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入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的航空老博士來回答壹下這個問題。
說壹個不是從北航走出來但是和北航淵源頗深的航空航天泰鬥級人物吧。
"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他是先行者,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兩彈壹星功勛”、“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把人民的滿意作為最高獎賞,被譽為“人民科學家”;他是長期關註北航發展的老朋友,也是給予北航極大支持與指導的老師,他,就是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
作為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壹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壹,錢學森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錢學森與北航空氣動力學專業的創始人陸士嘉院士是自幼相識的至交,兩人又同為空氣動力學專家,錢學森和陸士嘉經常就學術問題展開討論,陸士嘉後來在北京航空學院建立空氣動力學專業,也離不開錢學森的大力支持。錢學森關心航空教育和北航的整體發展,多次給北航教師作報告,指導科學發展方向。在北航第壹屆、第二屆科學討論會上,錢學森分別作了《航空技術展望》和《科學研究工作中的專與廣、遠與近、易與難等問題》的報告;在北京航空學院十周年校慶之際,錢學森親筆題詞祝賀。
錢學森關心北航的學科建設。1958年,為滿足“兩彈壹星”慣性制導的急需,由錢學森提議,我國慣性技術的奠基人林士諤在北航創建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研究室,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專業。後來,北航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光學工程學科壹直把錢學森的名言“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成果的”作為本學科座右銘。錢學森也關心北航的科研成果。在1958年國防部舉辦的“北京航空學院十壹獻禮展覽會”上,周恩來總理、錢學森以及六位元帥參觀了北航的科技成果展示,贊譽北航的型號研制工作為我國航空事業的開拓發展做出了重要探索和貢獻。
P.S 北航學院路校區的圖書館前,至今仍屹立著錢老的塑像。那是經錢老夫婦的同意,北航建造的全國首個錢學森全身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