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安徽黃山旅遊。
從黃山的後山上去,爬不了多久為我們便看到了以前課文裏所說的奇石?猴子觀海。只見那只猴子蹲在高高的懸崖上,壹動不動地眺望著山下翻滾的雲海,像壹位老爺爺細細的品味著壹首美妙的樂曲,多有趣啊!
看完奇石,我們便向山頂發起了?進攻?,爬到蓮花峰的時候,我們看見了黃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樹之壹?迎客松。據說迎客松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但它還是那麽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懸崖峭壁上,像守護懸崖的衛士,壹絲不茍;它枝葉茂盛,那麽多像針壹樣的葉子,猶如千萬個老奶奶手裏的繡花針,那麽細,那麽結實;迎客松形態可掬,被風壹吹,枝葉隨風飄蕩,好像正在歡迎遊客們的到來呢!
晚上我們稍適休息,第二天早上,我們終於爬上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習習的涼風吹過來,陪我壹起享受成功的喜悅。從這裏往山下望去,只見雲霧翻滾,神秘莫測。站在山頂最高的地方仰望天空,似乎覺得壹伸手就能摸到潔白無瑕的雲壹樣。
啊!美麗的大自然,是妳哺育了這美麗的黃山,是妳哺育了壹切美麗的風景,我們要好好愛護妳讓妳創造出更美麗、更迷人的風景!
黃山觀後感篇二我和朋友壹行八人,四對夫妻淩晨三點向黃山進發。車在盤山公路上行駛了壹個多小時到了黃山北門,因為很早人不是很多,我們很快坐上了攬車,聽說這裏的攬車是亞洲最大的可以乘坐壹百人,我有點恐高坐攬車害怕,便緊緊握住攬車的扶手,只覺的耳膜漲了起來,心跳也加快了,但是好奇心在作怪,我還是半瞇著眼聙看外面,天剛蒙蒙亮隱約看到壹座座山峰環繞著羅列形態各異。向山下望去深不可測,嚇的我趕緊閉上了眼聙。
大約有十多分鐘到了丹霞站,下了攬車大家爭先恐後的往山頂爬都是為了壹睹日出的風彩。到了山頂天上泛起了紅光,隱隱約約覺的太陽要出來了。壹陣雲霧漂過,天又變的黑了起來;壹會天上又泛起了紅光,大家興奮起來舉起了手中的像機,可是壹塊黑雲又漂了過來,大家很失望。導遊卻說:今天已經很不錯了,壹年中黃山只有很少的時間是晴天。
開始爬山時我們還能快步或壹步兩個臺階的壹邊爬山壹邊拍照美景,爬了大約三個多小時後,嬉笑聲沒了大家每走壹個臺階都很吃力,可是我看到和我們擦肩而過的挑夫。他們有的挑著水泥沙子、有的挑著大米白面、有的挑著毛巾飲料、甚至有的挑著垃圾。不管挑著什麽重量都在二百斤左右,他們都很瘦弱那沈重的擔子讓他們步子很慢,可每壹步都那麽堅實。他們為了養家糊口艱辛的生活著真讓人佩服。
山路崎嶇,雲霧繚繞,路更加陡峭。導遊壹路喊著:?登山不看景,看景不登山?。我們終於登上了光明頂,這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站在光明頂上放眼遠望只見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奇山怪石、雲天相接、諸峰竟秀、高聳入雲。這大自然的美真是壯觀,讓我驚 嘆!真是不須此行。
這壹路上我們走過了,幸輻橋、飛來石、壹線天、百步雲梯最後來到了玉屏峰,玉屏樓前懸崖上長著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轉眼間我們已經爬了五個多小時了,導遊說在這裏可以自行選擇下山路線。朋友說走下山去繼續欣賞黃山的美景,我和我家先生因為太累了擇選擇了坐攬車下山,坐在攬車上看著黃山的美景我想回去告訴我的每個朋友有機會壹定要去黃山,黃山的美麗不是可以用言語能表達的,而是要親身經歷才知道它的美。正如古人雲:?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觀後感篇三早就聽到有關黃山的評價: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據說,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遊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後得出的結論。在他的眼裏,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之靈巧,峨眉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有?天下第壹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絕著稱於世。
有傳說,自從盤古開天地,造就了黃山,由於其險峻,只有善於攀爬的金絲猴來遊。過了若幹年後,才來到了人。第壹個來者是黃帝,黃山才命了名,這是黃山名稱的由來。黃山群峰林立,黃山有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種種傳說與評價,更加深了對黃山的向往。帶著幾分興奮與好奇,乘著去寧波的機會,與朋友的友人壹行十八人參加旅行團,專程從浙江寧波乘巴士長途跋涉來到安徽黃山,開始了三天的黃山觀光之旅。
我們當天抵達後,我們先去漂流,晚上住在黃山腳下的雲海樓酒店。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餐,開始上山。先是乘旅行車沿盤山公路上行,當我們的客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盤旋前進,真佩服司機先生那熟練的駕術,看著滿山的綠色蒼翠的樹木,感覺好極了,當我的耳朵時而感覺到了耳鳴,就知道已經在海拔幾百米的高度了。從側窗往遠處眺望,雲霧繚繞,仙境般的意境如今浮現在眼睛,幸福感頓然而生。遠處的山巒,雄偉壯觀;妖嬈的雲霧,變幻莫測;無數的奇松怪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我俯視,我眺望,我環視,我定睛,此刻就感覺到眼睛不夠用的了。不知不覺已經到達黃山口,我們再乘坐纜車上山。上了纜車,才覺得生命的'微薄,第壹次體會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們在纜車上好像飛起來壹樣,耳膜漲了起來,心跳也加快了,壹會飛到雲裏,白茫茫的壹片什麽也看不見,壹會飛出來,映入眼前的壹座座山峰環繞,個個相連,奇峰羅列形態各異;雲在半山腰環繞,樹立於山巒間,能俯視看到遠處的雲層。壹路往上欣賞黃山的美景,只感覺身在仙景中。
上山時,天氣晴朗,但是過了遂道能見度並不很好,天空中似有壹層淡淡的薄霧,遠處起伏的山巒背景襯著些灰色,景物不夠清晰真可見。當時,在電視中看到過黃山的雲海,虛無縹緲,很壯觀,很有些仙境的感覺。聽導遊說運氣好的話可以看見雲海,但雲海必須在壹定的溫度、濕度條件才能形成,壹年中沒有幾次。我們沒有趕上,很遺憾。下了纜車映入眼簾的是壹幅幅如詩如畫的人間美景。面對黃山大自然的傑作,令人稱嘆,大家以驚奇的目光註視它,欣賞它,不由得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黃山之美,是壹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黃山之景時時變換,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每壹分每壹秒都不壹樣,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此行只能大致的領略壹下黃山的大美,因為它每壹處都是景,我們的足跡實在太小無法全部覆蓋。我們只能壹步步朝著迎客松進軍了。經過壹番艱苦跋涉,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迎客松面前,仔細端詳:它壹側的樹枝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樹幹蒼勁挺拔,無半絲嬌柔,樹支橫空而生如錚錚鐵骨,綠得發黑的松針如鋼絲紮成,樹齡據說越千年。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登黃山不來迎客松留影是沒真正來過黃山,所以慕名而來的人真是不少,都在排著隊和它合影,真可謂人山人海。迎客松旁壹塊巨石,因狀若雄獅盤坐,稱為獅石。石上鐫滿?壹覽眾山小?,?觀止?等石刻。和迎客松合影後,我們又向黃山的最高處峰?蓮花峰進發了。
人越往高處走,心情越激動,我們壹路向山上行,山道上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挑夫讓我深受感動,他們挑著粗重的鋼管;有的挑著成捆飲料;有的挑著換洗的被褥或蔬菜、水果;有的背著碩大的石雕和水泥,他們大都顯得很瘦弱,那沈重的擔子讓他們步子很慢,可每壹步都那樣的堅實,多年的辛勞讓他們表情木然,似乎身邊壹切都置之度外了,休息的時候,手中的壹根短木桿就架在挑子中間,擔起時,這木桿又從另壹個肩膀伸到扁擔中間,讓雙肩都分擔重物,與我們行進的速度還不相上下,確實讓人佩服。
壹路拍照壹路攀登,開始還能快步或壹步兩個臺階,慢慢的,每走壹個臺階都很是吃力了,還好天公作美,山上溫度只有16至21度,山上的風極清涼,如同沐浴在清澈的溪水中。不知不覺到了蓮山峰交匯處,蓮花峰是黃山最高的山峰之壹,海拔1864米。我們這壹行是由五個家庭成員組團的,每個家庭成員中都有老有少,加上蓮花峰地勢險峻,我們就分成了二隊。膽子大的爬蓮花峰,婦孺和小朋友就改道而行,相約蓮花亭匯合。由於平時缺少鍛煉,看到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就發顫,所以就不跟大隊登蓮花峰了。與他們分道揚鑣後,我們壹路說說笑笑地走著,在談笑間壹邊欣賞著黃山的奇峰怪石;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留下深刻印象的怪石有孔雀戲蓮花、犀牛望月、仙人指路等。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令人遐思無限,想象無窮的奇峰、奇石,為黃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我們穿過小心坡、走過幸福橋來到蓮花亭,小小的蓮花成了遊客最集中的地方。這地方有小賣部,有茶水食品出售,在蓮花亭上漸漸感覺寒冷,還好上山時備了防寒衣服,這時候可以有用處了。在此可觀佳景有?龜蛇二相守梯?兩塊天生巧石,壹如靈龜,壹似長蛇,分守左右,維妙維肖。在蓮花亭我們匯合後又要出發了,下壹目標是到天海,這壹段最難走的地方就是百步雲梯和壹線天。百百步雲梯壹百八十多級,立於雲霧之間,如若連接天地之梯,是最險處坡度。我把它稱為:天梯。從天梯下過去,不免會心驚肉跳。大約走了四十分鐘我們就來到壹線天,這裏已經站了長龍,上面的人正在艱難地往上爬。壹線天有壹道兩壁夾成的狹長石巷,寬處不過2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窄處僅半米只能容壹人通過,非常之險峻。不過兩邊石壁和護欄,可以保證遊客的安全。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壹線,我們爬上壹線天登上鰲魚峰峰頂,鰲魚峰頂有鄒魯手書的?大塊文章?石刻,不過文章的章字下面寫錯了。導遊解說是是故意的。下了鰲魚峰到天海路上要經過當年黃帝在黃山煉藥時所用的曬藥臺。到了天海,可以好好的休息壹下了,我們在這裏吃飽喝足之後壹小時後再登宿光明頂。
約摸四十五分鐘的光景,我們登上了光明頂,光明頂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上光明頂的山路相對平緩,無需耗太多體力,從天海到光明頂這壹路上基本無風景可觀,到達光明頂基本上就玩遍了。光明頂的視野相當開闊,讓人感覺不到這裏是峰頂,而是壹個大天臺,任何季節和時辰,這裏都是黃山光線最好的地方。光明頂最醒目的標誌就是氣象臺的那個巨大白色圓球,幾乎在黃山任何的峰頂都可以看得到。聽導遊講,這裏是黃山的南北交界處,以北為北海,以南為前海,此處則為天海。這時我們真正到了黃山腹地。光明頂上人潮洶湧,我們找到壹處空檔,站在光明頂上,極目四望,氤氳雲煙,鐘靈毓秀,美不勝收,蒼松翠柏,蔥蔥蘢蘢;諸峰競秀,高聳入雲,各具情態。
從光明頂下來,我們順著山道下山,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加上剛下完壹場傾盆大雨,山道就更加難行了。我們穿行於山巒之間,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回旋,時而舒展,由而展現雲海,雲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現身時,好像滔滔白浪,淹沒時,深谷溝壑,只露出峰尖,像壹座座島在海中沈浮,轉眼間,又波濤起伏,浪花飛濺。望著遠處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詩?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回來的路上,我們都回味著黃山的勝景。黃山它雖沒有富麗堂皇的廟宇,也沒有宏壯的禪院宮苑,全憑自己毫不雕飾的天姿國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難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罷黃山後,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