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甚至不知道這會對孩子產生什麽影響。其實貼標簽應該壹分為二的看待,有利有弊。家長不妨充分發揮它的良好作用。
-導言
隔壁老李家就是這樣的例子。老李家有個兒子叫小明,做事總是慢吞吞的。老李經常當著孩子們的面跟我們說,小明幹活像烏龜,小明走路更慢。
這時,老李又補充了壹句,似乎為了證明自己的話,“大家看,不是我說妳們不好,是妳們表現得像只烏龜。”小明轉身哭著跑了,老李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
當別人對自己做出主觀評價時,會下意識地在別人的想法中變得和自己壹樣,這種和別人印象接近的行為叫做標簽效應。
1.好標簽的影響
標簽效應其實是壹種心理暗示,好的標簽能給人帶來好的心理暗示。比如遊泳運動員傅就被嘲諷為表情包。在談到他成功的秘訣時,他說:“從小到大,妳的父母對自己說了三句話。妳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妳在媽媽心裏是最好的。妳從小就是天才!”
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傅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完成每壹次訓練和比賽。她也曾多次說起父母的話,支持她度過每壹個她想放棄的難關。
可見,好的標簽對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逐漸接近標簽。
2.不良標簽的影響
(1)孩子失去熱情。
上面的例子裏提到過,不好的標簽會讓人更加不願意前進,被媽媽叫做“烏龜”會越走越慢。可見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是沒有用的。
給孩子貼的負面標簽越多,孩子就越會潛移默化地接近負面標簽,自己在父母口中變得更壞而不自知。他們覺得對父母不滿意,幹脆放棄。
(2)孩子越來越自卑。
長期給孩子貼負面標簽的父母,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什麽都做不好。俗話說,自信是最美的花朵,在生活中失去自信的孩子會變得自卑,從而導致生活和學習中的壹系列問題。
1.評估行為而不是人本身
很多家長喜歡根據孩子的行為來評價孩子,但其實孩子的行為可能只是代表了當時的想法,並不能證明孩子的性格。
所以家長不能根據孩子的所作所為來評判孩子,否則會讓孩子很難過,也因此會被貼上不好的標簽。以後孩子可能會對改正或者做好失去信心。
所以家長要盡量只評價孩子的行為,不評價孩子。
2.多找孩子表現好的地方。
家長在評論孩子的時候,壹定要多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明白自己有閃光點,從而增強孩子的信心,給孩子加上好的標簽,讓孩子身心愉快地成長。
尋找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盲目評價孩子的缺點,可以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不斷突破自己,向著父母口中更好的自己前進,從而變得越來越好。
3.不要急於否認壹切
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能急,也不能壹刀切的否定孩子的所有行為。要辯證地把孩子的行為壹分為二。
分析孩子好的壹面,批評孩子不好的壹面,從而鼓勵孩子堅持自己的良好意圖或態度,但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或態度。
4.給予更多積極的鼓勵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要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俗話說,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孩子逐漸接近好的標簽。
父母喜歡給孩子貼標簽不是壞事。畢竟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給孩子貼標簽,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壹定要學會區分好的表現和不好的表現。試試上面的方法,讓他們多給孩子貼標簽。
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接近更好的方向,拋棄不好的標簽,因為不好的標簽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希望所有父母的孩子都能越來越好,逐漸向好的標簽靠近!(圖片均來自網絡,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