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背負著對於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沈重責任感,忠實地描繪出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內心的悲哀,使詩歌深入地走向現實生活,走向人民。
他的詩是時代的壹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由盛而衰這壹轉變關頭的苦難歲月,內容博大精深,風格沈郁頓挫。從詩歌的表現對象到藝術方法,從體裁到修辭,都對前人遺產進行了全面的繼承和發展,是古典詩歌史上承前啟後的集大成者。同時,他以富有開創性的創作不僅標誌了唐詩內容與風格的重大轉折,也對中唐以後直至宋代詩歌的發展,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1.杜甫,其壹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運般崎嶇多舛。而生在苦難中的他依然不減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偉大胸懷,令後世更為敬重,尊為「詩聖」。
2.成長於大唐盛世的杜甫,年少便懷有經世濟民的大誌,希望能行儒家兼善天下的理想,詩中不時顯出自己雄心壯誌,如在早期作品中「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壹句,便可見其以聖人之誌來要求自己。可惜,時代卻不允許他壹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
3.杜甫來到長安,願壹展鴻鵠之誌卻多次謀官不就,這壹待就是十年。天寶五年到十四年間,他看透官吏腐敗,也深嘗了民間百姓疾苦,寫下著名的〈麗人行〉來諷刺權貴的奢靡,以及描述連年征戰悲苦景象的〈兵車行〉。從個人的悲慘際遇推及百姓的痛苦,同時殷切憂慮國家前途。安史之亂前社會的現實景象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壹句中反映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