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秦國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其中個人覺得秦國地利>人和>天時。
先來說說地利
說道秦國的地利,更多人想到的就是秦國的函谷關,六國聯軍10年打了4次,就只有壹次成功突破了。這種地利其實是秦國地利的延伸。秦國的地利在其爭霸路上時時刻刻都有體現的。
秦國最早被周王朝分封是因為秦人會養馬,念其為王室養馬有功,被分封到了西部邊陲地區,秦人在西北兢兢業業的經營了百年,到了周朝末期,秦國的已然成為了西周時期名不見經傳,但實力可以排名進中等的諸侯國。等到了周幽王春秋時期,天下進入了紛爭時代。
春秋早期齊桓公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成功坐上了春秋第壹霸主的寶座,之後又有了晉文公接過了“尊王攘夷”的大旗稱為春秋第二霸主。此時秦國的秦穆公,也想要坐坐霸主之位,但秦國地處邊陲,想要在獲得中原諸侯國們的認可,就需要進入中原。但當在秦國面前的是晉國,作為春秋時代的大哥大,秦國就被堵在西邊,根本沒有辦法突破晉國的包圍。晉國的圍堵對當時的秦國來說是不可逾越的天塹,但天無絕人之路,秦國將目光投向了更西邊,秦國開始對西邊的西戎動兵,這次動兵既擴大了秦國的國境又讓秦國得到了練兵的機會,估計秦穆公也沒想到,對西邊的作戰,讓他反而獲得了諸侯們的認可,以“獨霸西戎”成為了春秋第三霸主。秦國這才正式進入了中原各個諸侯國的視線裏。而且在秦穆公後,秦國也壹直致力於向西擴張,秦國的面積越變越大了,這也是秦國崛起的開始。不過,秦國想要入主中原的念想還沒有斷。
時間來到了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擋在秦國面前最大的障礙解體了。秦國覺得自己可以突破封禁,入主中原了,但他想多了。當時分到了最大蛋糕的魏國,成為了擋在秦國面前新的大山。魏國還是穩穩的壓制著秦國,秦國甚至丟失了河西之地。眼看秦國有滅國之危,還是因為地利,當時財大氣粗的魏國,看不上秦國那些貧瘠的土地,魏國放棄了滅秦國,反而轉向東方,想要爭奪中原地區的土地,秦國這才茍活了下來。魏國此次想要入主中原,經歷了馬陵之戰的慘敗後,魏國元氣大傷,再難以壓制雄心勃勃的秦國,秦國這才正式走上了爭霸之路。
戰國中後期,秦國的地利再壹次顯示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優勢,司馬錯領軍成功占領了臨近的巴蜀之地,不過當時還是誰都看不上眼的蠻夷之地。經過短暫的經營後,將巴蜀之地打造成了“天府之國”,這為秦國爭霸路上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為什麽戰國後期只有秦國敢打打仗,敢打久仗,靠的就是巴蜀之地豐富的糧草支援,秦國耗得起。
再來說說人和
秦國的人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孝公和商鞅的君臣人和。商鞅變法之所以能成功與秦孝公100%的信任脫不了關系的。秦國的變法並不是戰國時期的獨壹份,在他之前就有魏國的李悝變法和楚國的吳起變法。這些變法都不如商鞅變法徹底,除了當時魏國和楚國的君主弱勢外,就是君主對變法者不夠放心,變法者束手束腳。秦孝公給了商鞅足夠的信任,商鞅和秦孝公最大的區別只在於坐的位置不壹樣而已。
秦國之後更是“奮六世之余烈”,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能連續六代都是明君的王朝,秦國也是獨壹份了。
最後說說天時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禮樂崩壞,秦國趁亂崛起,是天下大勢塑造了大秦後世壹統天下的局面。如果周王室還有足夠的威信,如果天下諸侯們還能秉承宋襄公的所謂大義,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秦國都不會有後世如此的豐功偉業。
當然秦國的崛起,能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還有很多原因。不過,看歷史多了,不禁讓人感慨,可能真的會有天佑XX的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