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小時候不太喜歡讀書,因為他父親是數學教授。受父親影響,他很少看與數理化無關的書,文史哲在家裏是“禁書”。
有壹段時間,他把讀書當成了人生最大的“敵人”。
這種對讀書的厭惡壹直持續到他進入央視《實話實說》節目組。
剛進節目組的時候,樊登的工作量並不大,總是擔心節目的前途。再加上那段時間還被房貸的壓力困擾,所以經常焦慮,不知所措。
有壹天,他下班後開車去郊區爬壹座山,坐在山頂上看著遠方,感覺有點空虛。他想:“我應該學習嗎?”
沒有辦法改變外部環境,只能努力改變自己。
樊登認為,“閱讀可能會改變我的未來。”抱著試壹試的心態,樊登拿起了《論語》。
“君子謀道而不謀食。犁地,也要知足。學,魯也在其中。君子不愁窮。”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以心求道,不以食為天。即使再努力,遇到天災、荒年,還是會餓肚子;而全身心投入學習,卻能獲得職位。君子怕自己沒修養沒本事,不怕自己沒飯吃。)
《論語·衛靈公》中的這些話讓樊登豁然開朗,壓力瞬間減輕。
讀完這本書,樊登的精神狀態穩定了,不再焦慮,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完善自己。
樊登說:“在此之前,我從來不認為《論語》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治愈系書籍。”
嘗到了讀書的甜頭,樊登如饑似渴地閱讀書籍,包括國學、經濟學和心理學...後來,他創辦了“在樊登讀書”,讓沒有時間和能力閱讀書籍精華的人也能進入書香世界,體驗閱讀的樂趣,得到真正的改變。
目前已經影響了2500多萬人。通過“在樊登讀書”,書本上的知識被有效地獲取並積極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正是讀書改變了樊登的命運,他從壹個焦慮的職場人變成了壹個冷靜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