人們壹直玩到深夜,嘴裏啃著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品味春節 大概每個人對過春節的態度都有這樣壹個輪回式的轉變,小時候喜歡過節,青年時淡漠,到了中老年,又像孩子似的,對春節充滿了感情、渴望、歡欣。如今,我對春節就進入了第二次熱戀。這些天,每天清晨壹起床,我第壹件事就是打開音響,讓李煥之先生的《春節序曲》充斥整個房間,歡快的曲調能帶給我壹天的好心情。經歷了青年時期的浮躁,我終於能靜下心來品味春節,品味生活。老祖宗是多麽地熱愛生活呀!我們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西方國家有聖誕節、愚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我們有星期天,老外有禮拜天。這些節日都很好,都是人這種高級動物特有的發明創造。套用壹位偉人的話,用這樣的方法,表達我們的情感,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老祖宗是多麽會享受生活呀!忙碌了壹年,圖個什麽,不就圖個快樂嗎?人的壹生都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感受快樂、感受幸福。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年是壹個很奢侈的東西。可盡管如此,壹貧如洗的楊白勞也要買上二斤白面,扯上二尺紅頭繩,給身體、給情感壹點滋潤。如今,對很多國人來說,物質上是天天過年了,可是精神上呢?物質意義和精神意義上的雙重享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人這壹生中,其實只有兩頭是比較真的。孩童時期,連撒謊都是那麽可愛,“我媽媽說她不在家”能超過全世界的幽默小品。到了中老年,家庭穩定,事業穩定,好像沒有必要再不做壹個真實的自己,幹嘛不在春天即將到來的日子,在春節七天的黃金時段,給自己擺壹桌精神的盛宴呢?讓心情放個假,讓我們真正享受到做天地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樂趣。春節是生活之花。壹年之計在於春,人生之計在於春節。我們在春節裏享受美味,走親訪友,養足精神,打點行裝,然後出發,整整壹年都會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鬥誌昂揚。這壹年的人生必然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春節是人生的節點,人生的加油站。人的壹生,從娘胎出發;人的壹年,從春節出發。品味春節,就是品味生活中最有味道的那道菜。 感悟春節怎樣寫 壹、了解春節起源的雙重性——對天祈願和向往美好。“春節”壹詞源於孫中山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政府主張文化與世界的“接軌”,接納了公歷年——公歷壹月壹日,稱作元旦。但是在這之前的中國歷史上把農歷的年稱為“元日”、元旦,鑒於此,國民政府就把原來的農歷年稱作“春節”。那麽,我國歷史上所說的年指什麽?年,谷熟也。早在夏朝,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對四季規律有了明確的認識,發明了夏歷歷法。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壹歲月有十二圓。這是已經有了明確的年的概念:五谷成熟時,舊的壹年完了,新的壹年開始。在這樣的時刻,人們當然要搞壹種全民的對未來事關重大的活動,這種活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過年”。到了周朝,過年的儀式被固定下來,此後,過年的形式和內容不斷豐富、發展、變化,直到如今。馬克思在談到人的類本質的時候說過,人類是追求美的,美就是人的類本質的對象化。正是這樣,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把他們追求美好的心願對象化在“年”上,在萬物復蘇之際希望新的壹年更美好,更幸福。這也許就是我們要過年的根本原因。可是,在天大地大的遠古年代,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類心理(也就是社會心理)充滿了對大自然、對天地、對神秘力量的恐慌,於是就把敬天敬地,甚至敬草敬木,當作了事關全民未來的頭等大事。我們的祖先也無外乎是這樣的。於是,過年就在敬畏神靈的舞臺上應運而生,使過年從頭到腳充滿了迷信色彩。比如關於年獸的傳說,海裏有壹怪獸,海邊有壹村莊,沒到那日怪獸上岸進村作惡食人,於是有了貼紅紙、放鞭炮的習俗。再比如,春聯的傳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茶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壹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茶、郁壘畫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演化為春聯,“總把新桃換舊符”。可見,我們中華民族追求美好的心願外化為我們的春節,而這種美好心願在古代以祈求神靈的形式表現出來。二、今天我們過春節的含義。如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洗劫了春節的迷信色彩,春節那朵美麗而美好的花兒在我們面前毫不掩飾地綻開。我們沈浸在春節的喜慶和歡樂之中,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正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節節高。首先,春節是以家庭為核心的,家庭和睦,合家團圓。我們的春節圍繞家庭展開,春節的絕大多數節目(習俗)都在促進家庭情感的融合,給老人拜年——尊老,希望老人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給壓歲錢——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香火不斷;吃餃子——生活幸福,交好運,元寶(錢財)多多。其次,春節也不是封閉自私的,也是社會交際、加深友誼的舞臺。朋友間的問候,同事間、同學間的拜年短信和宴請,正月十五鬧花燈的中華民族狂歡節。再次,美好的祝願。對未來的美好打算,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在憧憬和回憶中使我們的人生神采飛揚。三、作為記敘文的寫法理想的寫法是壹種特殊的記敘文——散文化。我理解,記敘文的散文化是相對於規範的記敘文而言的,規範的記敘文是以我為中心,以寫我做的、我經歷的事情為主,而散文化記敘文雖然以敘述、描寫和抒情為基本手法,但不以自己做的或直接經歷的事情為主,去敘述和描寫“大我”的事情——我們的事情。對春節的感悟作文,就是要敘述和描寫我們中華民族過年這個“大我”的事情,而不是我家、我過年的情況。1、千萬要和議論文區別開。把我不好就寫成議論文了,或者在文體上寫的不倫不類。因為寫議論文,對春節闡發些議論比較容易,而要敘述難度就會大壹些。2、主體內容應該在春節的習俗點上去進行描寫和感悟,采用“分塊定點”的寫法。顯而易見,我們敘述春節就是要敘述這些春節習俗,而幹幹巴巴地羅列這些習俗和傳說就失去了寫春節感悟的色彩,就寫成了說明文章。所以要在自己覺得得力的習俗上進行描寫刻畫,在此基礎上做深刻的感悟抒情。這樣文章就寫成了。也可以以壹個習俗構成全篇文章。3、要註意散文化問題,無頭無尾,形散神不散。講求語言藝術,力求生動、形象、深刻。4、開頭與結尾。開頭可以用想象排比句,也可以詩化語言順說,還可以用精彩特寫鏡頭開門見山。結尾當然是某種形式的抒情。四、文章的標題。我們把這篇文章當做話題作文命題來看待,是不可以用“感悟春節”當題目的,題目自擬。而我們自擬的時候,要考慮題目體現春節的感悟性,不能寫成快樂的春節,春節的快樂、春節的壹天、我家的春節、壓歲錢、春節拜大年之類,因為這類題目沒有感受性。提供幾個參考題目:打開春節的美麗畫卷,回味過年,過年的味道,年味飄香,春節真的好美,春節心雨潤如酥,春節中國紅等等。五、春節的古詩今語(壹)春節今語1、年年歲歲人相似 歲歲年年花不同。2、大年小年,年年過年,今年過年,明年過年,高興過年,過年味道有點甜。3、年年過年年年過過年過年過過年,歡歡樂歡歡歡了樂歡樂歡樂樂歡4、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二)春節古詩詞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已酉新正(明)葉颙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2.生查子宋 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3.清玉案元夕宋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娥而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珊處(三)春節拜年短信 幸福新年來,悠悠鹿鈴聲,快樂新年到,我把禮物送,給妳壹盞燈,照亮妳前程。問妳壹聲好,我送祝福情。祝妳在新的壹年裏: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現,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所有的希望都能如願,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如果壹滴水代表壹個祝福,我送妳壹個東海;如果壹顆星代表壹份幸福,我送妳壹條銀河;如果壹棵樹代表壹份思念,我送妳壹片森林。春節習俗連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每年農歷的正月初壹,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壹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吃壹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壹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壹。從初壹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壹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春節習俗——放爆竹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壹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壹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壹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裏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壹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胡子,身上背著壹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壹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壹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裏後的第壹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壹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彩,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壹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壹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壹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壹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壹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壹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壹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裏,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壹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裏,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的由來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首先要說的是:“守歲”和”年獸“。大家都知道除夕習慣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來臨,其實這就是過去老人們常說的“守歲”也叫“熬年”為何會有這樣的風俗呢? 相傳古時候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海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據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出“年年”的聲音,故名年獸。)時日壹久,人們漸漸發現年獸害怕三樣東西,即紅色、火光和嘈雜的聲音,人們算準了“年獸”肆虐的日子,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壹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壹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壹天晚上,於是後來的人們在除夕年獸將要到來的時候就會聚到壹起,帖紅紙,掛紅燈籠,放鞭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