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品類繁多,滿漢全席中有多道帶骨頭的美食,而進食者非富即貴或者達官貴人,均沒有異議。百姓生活中的雞鴨魚肉,也都是帶著骨頭烹飪居多,所以從上到下,都接受中餐的飲食習慣和它的制作方法。
中餐的烹飪方法與西餐是有壹定區別的,比如在刀工處理上就比西餐復雜,壹個腰子就可以有幾種改刀方法,可以片成薄片,也可以切成腰花,也可以切成細條等,取決於要以怎樣的方式去烹制它,爆炒、溜、炸烹都會有不同的刀工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入味又好看,並且便於烹調的食材,也更方便食客食用。
西餐裏的制作方法比較簡單,註重烤、煎等方式,沒有中餐那麽多的菜式,也就沒有那麽多的刀功處理方式。說這些呢,是想闡明中西餐的大致區別,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我的回答。
正因為有了眾多的菜式,也就有了食材上的具體要求,比如紅燒排骨,這個部位就是帶走著骨頭售賣的,制作要求也是要帶著骨頭去制作它。很難想象,壹道去了骨頭的紅燒排骨,顧客會不會以為是紅燒豬肉,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道菜,而且去了骨頭燒制,形狀就完全發生了變化,廚師不會這樣做,食客也不會接受。
諸如此類的如雞、鴨子、大鵝、羊蠍子、腔骨等,壹來去骨比較麻煩,二來也撐不起來菜式,顯得分量很少,如果來壹份燉雞塊而要求廚師去骨,烹飪的時間就過於長久,也會影響工作效率,三是帶骨頭去烹飪它,也會增加菜肴的鮮美或其它味道,使菜肴的味道更近濃香。
帶骨頭的肉,壹般較其它部位更有質感,咀嚼性更強,也就是口感更有韌性或筋道,增加進餐的快感。所以,去骨的食物反而讓食客缺少了啃咬的快感,帶骨頭也是約定俗成的飲食習慣,想吃不帶骨頭的自然有其它部位,比如雞胸肉來代替雞塊,用裏脊肉代替排骨,用鴨胸代替鴨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