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經常有人出現在二胡比賽和社區廣場上,人們對二胡有壹種莫名的喜愛。他們看到人家拉二胡,就忍不住逗逗,用二胡把腰打斷。為什麽說壹把二胡把腰折斷了?真的是因為二胡不是壹個很好演奏的樂器。
在燕山寺的寶塔中,人們發現了壹把元代的胡琴,看起來和現在的二胡很像。這壹發現與《元史》中對胡琴的描述不謀而合。在《原詩》的作者眼裏,胡琴有壹個龍壹樣的頭,兩個黑仔,壹個馬尾做成的弓。在的秋宴上,明代畫家尤畫了他看到的戲子。上圖中,胡琴玩家通過玩來玩胡琴。那麽,二胡的祖先是不是來自元明時期?
其實二胡在中國的起源可能更早。岑參的詩告訴我們,自唐代以來,人們就把西域的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稱為胡琴。無論是在唐朝還是在宋朝,他們都把兩個稱為胡琴秦。孟浩然曾在壹首詩中講述過他見到戲子的經歷,沈括曾在筆談中講述過秦的故事。在熙寧年間,官員在宮裏舉行了壹次盛大的宴會,焦芳的音樂家嚴旭曾經在官員面前演奏過秦琴。在演奏完壹首黑仔後,嚴旭保持不變,繼續用剩下的那根弦演奏整首曲子。
然而,盡管史書中有關於兩種弦樂器和胡琴的記載,二胡何時傳入中國仍是壹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是,有壹點是不爭的,那就是要想把二胡拉得完美,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鋼琴怎麽握,怎麽握,怎麽滑弦,怎麽撥弦,怎麽達到入門的要求,都要經過無數次的接觸。感覺已經可以熟練的用壹把弓彈奏不同的音階了,但是發現二胡需要換壹下。換個位置,音調就變了,不同音階發出的聲音又變得不壹樣了。
能彈壹首簡單的曲子就不要太高興了,妳只達到了第三級。如果妳想用二胡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把音樂演奏得像嗚咽壹樣,把自己弄得像大師壹樣,對於年輕的二胡演奏家來說,挑戰只會更加困難,不到腰斷是停不下來的。正是因為二胡看似簡單,上手卻非常困難,所以才有了“壹把二胡斷了腰”的說法。
千年琵琶與千年箏。
潯陽河頭,楓葉飄落,曾經裝扮成吃醋秋娘的姑娘傷心地彈著琵琶。大弦聒噪,小弦認真。大船上,正在欣賞他彈琵琶的樂女和江州司馬流下了苦澀的淚水。經過幾千代,樂女和江州司馬白樂天都變成了爛骨頭。但因為考古學家的研究,唐代的琵琶又壹次從新疆的黃沙中伸出了婀娜多姿的脖子。除了看起來有點破,還是不改當年的氣質。
琵琶,原為胡人在馬背上演奏的樂器,因其推手為琵琶,手為琵琶而得名。古代的琵琶壹般有五英尺三英寸長,象征著天、地、人和五行。它的四個黑仔也很精致,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琵琶不再被視為胡人的專用樂器,開始進入漢人的豪華家庭生活。富人石崇、高官余、歷史學家、女婿,都把彈琵琶作為自己的愛好。
壹千年的琵琶和壹千年的古琴,這句話其實是人們對“壹千天的琵琶和壹百天的古琴”的使用按照壹些古代琵琶演奏家和古琴演奏家的說法,學琵琶和古琴要比學二胡容易得多。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壹位來自西方國家的胡人音樂家來到中國提供音樂,他拿著壹把琵琶,演奏了壹首非常優美的曲子。為了超越西洋樂師,唐太宗提前讓琵琶演奏家羅隔著簾子聽西洋樂師演奏。聽了壹次後,羅剽竊了西方音樂家的音樂。
幕布裏,羅自信地用大琵琶彈奏了壹曲。當西方樂師看到自己的曲調完全被唐代樂師模仿時,表現出了驚人的好感。只要掌握了另壹個人的樂譜,音樂家就可以用琵琶再次演奏這個人的音樂。可見,對於技術比較熟練的音樂家來說,彈琵琶並不是太難的事情。練個三四年就能學會,那就是彈琵琶壹千天的說法。
類似於琵琶,古人認為演奏箏相對容易。在鄭誕生的時候,壹直有五個。東漢以後,其形制已與樂器相差無幾。隨著進壹步的改造,鄭的壹點壹點地增添了許多根。雅樂有十二弦。在其他種類的音樂中,古箏的黑仔通常是十三。雖然有很多黑仔,而且涉及到很多音調和音階的變化,但古代沒有參加過古箏音樂培訓班的人仍然可以很好地演奏古箏。
魏晉南北朝時期,謝仁祖不用譜曲就能演奏箏,在桓溫面前唱歌。金代的浣衣可以用上樂奴的箏和笛子音樂。兩人都不是音樂家,而是朝鮮的官員。他們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都能夠表現出比較高的水平。就算黑仔有十幾首,練壹百天也能彈得很美。這就是萬日琴的由來。
經過時間的變遷,千日琵琶萬日箏逐漸被人們流傳為千年琵琶萬年箏。不過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因為琵琶和古箏在中國真的有幾千年的老資歷。東漢以後,人們開始在書籍中記載琵琶的起源。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就曾在著名的阮鹹墓中發現過琵琶。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隋唐五代人的墓葬中找到出土的琵琶。從東漢開始就有記載,琵琶確實名副其實的千年琵琶。
至於鄭,其資歷就更老了。春秋時期,壹位古代貴族把他的古箏作為陪葬品放在墳墓裏。千百年後,這支古箏在考古研究者的挖掘下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曹子建的話不假。秦時大臣李斯曾證明,鄭在秦時確實很流行,其聲慷慨,耳聰目明,果然是大秦之聲。從春秋到秦朝壹直流行於中國,給這種箏冠以“萬年箏”的稱號似乎也不過分。
但這句話除了解釋琵琶和箏的歷史,還體味到了兩種樂器能夠延續千年、流傳千年的美妙。
壹個嗩吶吹壹輩子。
舞臺前,表演者正在合奏九州童。高粱地裏,九兒倒在火裏,人們又聽到了《托起龍王》這首歌;回憶起焦的身影,再次吹響了《百鳥朝鳳》這首歌。這三首歌除了是經典之外,還有壹個共同點,就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嗩吶。
我們經常聽到小號是嗩吶,曲調小但腔大的說法。其實這句話的誕生很久了,早在明朝就出現了。是明代學者王磐在吟詠號角時記錄的壹個短句。
關於嗩吶何時出現在中國,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根據烏石寺漢畫石像的內容,有人認為嗩吶應該出現在東漢時期。然而,其他研究人員否認這壹點。根據唐宋時期出土的壁畫,他們提出嗩吶誕生於唐宋時期。
由於缺乏書面證據,這兩種說法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很多人仍然認為嗩吶直到明朝前後才開始流行。根據戚繼光將軍的訓練記錄,嗩吶最初是明代的軍事樂器。將軍們叫士兵們收拾行囊,集合吃飯,大多是靠吹喇叭。
作為物證,從警察出門到英裏的地圖,演示了“練兵”的記錄。這張圖中,明成祖的侍衛在為皇帝出行儀式演奏音樂,他們使用的樂器是嗩吶。清朝時,嗩吶有時被稱為蘇爾奈,但仍在軍隊中使用。根據《清代軍事裝備法典》規定,清代軍隊也配備了嗩吶,十年後才允許用自己損壞的嗩吶替換。練膽的話也記錄了清代嗩吶的軍事現象,清軍軍營中的壹些勇者也被要求隨身攜帶嗩吶。
壹把嗩吶,就能吹響人生所有的風風雨雨。
做媒時,人們需要嗩吶。據《聲選群》記載,為了使氣氛更加喜慶,有壹戶人家專門請了壹個嗩吶手給女兒當媒人。人結婚了,就離不開嗩吶了。明版《藍橋玉滾》插畫中,六人壹組正在為村裏的新人演奏音樂。六個人中,嗩吶手彈得最起勁。葬禮也需要嗩吶。碭山人只要遇到喪事,必然會讓嗩吶隊吹壹段,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壹個嗩吶可以出現在很多場合,大大小小,豐富可聞,平凡可聞。
明朝時,為了顯示外交活動的嚴肅性,皇帝特意給鄭和配備了嗩吶手作為仆從。清朝時期,皇帝的登基大典、迎賓大典、慈禧太後的壽宴,都少不了嗩吶的存在。當人們來到民間,嗩吶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壹種樂器。鞭炮點燃,響聲沖天,嗩吶吹得清脆,又是壹個新年。有時候會請壹個戲班到村裏,戲班裏有嗩吶手,很熱鬧。
可以用在各種場合,可以吹出不同的情緒,壹個人從出生的喜悅到結婚,再到死亡,可能都有嗩吶陪伴,嗩吶雖小,卻能唱出各種悲歡離合,這可能也是“壹個嗩吶吹壹輩子”這句諺語的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