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春天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能收獲很多糧食。
沒有壹塊地不耕種,但仍有農民餓死。
原詩:
註意事項:
1.小米:壹般指谷類。
2.秋收:壹個是“秋成”
3.閑置的田地:沒有耕種的田地。
4.裘德:仍然如此
創作背景
這是唐代詩人沈李的作品。這是壹首揭露社會不公,同情農民疾苦的詩。這首詩深刻地反映了封建中國農民的生活狀況。農民辛辛苦苦幹了壹年,終於獲得了大豐收,但還是不可避免地餓死了,從而暴露了封建社會農民遭受的深重剝削。
贊賞: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辛苦苦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餓死的現實問題。
前兩句“春天種下壹粒谷子,秋天收獲壹萬粒種子”,通過把“壹粒谷子”變成“壹萬粒種子”來具體生動地描述豐收,用“種”和“收”來贊美農民的勞動。
第三句“四海無閑田”,引申為在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與前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壹幅處處碩果累累,處處“黃金”的生動景象。
第四句,“農民還是餓死了”,既讓內容連貫,又突出了問題。勤勞的農民用雙手獲得了大豐收,但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餓死了。詩歌迫使人們懷著沈重的心情思考“是誰創造了這場人間悲劇”。
作者簡介
沈李(772-846),亳州喬縣人,後遷居巫溪。唐朝宰相,詩人,李的曾孫,中央書記處書記。他壹生參與了牛李之爭,是李黨內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