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會的歌舞中已經萌芽了。但它發育成長的過程卻很長,經過漢、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形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形成的。廟會和瓦舍勾欄對戲曲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在原始社會裏,人們過節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時也娛樂自己。當時的節日,有紀念戰爭勝利的,有慶祝豐收的,有驅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還有專為男女求愛的,等等。
農村歌舞從原始社會直到12世紀的北宋,在藝術上雖然也有很大的發展,但始終沒有進壹步形成為較完整的戲劇形式。到了宋室南遷,南方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東南沿海壹帶出現了商業城市和港口,附近農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職業化的藝術團體。於是,早期的戲曲形式——南戲就應運而生了。
說唱對於戲曲的影響有兩方面:壹是說唱文學對劇本創作的影響;壹是說唱音樂對戲曲唱腔的影響。
中國漢民族沒有長篇史詩,最早的詠敘部族歷史的詩篇見於《詩經》,這些詩是對祖先的頌歌。而真正作為文學作品的敘事詩,篇幅較長的,只有南北朝時代北方的《木蘭詩》和南方的《孔雀東南飛》,但也沒有證據說明是和著管弦歌唱的。只有兩漢時代樂府詩歌的“相和歌辭”中有壹部分如《白頭吟》(相如、文君的故事)《陌上桑》(羅敷女的故事)等,是配合管弦歌唱故事的。這壹部分樂府詩歌在南北朝時稱為大曲。因為這些歌辭是用“大曲”的樂曲來歌唱的。大曲是壹種音樂形式,它是以壹支曲子反復演唱多遍來敘述壹個完整的故事。唐代寺院用邊唱邊講的方式講說佛經故事和世俗故事,稱為“俗講”或“囀變”,這類講唱的本子叫做“變文”。變文的文體是壹段散文和壹段七言或五言的韻文相間。這種文體後來為宋代鼓子詞所繼承,用以詠唱故事。
中國的說唱藝術到了13世紀的金代,出現了董解元的說唱諸宮調《西廂記》。“董西廂”的出現,表明說唱藝術無論在文學上還是音樂上都已經完全成熟;而說唱藝術的成熟,則為戲曲的產生在文學上和音樂上鋪平了道路。
滑稽戲是從“優”發展而來的。優的出現很早,據歷史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公元前774年西周幽王的宮廷。優是國王貴族的弄臣,專以諷刺調笑為職務。國王行事不當,不能直接批評,就利用優來進行調笑以達到諷刺的目的。到了封建時代,優從對帝王進行諷諫,變成帝王用來諷刺臣下的手段。從此,優的表演就被稱為參軍戲,並從壹個角色發展成兩個角色,被戲弄的叫“參軍”,而去戲弄他的就叫“蒼鶻”。到晚唐時期,參軍戲發展成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復雜,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到了唐末五代,又改稱“雜劇”,至宋,更出現了五個角色名目,並各有分工職司。雖然有了上述種種變化,但其內容仍屬滑稽調笑性質;不過這時多以市井人物為取笑的對象。
上述三類藝術,細分起來,品種很多,統稱為“百戲”,又名“散樂”。秦漢以來,百戲有壹種集中表演的傳統。唐代的歌舞百戲表演場所,除宮廷演出外,也設在長安幾座大的寺廟裏。到了北宋,商品經濟發達,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等地成為繁華的大商業都市。東京除相國寺為遊觀之地外,還有專為各種藝術表演而設的瓦舍。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瓦舍勾欄承襲北宋體制,但雜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發展和提高。瓦舍勾欄各種伎藝集中表演,招徠觀眾,他們互相觀摩,互相競爭,也互相吸收,逐漸匯合,這就促進了戲曲的形成。起源於滑稽戲的宋雜劇就是在瓦舍勾欄中吸收了各種伎藝而形成的綜合性戲曲藝術。
宋雜劇是中國最早的戲曲形式。金院本與宋雜劇實同而名異,但藝術上有所發展,它是從宋雜劇過渡到元雜劇的重要形式。金院本是宋雜劇的發展,同時又是元雜劇的孕育者;出現了金院本,元雜劇的誕生條件也就完全成熟了。
2.行當(京劇)
行當的劃分由來已久,大約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雜劇時代,就劃分出來很多行當。當時,這些行當的名詞叫做角色,大致分成末、旦、凈三大類。末又分為正末、外末、沖末,旦又分為正旦、外旦、搽旦,凈又分為凈與副凈。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和正旦。當時這些行當(角色)的劃分還不如現在的科學、細密,各種行當的含義和表現形態,也和現在舞臺上的行當,有很大的區別。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時候,行當的劃分就日益細密精確,已經劃分為12種角色(行當),被稱為江湖十二角色:老生、正生(相當於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相當於閨門旦)、貼旦、老旦、大面(相當於凈)、二面(相當於副凈)、三面(相當於醜)、雜。這些角色在藝術上都有獨特的創造。不過對於京劇劃分行當影響最大的,應該說是漢劇。漢劇***分為10種行當:壹末、二凈、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裏邊的生行;凈與京劇裏的凈是壹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裏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貼,是貼旦的簡稱,京劇在早期劃分行當,也包括貼旦在內,指的是比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稱二旦,例如現在京劇《紅娘》裏扮演鶯鶯小姐的,就是貼旦。夫,扮演車夫、轎夫、馬童、衙役壹類角色。總的說來,漢劇的這十種行當,劃分得比較細致,為京劇劃分行當,打下了基礎。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凈、醜四大類型,似乎比較簡化精練,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幹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這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惟壹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它的主要行當和元雜劇壹樣,還是末,而不是生。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了。
3.唱腔(京劇)
京劇音樂屬皮黃系統而又吸收並融合昆曲、梆子等聲腔的音樂因素。由唱腔、打擊樂、曲牌三個部分組成。
唱腔以板腔體的西皮、二黃為主。西皮是壹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長於抒情、敘事、說理、狀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導板、回龍、散板、搖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劇傳統唱腔中出現較晚(據傳是譚鑫培所創)的唱腔,板式僅二六、散板、搖板。
二黃是壹種較舒緩、深沈的曲調,適合表現憂郁、哀傷的情緒。多用於悲劇型的劇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導板、回龍、散板、搖板,以及20世紀70年代以來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二黃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2”定弦變為“1?5”定弦)是反二黃。與二黃相較,降低了調門,擴展了音區,曲調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強,更適於表現悲壯、淒愴的情緒。反二黃的板式與二黃相同。另有四平調,也叫“二黃平板”,由吹腔演變而來。板式只有原板、慢板兩種,但曲調靈活,能適應不同句式,可表現多種感情。不論委婉纏綿、輕松明快或沈郁蒼涼,都可使用吹腔,旋律與四平調相近,伴奏用笛子。原是曲牌體,逐漸演變為板腔體。唱腔中伴有過門。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壹板壹眼,也有少量的壹板三眼及流水板。高撥子,亦稱“撥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調之壹。原用彈撥樂器伴奏,後改用胡琴。板式有導板、回龍、原板、散板、搖板。曲調昂揚激越,適合於表現悲憤的情緒。以上諸腔為各行角色所通用,僅在發聲、音區、唱法上有所不同。另有壹些唱腔屬於特定角色行當通用。如南梆子從梆子演變而來,僅旦角、小生唱,曲調委婉綺麗,適於表達細膩、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導板、原板。娃娃調(西皮、二黃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壹用之。南鑼及其他雜腔、小調,為醜角、花旦專用。