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格言 - 壹種治病養生的膏藥配方

壹種治病養生的膏藥配方

膏藥也叫藥膏,有滋補作用。壹般來說,是指具有調理陰陽、滋補潤澤、強身補虛等綜合功能的中藥內服。是中藥常用劑型之壹。口服軟膏劑是以湯劑為基礎,根據人體不同的體質傾向和臨床表現,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經煎煮、濃縮,加入蜂蜜或糖(轉化糖),或阿膠、鹿角膠、龜甲膠制成的半液體制劑。它具有藥物濃度高、體積小、藥效穩定、服用方便、口感好、便於攜帶的優點。

近代名醫秦伯未曾說:“膏方蓋煎藥汁成脂液,故養五臟六腑之遲鈍體弱者,亦稱膏方養藥。”

南北朝時,陶弘景在《本草經註》中寫道雲:“壹切膏方,初取苦酒,使之泛溢,倒後不汁,蓋緊不漏。陰天的時候也是壹周左右。從此到明丹,也有人駐足壹夜。將膏方熬三次,以釋焦慮,使藥入味。”詳細說明了該乳膏的制備步驟。

隋唐以後,醫學典籍中記載的膏方數量明顯增多。如唐初孫思邈的《備急千女方》、《千女翼方》中有多種藥膏,如黑膏(治溫病斑)、枸杞湯(治虛勞發熱)、黑扇膏(治喉痹)、木防己膏(治產後中風)。

從藥膏的成分來看,不僅有四五味的小方子,還有十幾二十種中藥的大方藥方。處方藥的增多,說明藥膏的適應癥已經越來越復雜。到了宋代,其膏方的制作也與以前有所不同,但大多是用壹些藥物煎汁,壹些藥物研成粉末,並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先煎後灌等。與唐代相比,藥物的加工方法和分類更加詳細。

從明清時期開始,膏方的發展也進入了成熟階段。這壹時期,“膏子”、“膏”成為膏方的專稱,“湯劑”僅指湯劑。而且膏方品種更多,如國內現存最大的膏方書籍《普濟方》中記載的膏方有70余種,涉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而且在此期間,根據患者體質和疾病的辯證應用,出現了個體化膏方治療。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對膏方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膏方成為養生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民間有冬天進補的習慣,有“冬天進補有技巧,來年開春能打死老虎”的說法。中醫認為,冬季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密切相關。

哪些人適合服用膏方?

主要有四類人服用這種口腔乳膏:

01

生病的人

患有慢性病的人,長期體虛是為了增強體質或鞏固療效。

從臨床上來看,在冬季季節,可以結合其發病特點,補兼施治,通過膏方調理,補其虛,瀉其實,恢復機體陰陽平衡,最終減少復發次數,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不僅內科疾病患者可以服用,婦科、兒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疾病患者也可以服用。

02

亞健康者

通常沒有慢性病,但容易感冒、長期疲勞或壓力負擔重的人身體虛弱,體力和精力不足,不能勝任緊張復雜的勞動。

膏方以補益為主,扶正祛邪,治療疾病,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

亞健康狀態根據中醫辨證分型,有氣虛、血虛、陽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等,需要辨證進補。氣虛者,可用人參、黃芪、白術等補氣藥物制成藥膏;血虛者可選擇當歸、熟地黃、阿膠等補血藥物制成藥膏。因此,亞健康患者在選擇膏方時,應以中醫辨證施治為原則,選擇藥物進行補充。

03

康復的人

如手術後、出血後、大病後、產後虛弱。

壹方面,術後患者是原發病引起的;另壹方面,由於術中失血,“氣隨血走”,導致氣血兩虛,術中消耗,或術後禁食,患者常有津液流失的表現。

如果沒有合理的調節,身體會慢慢恢復,如果適當塗抹壹些滋養霜,會促進其快速恢復。

再如,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憋氣失血,消耗體力和血液較多,常出現頭暈乏力、腰酸腿軟、四肢無力、心慌心悸、苔薄舌淡、脈弱等癥狀,故有“產後虛脫”之說。但要根據癥狀區分虛實,不能認為產後氣血不足就會大補。

04

特殊人群

兒童、婦女、老人、孕婦和壹些青少年。如慢性咳嗽、厭食、貧血的兒童;女人要留在美容抗衰老;氣血衰退,精力不足,臟腑功能低下的老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臟腑功能衰退,陰陽氣血虧虛,抗病能力下降。頭暈耳鳴耳聾、牙抖失眠健、精神疲勞等老年虛損癥狀明顯。此時用藥膏調理,有助於恢復臟腑功能,補益陰陽兩虛,減少老年病的發生,改善心腦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對於兒童來說,兒童的生理特點在中醫中稱為“幼稚陰陽”和“純陽體”。所以有時候孩子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差。宋代兒科醫生錢乙曾總結“臟腑為軟,易虛易實,易寒熱”。軟膏作為中藥劑型之壹,口感好,容易被兒童接受。但根據孩子的生理病理特點,根據虛,合理用藥,不要當成長。

壹般來說,面霜的選擇因人而異,因男而異,因女而異,因老而幼。濟南都君康中醫診所堅持“壹人壹方”的原則,嚴格遵守藥膏配方,手工選料加工,確保藥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