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誕生對母親和嬰兒都是壹個巨大的考驗。在母親承受分娩巨大痛苦的同時,寶寶也在努力掙紮著脫離熟悉的小房子,來到這個新鮮的世界。最後寶寶順利出生,媽媽可以休息壹會兒了。但是,剛來到這個新世界的寶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TA要迅速喚醒身體的所有機能來適應新的環境。剛出生的寶寶們在出生後的前24小時裏都在忙著完成哪些任務?
第壹聲吶喊:宣布獨立
很多時候,新生嬰兒的第壹聲啼哭就被視為壹種宣言,向母親和醫生表明,嬰兒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醫生通常根據新生兒啼哭的大小和強弱來判斷嬰兒的健康狀況。壹般來說,足月兒哭聲大,早產兒哭聲弱,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新生兒哭聲弱。
當在母親體內時,胎兒的肺部充滿液體,因此胎兒的氣體交換取決於胎盤循環。胎兒從母體中娩出後,外界空氣迅速進入新生兒肺部,心臟卵圓孔閉合,肺泡開始擴張,嬰兒開始第壹次呼吸!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聲帶是通過* * *,也就是我們聽到的“第壹聲啼哭”。從某種程度上說,嬰兒啼哭是自我生存意識的壹種表現:只有張大嘴巴讓空氣進入體內,激活呼吸系統,才能保證妳在這個世界上的生存。這是寶寶獨立生活的第壹步。
臍帶斷裂:完全脫離母體。
臍帶是哺乳動物從母親那裏獲取營養的紐帶。出生後都要面對“臍帶斷”的過程。在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中,臍帶壹般都是被母親咬掉,用嘴消毒,新生動物的臍帶殘端會自然風幹脫落。人類會在胎兒娩出後的幾分鐘內被醫生快速結紮、切割。
臍帶由壹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組成,被非常柔軟的凝膠狀結締組織包裹。這種結締組織很神奇:感覺像被水軟化的橡皮球,特別有彈性,非常堅韌。
剪臍帶時寶寶和媽媽都不會感到疼痛,因為臍帶上只有血管,沒有神經,是純粹的營養物質運輸通道。在國外,剪臍帶通常由孩子的父親來進行,作為壹種神奇的儀式。不用擔心美不美,因為研究表明,肚臍破裂時的橫截面與寶寶將來肚臍的形狀無關,只取決於遺傳因素。
母親對臍帶切斷順序的認知有兩個戲劇性的變化。起初,人們主張出生後立即剪斷臍帶,因為他們擔心晚剪斷臍帶會導致嬰兒出現黃疸或紅細胞增多癥。後來科學研究表明,這只是壹個誤解。新生兒的臍帶在出生後兩分鐘被剪斷,但臍帶中更多的造血幹細胞可以流向新生兒。流向新生兒的臍帶血中所含的鐵可以保證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內不會貧血。
喝第壹口奶:溫暖深情,滿足身心需求。
吮吸和生根反射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他們壹出生就會學習這兩種技術。在分娩臺上30分鐘的觀察過程中,媽媽可能會註意到躺在妳旁邊的寶寶在咂嘴,把小拳頭伸進去。這是剛出生的寶寶在提醒妳該給他餵奶了。
寶寶最初的吸吮並沒有很多媽媽想的那麽強烈。它們通常非常柔軟和脆弱。除非妳讓寶寶餓太久,否則他們壹般會輕輕吸幾分鐘,然後心滿意足地睡著。媽媽們可以享受給寶寶餵奶的快樂。
寶寶吸吮越早,媽媽越* * *能盡快分泌乳汁。另外,初乳和油壹樣貴。媽媽們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古語,把“黃黃的”、不幹凈的母乳擠出來。要知道初乳中含有多種珍貴的免疫因子,可以有效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臭死了:排了好多深綠色的輪胎。抱歉嚇到妳了。
正常新生兒會在出生後12小時內排出胎糞。胎兒是新生兒最早的腸道分泌產物,形狀較厚,其中85% ~ 95%混有腸道上皮細胞、胎毛、膽汁粘液和吞食羊水中的壹些固體成分。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呆到20周時,就開始堆積產生胎糞,分娩時達到高峰。輪胎是深綠色或者黑色,沒有特別的氣味。寶寶扭來扭去哭鬧的時候,揭開他的尿不濕妳會大吃壹驚:這麽小的寶寶怎麽能拉出這麽多便便?新生兒出生第壹天會排便3-5次,持續兩三天。與母乳、奶粉、水接觸後,胃裏的食物發生變化,胎糞排出後過渡到正常大便。媽媽們要註意的是,新生兒的體重在前12小時是下降的,因為排除了胎糞。
接種疫苗:我不怕痛。我很勇敢。
出生後24小時內,嬰兒必須接種兩種疫苗,即第壹劑乙肝疫苗和第壹劑卡介苗。很多新手媽媽都很疑惑:為什麽我家寶寶打疫苗的時候壹點都不哭?是因為他是個勇敢的寶寶嗎?還是有什麽問題?其他母親報告說,她們的嬰兒在註射後象征性地哭了壹兩次。
其實寶寶在五個月前接種疫苗後不哭或延遲哭都是正常的,因為寶寶的周圍神經發育不全,對快速尖銳的* * *,沒有大的反應。
被圍觀:大人總是這樣,不顧寶寶感受。
不要以為寶寶出生後想幹嘛就幹嘛,哭啊,吃啊,喝啊,睡啊,還要忍受家人的各種圍觀,誇贊,拍照。壹家人懷著激動的心情迎來了寶寶的誕生,免不了要盯著看,撫摸,親吻,拍些照片。其實這些大人看似普通的小動作,新生兒卻需要花費精力去適應。
剛來到這個世界,空氣對他們來說是壹種強烈的* * *感,妳會發現他的皮膚是紅色的,甚至是紫色的。所以新手爸媽要學會抑制自己的喜悅,多給寶寶睡覺發呆的時間,讓寶寶有足夠的精力來應對世界帶來的自然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