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經典說說 - 《詩詞歌賦·文賦·中國書籍鑒賞》原文及賞析

《詩詞歌賦·文賦·中國書籍鑒賞》原文及賞析

《詩詞歌賦·文賦·中國書籍鑒賞》原文及賞析

陶虹靜

山川之美,自古有之。山峰高聳入雲,溪水清澈見底。兩岸石墻,五色交匯;綠色的樹林,綠色的竹簇,四。晨霧會歇,猿鳥會唱;夜幕即將降臨,天平正在下沈。真的是欲望世界的仙都,自娛自樂以來,再無奇不有。

陶弘景(456-536),南朝丹陽秣陵人,著名道教學者。他生活在宋齊梁時期,壹生善道愛山愛水。史書上說他是“直到十歲,得了葛洪《神仙傳》。經過夜以繼日的學習,他有了保持健康的雄心。叫人;仰望青山,看天,我覺得並不遙遠。”(《石楠陶弘景傳》)他在65,438+05歲的時候,寫下了《尋山記》,表現了他對林泉的向往和隱居生活。他既有才華又聰明。不到20歲,他就做了齊國國王的助手。其間結識孫有嶽,師從經符,成為孫的弟子。37歲時,陶弘景下定決心隱居,隱居到江蘇句容的壹個服刑地——衢山(茅山),在那裏成了華陽。他在茅山生活了45年,創立了茅山派道教,主張三教合壹、佛道雙修,發展了道教的修養理論,為道教建立了神仙譜系,使道教向正的方向發展,對後世道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他過著隱居生活,但他對政局有很大的影響。他曾經幫助立下了“梁”的稱號。據《南史》傳,“每次國家有吉兇攻克大事,總要去請教。月中常有幾封信。當時人們稱之為山中宰相。“八十壹歲時,朝廷贈中山大夫與白真先生。這是《陶隱居集》的壹卷,其中的詩文在描寫山川方面頗有成就。這篇文章是他用駢文寫給謝偉的壹封關於山川河流的信(或作了陳述)。因為謝偉曾經是中國書法的大家,所以他被稱為“謝鐘書”。南北朝時期,駢文達到頂峰,幾乎占據了整個文壇,但成就並不高。大部分文章空洞無物,雕琢文字,堆砌典故。但這篇文章是優秀的山水小品之壹,沒有絲毫的浮華氣息。它只用了68個字來描繪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清新雋永,可與“謝朓”的山水詩相媲美,成為壹直傳誦的山水佳作。

這封信的開頭,沒有壹般的問候,就開始談風景,壹直以“山河之美,上古之談”來引出全文。“山川”就是山川。自古以來,人們壹直在談論山川河流所蘊含的自然之美。說明大家對山川的熱愛壹如既往。這裏對古今談的強調,有更深的含義。追溯到老莊關於古人只談山川之美的學說,這壹道家學說影響深遠,尤其是南北朝時期,文人士紳中崇尚自然、享受山川之樂的風氣盛行。作者長期隱居山川,在老莊思想研究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堪稱當時的代表人物。因此,“談古”隱含著作者談山川的美學依據,即通過欣賞山川之美來追求超脫塵世的神仙境界。

在下面的10句中,作者對山中的景色做了具體的描寫。“峰入雲,清流見底”這四個字是壹對“偶句”,突出了山的高度。直入雲端不見其頂,實在是遙不可及。清流泉見底,令人心曠神怡。在這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對比中,展現了山川之美的神秘與靜謐的特征。在最後四句中,作者抓住石墻和植物的顏色進行描繪,加強了畫面的直觀效果。柳泉兩側的石壁上,色彩斑斕,相得益彰。古人認為天地之間的顏色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組成的顏色。所以“五色相交”是作者對巖石的贊美,它具有大自然的純粹之美。石墻對面是樹和竹林,壹年四季都那麽綠,顯示出勃勃生機。大自然的山、水、石、樹都有純粹的美,不是很迷人嗎?因此,作者對景物的色彩和形式進行了靜態的描寫,形成了壹幅四季如春的山水畫卷,讓人感覺純凈悅目。而對山川之樂的追求,僅僅停留在這種永恒的狀態,依然是“有限”和“庶人之樂”。道家的樂趣是在自然的變化中尋求“無限”的境界,從而達到“無上的快樂”。作者在最後四句話中,隨著山中景色的早晚變化,突出了身在山中的無窮樂趣。“曉霧會歇,猿鳥會亂唱”,“歇”是停止的意思,“亂唱”是無規律無節制的歌唱。這兩句話構成了壹幅山中的晨景:幽谷晨霧蒙蒙,欲散而止。不時傳來猿猴和山鳥的叫聲。這種以聲音為背景,寂靜無聲的描寫,確實有“月出春流聲”的意境,然後作者用兩句話構成了壹幅黃昏景象的畫面:“黃昏即將降臨,鱗片正在下沈”,與前壹句是對偶的。“墜落”就是墜落的意思。“鱗”就是魚在水裏遊。夕陽西下,潺潺的溪水閃閃發光。不時有幾條小魚躍出水面。這是壹種動靜對比的手法,突出了黃昏時的寧靜氣氛,給人壹種輕松自然的感覺。上面兩張圖的早晚的描述,從聽覺和心靈兩個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大自然的多變和深不可測的特性。人如果能長期生活在這裏,難道不能享受無盡的快樂嗎?

最後三句,作者以散句的形式贊美山川之美,感覺很少有人能真正自得其樂。意思是:這真是人間仙境。謝彬彬淩雲,從來沒有人能欣賞這種奇妙的景觀。謝靈運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詩人。事實上,他只是在政治上受挫時才沈溺於山水,以掩飾內心的怨恨。而作者則以老莊理論為基礎隱居於山川之間,追求神仙境界,企圖修仙。所以他的情感其實是告訴謝鐘書,現在沒有人能和自己相比,這種雅趣不是壹般人能享受到的。

這封信著重描寫了山川的美和歡樂,從多個角度和層次進行了描寫。很生動,讓人覺得被它傷害了。全篇妙趣橫生,令人目不暇接,工整多變,風格簡約清新,空靈空靈,含蓄表達思想感情,使世間人深思。陸機《文賦》:“綿壹分滿,其心滿。”這樸實的山水,不愧為駢文中的名篇和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