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成就不僅體現在醫學上,還體現在養生上。
他總結、吸收、借鑒,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創新觀點。從醫學角度看,他主張休息和鍛煉並重;既提倡食補,又提倡藥物治療;提倡精液保存和禁欲。尤其是他提出的養生“十要素”更是為後人所推崇,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許多養生理念。
十大要領:第壹條。
“排除外緣”滋養心靈
古人認為人有“三寶”,精、氣、神。神以精為根,氣為用,是人類生命的象征。孫思邈把人的壹生比作壹盞燃燒的油燈。壽命限於壹百年。在匆忙中,大燈芯點亮的時間很短,小燈芯點亮的時間很長。然而,適當的護理可以延長生命。
他指出“人的長壽在於蹲”,即珍惜神靈,保護自己的“三寶”。基於求神,他總結為“十二少”,即“善於打理生活的人,往往是少想、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悲、少憂、少樂、少喜、少怒、少善、少惡,都是壹致的。”反而是十二個以上,很多人擔心傷到人。
“拒外緣”不僅消除了壹切雜念,還達到了“形神關系”的境界。滋養心靈意味著滋養自然。只有控制住世俗的欲望,達到心境平和的狀態,才能健康長壽。
第二,這是必要的
“照顧時間”來保持氣。
氣是生命的活力,精能化氣,氣能生精,精是神的潛在物質基礎。不要過度做妳平日做的事情。想多了會耗氣傷精。如果做的適度,可以愛撫壹下。
“因時制氣”法註重人與自然的溝通。人體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密切相關。天有四季,人也有春夏秋冬的變化。所以他提出了春養生、夏養生、秋收存、冬藏之氣。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適度調節衣食住行的變化,可以達到調節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
第三,這是必要的
少吃以保安全。
“健康生活的基礎靠食物”,“不知食物適不適合,但不足以生存”,“食物能祛邪固臟腑,能愉悅精神,提神醒腦,使氣血充盈”。孫思邈指出,在飲食養生中,節儉是第壹位的,食物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膩、油膩的東西。在講究五味的時候,也要講究吃的時間和量。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比較好,註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他認為,凡病必先“沾食,飲食不愈,方予藥。”總結畢生經驗,收入《食療》壹文,中國第壹部專著《食療本草》以《食療》為藍本。
第四,我們應該
服用藥餌進行保健。
“諸藥可救”,他用壹種藥物組合的長期處方來延年益壽,可以達到防病治病、調理虛損、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比如茯苓酥是除百病延年益壽的主方,杏仁酥是除各種風勞風寒方劑延年益壽的主方。黃酒酥脆的讓人更白更黑,牙齒變差,腦子滿滿的,但還是老了,走著跑著。
第五,這是必要的
重塑形體,強身健體
修形養身。“常欲小而精疲力盡”,意思是修身養性要註意活動適度,避免過度勞累,這樣可以達到氣血通透,經絡和諧的效果。
“聽久了傷神,看久了傷血,躺久了傷氣,站久了傷骨,坐久了傷肉,久了傷筋”,“流水不腐,家不咬人”。身體雖然受父母影響,但後天的照顧也很重要。只有長期堅持才有效果,但不要過度勞累。
第六。
引導、理氣、祛病、延年益壽
引導按摩、呼吸、理氣,前者屬於健身體操,以動為主;後者是呼吸體操,以靜為主,屬於氣功範疇,是動靜結合的作品。他指出,想要養生的人,不僅要重視精神、愛精神、修身養性,還要引導氣的循環。只有長期堅持,他們才能延年益壽。善於調養的人,要懂得調氣,治百病。
第七,我們應該
小心妳說的話,以免妳失去妳的呼吸。
古人認為人的心“為動所惑,不得不動”,所以世俗的欲望就會隨之而來。中醫認為“氣為生命之源,神為主,體為滿”,所以要慎用氣。做什麽都不要說話,吃什麽都不要說話,躺著也不要說話,尤其是冬天要小心,不要“冷了就說大話”。補氣可以促進人體吐故納新,提高新陳代謝。
第八。
嚴格遵守禁忌,防止勞損。
德行,要做到“修身”,生活起居,註意避免被賊邪打擾,飲食壹定要小心。
“無日月之妒,無流年之和。”“嫉妒壹日者,黃昏未飽;壹月避之者,黃昏不醉;壹歲忌諱,黃昏必遠;終身忌諱者,常需護氣。”孫思邈的觀點是告訴人與自然的統壹整體思想,警示人們遠離假惡賊,保持身體的“陰陽平陽秘”和“氣血平和”,從而達到修身養性、護氣養神的效果。
第九點
房室結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孫思邈提出了“不違背性快感”的原則,在室內達到男女和諧是養生的要義。中醫認為“壹方面可以增進情感交流,另壹方面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促進身心健康。”
第十項要求
拋棄“五難”,才能長生不老。
他認同嵇康的“養生之難有五”:名利為壹,情緒為二,靜寂為三,品味為四,分心為五。都說“五難”是養生的大敵。因此,他認為,人要想長壽,必須註重“以道修身,以仁為本”,從而達到“仁導致壽”的目的。
孫思邈十方面養生要從人開始,再靠自然,從人到自然,再從自然到人,這是壹個有機的循環。他深刻闡述了養生中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親密關系,以精、氣、神為生命之源,詳細講述了如何從各個方面呵護“三寶”,達到養心養性、延年益壽的效果。
“不要煩惱,不要生氣,不要悲傷,不要害怕,不要跳躍,不要歡笑,不要貪圖自己想要的,不要聲張,不要聲張,就可以長生不老。”
後半生,人、命、養生都講究“九不能過”。
第壹,憤怒不過分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壹文中,結合母親的經歷感慨地說:“我漸漸明白,世界上最令人厭惡的東西,無非是壹張憤怒的臉。”
世界上最骯臟的事,就是把自己憤怒的臉給別人看,比打罵還糟糕。
如果妳心裏有煩惱,不要生氣。生氣會傷肝。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涵養,樂觀向上。
第二,名字不夠。
名利是無盡的艱辛,繁華是轉瞬即逝的。永遠以藥為心,幸福生活。
看淡世事,靜觀春花秋月,世事喧囂,名利來來去去,放下浮躁,從容安穩。
第三,逐利不貪
歐洲諺語說:壹顆貪婪的心就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了所有的雨水,卻不為他人的方便而滋生植被。
我不拿“聲色富貴”,“風情萬種”不相幹。
無欲無求,知足常樂,順其自然,還妳清白。
第四,衣服不要太暖和
東晉葛洪曾說:“冬不要極暖,夏不要窮涼;不要躺在星空下,不睡覺的時候看肩膀。”
不要穿太暖和的衣服和帽子,也不要太瘦。太暖容易感冒,太冷容易感冒。
五、不夠吃。
葛洪曾說:“不想極度饑餓,就吃不飽;不想喝極度口渴。喝不多。”
吃七八分飽,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飯前喝湯,不抽煙不喝酒。
第六,活的不寬
隨遇而安,房間幹凈舒適,沒必要搞得富麗堂皇,容易奪人意誌,墮落。
七個,但不是很快。
如果身體允許,盡量用臺階代替車。如果開車出門,時間長了腿腳會失去靈活性。
八、累不累。
勞動強度是有限的,超過負荷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們的身體會因為疲勞而疲憊,心靈會因為超負荷而出現問題。
註意勞逸結合,工作之余適當休息。
九、逃跑不安全。
整天待在家裏,難免會無所事事,對生活失去興趣,精神灰飛煙滅。所以,即使在家,也要經常出去和人說說話。
參加活動,散步聊天,寫字畫畫,下棋看電影,讀書看報,勤動腦,保持好心情,延年益壽。
在現代生活中,人體營養應該是適度的,過低,人就會營養不良,過高,相反,營養過多,運動量就應該適度,過少,沒有鍛煉效果,過多,反而會造成危害。
用溫和的態度處理情緒,可以讓自己快樂,更容易延年益壽。
適度的鍛煉身體機能,讓自己感覺舒服,更容易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