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驗中學120周年校慶校友采訪——何建罡
何建罡:63屆校友,畢業於華工建築系。
1954年3月出生,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廣州市民用建築科研設計院副院長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砌體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建材學術委員會輕骨料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鋼協混凝土啊結構協會理事
長安大學客座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兼職碩士導師
對母校情深意重,參與多項省實初中校區建築物的設計及施工
第壹次與何建罡老師聯系的時候,我們發了壹封很長的短信去介紹省實校慶的種種情況。就在我們還在為這次采訪活動能否成功進行而躊躇不定時,何老師很快回了短信“好,什麽時候?”坦誠與高效率,是何老師給我們的第壹印象。
采訪定在了省實校內的敬師亭內進行,星期天的校園學生不多,亭子裏可以看到省實的教學樓和實驗樓,仿佛空氣中都可以嗅出瑯瑯書聲。何老師壹身簡潔的白色,雖然已是比我們年長幾十屆的老學長,但壹舉壹動都流露出年輕的氣息。親切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善談,壹下子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起來。
那時候的省實
何老師是六三屆的省實學生,他的父親和兒子都是省實的學生。因此,他對母校有著壹番特別深厚的感情,對省實的傳統,也有著比壹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按何老師的話來說,能在省實讀書,其實是壹件光榮的事情。
在何老師讀書的那個年代,要想考上中學,必須參加全市的統考。想要進入像省實這樣的名校,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省實作為壹所百年名校,有著比其他學校更為優越的師資條件。壹般的學校沒有開設英語這壹門課,而何老師當時的英語老師,竟是國內有名的英文電影翻譯家。這使何老師和他的同學比同齡人有優勢。在那個時候,很多學校連續幾年沒有壹個學生考上大學,而省實,卻能有壹半的學生順利升學,差距就在這裏拉開。何老師半開玩笑的說,放學以後,其他中學的學生都會選擇聚集在越秀山看足球,而省實的學生還是壹如既往的努力讀書,這就是省實吸引他的地方。
當我們好奇地追問那時候的省實和現在到底有什麽區別時候,何老師的答案是:現在省實的很多傳統,在那個時候已經存在了。比如說課外的科研小組,像無線電研究小組,生物研究小組等等。那時候的生物課,也並不是單純的讀書,有時還要到學校的植物園去種東西,可以說是樂趣無窮。也有很多省實的學生去參加各類的競賽,不過那時候的學生只是單純的因為興趣而去參賽,而不像現在,或多或少有著壹些“壹定要獲獎的”的心態。總而言之,全面地發展這種理念在那時候的省實已經開始紮根。可以說現在省實的優秀,也得益於前輩們的開明和努力。
看學習:勤奮+全面知識+實踐
在何老師讀書的時候,流傳著壹句笑話: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然而這也是當時很多學生的真實寫照。在何老師看來,死讀書這三個字,有時候是必要的。
何老師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壹批研究生。在參與工作十幾年後再重返校園讀書,的確是壹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死讀書”在這時候,可以辯證地譯作勤奮。“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每天晚上不到1點是不會睡覺的。”何老師笑著回憶當時那段艱辛的讀研時光。由於文革的影響,基礎知識的薄弱使他每做壹件事都要翻閱大量的資料,這種習慣壹直延續到工作。何老師認為,當遇到不清楚地問題時,參考別人的資料與經驗,是壹種很好的方法。在通過與別人交流時,自身的經驗與知識也可以得到積累,長期的積累,對自己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盡管何老師讀書很勤奮,但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巧讀書”似乎占據更重要的地位。在中學時代,讀書對於他來說是壹件非常舒服的事情。那時候在省實讀書,壓力並不大,作業也不多。何老師每天在學校就將作業完成了,壹放學就去書店看課外書。他尤其喜歡科技類的書,但其他內容的書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觸壹些。不局限自身的知識,在何老師看來尤為重要。
“很多工科的學生總以為經濟學屬於文科,與自己無關,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何老師從學生時代,到後來參與工作,都盡量地接觸各種各樣的書。何老師畢業於華工建築系,然而在工作時,會參與各種各樣的設計,像水泥廠化肥廠的籌建等等,都必須具備多種的知識。退休後的何老師成為法人代表,他便特意地了解很多法律上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